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长高

作品数:14 被引量:77H指数:6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江苏省药学会奥赛康临床药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天文地球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 3篇化学工程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5篇粉末衍射
  • 5篇X射线粉末衍...
  • 3篇热分析
  • 3篇那格列奈
  • 3篇格列奈
  • 2篇多晶型
  • 2篇射线衍射
  • 2篇热稳定
  • 2篇热稳定性
  • 2篇热稳定性研究
  • 2篇微量元素
  • 2篇蒙脱石
  • 2篇矿物药
  • 2篇SIO2
  • 2篇X-射线
  • 2篇X-射线衍射
  • 1篇胆矾
  • 1篇当药
  • 1篇丁香
  • 1篇丁香酸

机构

  • 9篇南京师范大学
  • 5篇南京医科大学
  • 2篇南京晓庄学院
  • 1篇南京中医药大...
  • 1篇安徽中医药大...
  • 1篇海力生集团有...

作者

  • 12篇黄长高
  • 8篇李钢
  • 6篇程永科
  • 2篇马超
  • 2篇徐群为
  • 1篇张青
  • 1篇张萍
  • 1篇钱士辉
  • 1篇涂兆珍
  • 1篇汪小海
  • 1篇都述虎
  • 1篇徐鑫
  • 1篇朱侃
  • 1篇郑曼
  • 1篇陈小青
  • 1篇周小峰
  • 1篇鞠建明
  • 1篇秦涛
  • 1篇何丹丹
  • 1篇李瑞

