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文海

作品数:56 被引量:481H指数:12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陕西省农业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生物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5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5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鲜食
  • 9篇鲜食枣
  • 7篇冬枣
  • 7篇红枣
  • 6篇栽培
  • 6篇枣树
  • 6篇制干
  • 5篇选育
  • 4篇裂果
  • 4篇蛤蟆
  • 3篇施肥
  • 3篇蜜罐
  • 3篇木枣
  • 2篇单果
  • 2篇单果重
  • 2篇性状
  • 2篇阎良相枣
  • 2篇栽培技术
  • 2篇沾化冬枣
  • 2篇山墙

机构

  • 52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西北大学
  • 1篇陕西省科学技...
  • 1篇铜川市农业科...

作者

  • 52篇高文海
  • 32篇李新岗
  • 14篇黄建
  • 13篇王长柱
  • 7篇张学武
  • 6篇宋晓斌
  • 4篇郑险峰
  • 4篇高京草
  • 3篇李新刚
  • 3篇韩刚
  • 3篇王迪海
  • 3篇同金霞
  • 2篇鲁周民
  • 2篇赵德义
  • 2篇高健
  • 2篇李瑞环
  • 2篇周爱英
  • 1篇苟小峰
  • 1篇刘惠霞
  • 1篇同金侠

传媒

  • 8篇果树学报
  • 7篇陕西林业科技
  • 6篇西北林学院学...
  • 4篇园艺学报
  • 3篇果农之友
  • 2篇西北园艺(果...
  • 2篇北方园艺
  • 2篇中国果树
  • 1篇林业科学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西北农业学报
  • 1篇陕西农业科学
  • 1篇西北植物学报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甘肃农业大学...
  • 1篇北方果树
  • 1篇经济林研究
  • 1篇农友
  • 1篇中国果业信息

