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振全
- 作品数:4 被引量:5H指数:2
- 供职机构:淮河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红细胞免疫功能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 1995年
- 长期以来,红细胞的主要功能被认为只是运送O2和CO2。1980年Fearon分离红细胞C3b受体(RBC-C3b受体)成功,1981年Siegel提出红细胞具有免疫功能的理论,引起人们极大兴趣,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研究,并取得了显著进展。1 红细胞免疫的机理 1.1 RBC- C3
- 许培仁马振全
- 关键词:红细胞免疫功能破伤风类毒素RCIA
- 免疫荧光技术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被引量:2
- 1993年
- 免疫荧光技术又称荧光素标记技术是指用荧光色素对抗体或抗原进行标记,然后用于免疫学测定。前者称为荧光抗体技术,后者称为荧光抗原技术。在实际工作中主要用荧光抗体技术,荧光抗原技术很少用(用于标记SPA 和亲和素)。荧光抗体技术由Coons 等于1941年建立,当时是用异氰酸荧光黄(fluorescein isocyanatc FIC)来标记抗体,用于在小白鼠的组织切片中检测可溶性肺炎球菌多糖体获得成功。1958年Riggs 等合成了异硫氰酸荧光黄(fluorescein isothiocyanateFITC)性能较FIC 更为优良。
- 黄培忠朱敏祥马振全
- 关键词:免疫荧光技术
- 微型封闭式霉菌培养器的研制
- 1995年
- 霉菌培养与鉴定,一般只需小量培养基,观察生长物的微细结构,即可作出准确判断.我们设计一种微型封闭式霉菌培养器(以下简称培养器),改变常用的暴露小培养法。不仅可防止污染,也可防止孵育期间培养基的失水,且坚固耐用.
- 闫寿康苏保亮娄继林刘建智马振全
- 关键词:霉菌培养法孵育
- 解脲支原体无血培养基的研究被引量:3
- 1995年
- 解脲支原体无血培养基的研究马振全,马舒冰,黄培忠,李淑贞,千弘柱,千权,马杰解脲支原体的培养基营养要求高,培养条件苛刻。早年Havflick使用犊牛或马血清制备[1],手续繁琐,且易污染,不宜推广。我们研制的解脲支原体无血液体培养基和解脲支原体无血固...
- 马振全马舒冰黄培忠李淑贞千弘柱千权马杰
- 关键词:解脲支原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