传媒

  • 4篇药物分析杂志
  • 2篇化学学报
  • 1篇临床麻醉学杂...
  • 1篇中草药
  • 1篇中国药房
  • 1篇南京师大学报...
  • 1篇科技视界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2
  • 2篇2011
  • 4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荧光光谱法研究左氧氟沙星与酪蛋白的相互作用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研究左氧氟沙星与酪蛋白的相互作用,为制备以酪蛋白为载体的左氧氟沙星新型药物传输系统提供依据。方法:应用荧光光谱技术研究了各组分的荧光发射光谱;并且在不同温度下(25℃、30℃)进行了2组分相互作用的猝灭试验,计算得到相关热力学参数和结合常数等。结果:左氧氟沙星对酪蛋白的内源性荧光有较强的猝灭作用;推断猝灭机制为静态猝灭;计算得到静态猝灭结合常数为2.83×104L·mol-1(25℃)和2.17×104L·mol-1(30℃),平均结合位点数为1.38。结论:左氧氟沙星与酪蛋白2种分子以接近1∶1的比例,通过氢键和范德华力发生相互作用;本研究为制备以酪蛋白为载体的左氧氟沙星传输系统提供了药载比等相关信息。
张青徐群为黄长高都述虎
关键词:左氧氟沙星酪蛋白相互作用荧光猝灭热力学参数
急性高容血液稀释后恒速输注丙泊酚血药浓度的变化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观察急性高容血液稀释(AHHD)后恒速输注丙泊酚血药浓度的变化。方法择期行脊柱侧弯后路矫形内固定术患者30例,随机均分为AHHD组(H组)和对照组(C组)。H组在麻醉诱导后静脉输注20 ml/kg羟乙基淀粉130/0.4,30 min内输完。分别在AHHD后(H组)和诱导后30 min(C组)恒速输注丙泊酚6 mg.kg-1.h-1。记录丙泊酚输注后0、1、2、4、10、15、20、25、30、35、45 min采集桡动脉血3 ml测定丙泊酚血药浓度。检测两组诱导后、输注丙泊酚前和输注丙泊酚45 min后的Hb及Hct。结果 H组患者稀释后为中度血液稀释状态。H组输注丙泊酚后各时点血药浓度均明显低于C组(P<0.01)。结论 AHHD后恒速输注丙泊酚血药浓度明显降低,应结合患者具体情况适当调整丙泊酚剂量。
涂兆珍郑曼汪小海张萍徐鑫黄长高
关键词:急性高容血液稀释恒速输注丙泊酚血药浓度
X-射线衍射定量分析蒙脱石中α-SiO2的方法研究
药物的疗效不仅与药物中有效成分的含量密切相关,同时还与药物本身的性质、纯度、计量、生产工艺、给药途径、给药时机等因素有关;特别是药物的副作用很多情况下是由其中的有毒有害成分或其他的杂质成分引起的,所以对药物的成分进行定性...
黄长高
关键词:X-射线衍射蒙脱石矿物药
那格列奈的多晶型及转化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研究那格列奈的多晶型及相互转化。方法:采用了不同的溶剂、不同的温度以及研磨等晶型转化方法,晶型判定厅法为 X-射线粉末衍射法。结果:发现了另外一种那格列奈的新品型,命名为 X2型,并发现,H 型可转变为 X2型,X2型可转变为 B 型,H 型、X2型、B 型町转变为 S 型.H 型、S 型、B 型可转变为无定型。结论:那格列奈的各晶型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同时确立了几种品型之问相互转化的条件。
程永科李钢黄长高
关键词:那格列奈多晶型
矿物药胆矾的物相与热性能分析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确定矿物药胆矾的物相及加热脱水过程。方法:采用 X 射线粉末衍射及原位高温装置结合热重分析等测试手段。结果:矿物中药胆矾的主要物相是 CuSO_4·5H_2O。X 射线高温原位实验和热重分析实验证明矿物药胆矾(CuSO_4·5H_2O)加热到58.92℃时失去2分子结晶水形成 CuSO_4·3H_2O,继续加热到102.26℃时再失去2分子结晶水形成 CuSO_4·H_2O,最后在198.79℃时失去全部结晶水,成为白色无水粉末 CuSO_4。结论:矿物药胆矾的主要物相是 CuSO_4·5H_2O,其中5个结晶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失水顺序是2,2,1。
李钢周小峰程永科黄长高
关键词:矿物药胆矾X射线粉末衍射热重分析
唑尼沙胺化学结构分析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建立药物唑尼沙胺的化学结构确证方法。方法:通过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了唑尼沙胺纯度;热分析(TA)、红外光谱(IR)、核磁共振(NMR)、元素分析(EA)以及X射线粉末衍射(XRD)等分析手段对唑尼沙胺样品进行了结构测定。结果:证实唑尼沙胺的结构为1,2-苯并异噁唑-3-甲基磺酰胺。结论:本法测定结果准确全面,为唑尼沙胺的生产和鉴定提供了较为全面的参考数据。
马超黄长高陈小青朱侃陈华明李钢
关键词:唑尼沙胺抗癫痫药物
矿物中药花蕊石组成与热稳定性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确定花蕊石主要物相、含量及热稳定性,提供合适的炮制处理温度及常见微量元素含量。方法:应用X射线衍射(XRD)、热重-差示扫描(TG-DSC)、等离子发射光谱(ICP)分析测试技术和JADE定量分析应用软件。结果:花蕊石的主要物相为CaCO3,随产地不同还含有滑石、透辉石、白云母等次要物相;除主要元素Ca、Fe、Al、Mg、K外,还含有Cu、Ni、Na、Pb、Cr、Mn等微量元素,花蕊石在599℃之前是稳定的,而从599时开始分解失重直到900℃。结论:不同来源花蕊石的主成分相同,次成分有一定差别。花蕊石的热稳定性较好,599-900℃温度区间实际上是其中的CaCO3分解失重,但是还应控制花蕊石煅烧的温度。实验结果为该矿物的鉴定和评价提供了科学数据。
黄长高李钢
关键词:花蕊石X射线粉末衍射热分析微量元素
那格列奈的多晶型与溶解度被引量:14
2007年
分别对那格列奈B,H和S三种晶型的溶解度、溶解热进行了测定和计算.结果表明:那格列奈的S晶型与临床使用的H晶型溶解度均明显大于B晶型.B,H和S三种晶型的溶解热分别为42.84,28.44和29.14kJ·mol-1.此外,我们还新发现了不同于B,H,S晶型的X2晶型,并且制备出了无定型的那格列奈.
李钢徐群为李瑞程永科黄长高
关键词:那格列奈多晶型溶解度糖尿病X射线粉末衍射
藏药印度獐牙菜化学成分研究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研究藏药印度獐牙菜Swertia chirayita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MCI、Sephadex LH-20等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依据理化性质、波谱数据分析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印度獐牙菜85%乙醇提取物的醋酸乙酯萃取部位分离并鉴定了12个化合物,包括2个酮、4个三萜、3个裂环烯醚萜和3个其他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1,5,8-三羟基-3-甲氧基酮(1)、1,3,5,8-四羟基酮(2)、齐墩果酸(3)、4-epi-hederagenin(4)、2-epi-corosolic acid(5)、熊果酸(6)、当药苦酯苷(7)、swerimilegenin I(8)、红白金花内酯(9)、儿茶酚(10)、丁香酸(11)、4-羟基-3-甲氧基苯甲酸(12)。结论化合物4、5、11首次从獐牙菜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8、9首次从印度獐牙菜中分离得到。
陈雪晴尤蓉蓉尤蓉蓉何丹丹钱士辉黄长高钱士辉
关键词:印度獐牙菜儿茶酚丁香酸
蒙脱石中α-SiO2的定量分析被引量:8
2009年
目的:建立蒙脱石中α-SiO2定量分析的X-射线粉末衍射法。方法:应用X-射线衍射(XRD)分析测试技术和JADE定量分析应用软件。结果:标准曲线回归方程为C=-0.01318+0.0348A(r=0.9789)。6%,10%,15%3个含量样品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8%,96.4%,96.0%(n=10)。结论:X-射线衍射法对蒙脱石中的α-SiO2进行定量测定是一种简捷、可行的分析方法。
黄长高李钢郑海辉程永科马超陈文波
关键词:X-射线衍射蒙脱石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