年份

  • 2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5篇2012
  • 4篇2011
  • 4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 4篇2007
  • 1篇2006
  • 5篇2005
  • 3篇2004
  • 3篇2003
  • 2篇2002
  • 1篇1998
5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枣设施栽培类型及棚体构建被引量:5
2015年
枣设施栽培是一个新兴产业,随着栽培技术的发展,栽培效益不断提高,本文调查研究了红枣避雨栽培、冷棚栽培和温棚栽培不同栽培类型的棚体结构,阐述了防雨棚、冷棚和温棚的基本结构和棚体构建方法。
高文海
关键词:设施栽培
西北地区枣树主栽品种抗寒性研究被引量:30
2011年
通过研究西北地区枣树主栽品种抗寒性,对枣树适地适栽提供依据,以该地区9个枣树主栽品种的1 a生休眠枝条为试材,测定了不同低温处理相对电导率(REC),配合logistic方程计算各品种的半致死温度(LT50),确定品种的抗寒性。结果表明:9个主栽品种抗寒性差异较大,LT50在-20.16^-32℃,抗寒性由强到弱依次为:中阳木枣>骏枣>沾化冬枣>临猗梨枣>薛城冬枣>相枣>晋枣>金昌1号>狗头枣;其中中阳木枣为抗寒品种,骏枣为较抗寒品种,其余7个品种抗寒性差;不同生态区域无霜期时间对生育期较长品种的抗寒性有显著影响。
王长柱高京草李新岗高文海辛文军吴萍
关键词:抗寒性LOGISTIC方程
我国鲜食枣的发展趋势与前景被引量:34
2002年
李新岗黄建高文海鲁周民
关键词:鲜食枣
枣鲜食制干兼用品种‘蛤蟆枣1号’的选育被引量:1
2020年
‘蛤蟆枣1号’是从山西省永济市‘蛤蟆枣’中选出来的枣鲜食制干兼用品种。‘蛤蟆枣1号’平均单果重24.0 g,大小很均匀。果实扁柱形,果面深红色,粗糙,有明显的小块瘤状隆起和褐红色斑点。果肉绿白色,肉质较致密,汁液中多,风味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32.4%。核重0.40 g,鲜枣可食率98.3%,制干率47.6%。在陕西省清涧县果实10月上中旬成熟,为晚熟品种。丰产性好。
高文海李新岗韩刚张学武宋晓斌
关键词:鲜食制干
大荔冬枣园土壤肥力检测与评价被引量:5
2019年
为了解陕西省大荔县冬枣养分资源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于2016年12月在该县冬枣主产区枣园进行养分投入情况调查,采样分析土壤速效养分质量分数,对该区氮磷钾养分投入及土壤养分丰缺状况做初步评价。结果表明,冬枣施用的氮(N)、磷(P_2O_5)、钾(K_2O)肥均高于该地区推荐用量。氮、磷、钾3种养分投入量配比为N∶P_2O_5∶K_2O=1∶1.12∶1.05,与最佳配比(N∶P_2O_5∶K_2O=1∶0.60∶0.75)相比比例失调。养分投入方式以基施为主,追施为辅,氮磷肥基追比例为9∶1,钾肥基追比例为8∶2。土壤硝态氮质量分数平均值为89.2 mg·kg^(-1),不同农户间差异较大,含量丰富与缺乏现象均有存在。土壤有效磷质量分数平均值为18.0 mg·kg^(-1)。大荔冬枣产区土壤速效钾质量分数较高,平均水平为215.8 mg·kg^(-1)。有机质质量分数较低,平均为10.2 g·kg^(-1),中微量元素含量适中或丰富。针对大荔冬枣园施肥与土壤肥力现状提出"重施有机肥,稳磷控氮钾,喷施中微肥"的施肥原则,指导枣农科学施肥。
赵岳郭瑞郑险峰黄冬琳高文海李新岗
关键词:冬枣施肥现状土壤肥力
枣园冬季管理要点
2005年
1)清园。枣树落叶后,彻底清扫落叶、残果、杂草以及修剪时剪除的病虫枝和枯枝,集中烧毁。枣树宜于年后修剪,一般清理两次,落叶后全面清理一次,修剪后再清理一次。
高文海李宏德马德梅王锦艳
关键词:管理要点落叶枣树病虫杂草
枣树缩果病的发生规律研究被引量:13
2012年
对枣缩果病的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缩果病的发生在不同品种、不同气候、不同土壤类型、不同管理水平等因素之间存在着一定差异。在陕北缩果病只有1个发病期,8月初开始显症,8月下旬达到高发期。在同一枣园,缩果病呈逐年加重趋势;以木枣发病最轻,7月鲜发病最重,其余品种轻重依次排序为晋枣、蜂蜜罐、赞皇大枣、狗头枣、梨枣、骏枣;夏季持续干旱高温及其随后的降雨使缩果病发生严重;含石砾的沙质土枣园,缩果病发生重于黄土上所建枣园。施入化肥的枣园缩果病发生重于施农家肥的枣园。
薛晓妮宋晓斌王长柱李新岗张学武高文海
关键词:缩果病
枣树缺铁黄化病的防治
2005年
高文海
关键词:缺铁黄化枣树新梢枣区变黄
陕北枣区鲜食枣适应性研究被引量:20
2005年
对陕北枣区34个地方鲜食枣品种的性状与分布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了降雨量、光照、温度等气象因子对陕北早、中、晚熟鲜食枣品种生长的影响,并对陕北地方品种和引进品种的物候期和品质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陕北发展鲜食枣优势明显,品种选择应以中晚熟为主,早熟品种次之,品种生育期应为≤110 d.
高文海李新岗黄建
关键词:鲜食枣适应性
损伤挥发物信号在枣树间的传递及其作用研究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损伤挥发物信号能够诱导植物增强对害虫防御的反应,探究3种损伤挥发物信号(绿叶挥发物GLVs、茉莉酸甲酯诱导挥发物MeJA-VOCs和虫害植物挥发物HIPVs)是否对邻近枣树具有激发作用。【方法】在田间条件下,研究3种损伤挥发物信号(GLVs、MeJA-VOCs和HIPVs)对枣树蛋白酶抑制剂(PI)、多酚氧化酶(PPO)和脂氧合酶(LOX)活性的影响,并用GC-MS分析健康枣树、剪叶枣树和虫害枣树挥发物的差异。【结果】3种损伤信号处理均可显著提高(同株)邻近枝或邻近株PI、PPO和LOX活性,表明损伤信号激起了临近枣树的防御反应,启动了枣树的十八烷信号途径。GLVs处理枣树的防御反应可持续48h,而MeJA-VOCs和HIPVs处理可持续5d以上。对枣树挥发物的研究发现,剪叶损伤和虫害枣树挥发物组分和含量明显增加,其中枞油烯、乙酸-4-己烯醇酯和3,6,6-三甲基双环[3,1,1]庚-2-烯是枣树损伤后的特异组分,乙酸-4-己烯醇酯是虫害枣树的特异挥发物。【结论】枣树能够识别邻近枣树通过空中传递的损伤信号,提高枣树自身的防御水平。
范艳玲杨晓婷李新岗高文海
关键词:枣树信号传递防御反应枣镰翅小卷蛾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