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兰香

作品数:31 被引量:149H指数:7
供职机构:武警陕西总队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社会发展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心肌
  • 8篇动脉
  • 8篇细胞
  • 8篇介入
  • 5篇血管
  • 5篇再灌注
  • 4篇凋亡
  • 4篇心肌梗死
  • 4篇再灌注心肌
  • 4篇缺血
  • 4篇介入治疗
  • 4篇急性心肌梗死
  • 4篇梗死
  • 4篇冠脉
  • 4篇冠状
  • 4篇冠状动脉
  • 3篇动脉疾病
  • 3篇心肌细胞
  • 3篇再灌注损伤
  • 3篇术后

机构

  • 24篇武警陕西总队...
  • 6篇第四军医大学...
  • 5篇陕西省人民医...
  • 1篇桂林医学院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沈阳军区总医...

作者

  • 28篇马兰香
  • 11篇丁守良
  • 10篇张磊
  • 10篇杨星昌
  • 10篇张华
  • 9篇原平利
  • 7篇惠增骞
  • 5篇赵妮
  • 4篇孙书红
  • 4篇贾国良
  • 3篇段继源
  • 3篇隋永杰
  • 3篇赵新国
  • 3篇李红艳
  • 3篇张清
  • 2篇侯明山
  • 2篇张荣庆
  • 2篇武艳
  • 1篇孟宏涛
  • 1篇张力

传媒

  • 5篇武警医学
  • 4篇心脏杂志
  • 4篇陕西医学杂志
  • 4篇第四军医大学...
  • 3篇武警医学院学...
  • 2篇现代医用影像...
  • 1篇肿瘤学杂志
  • 1篇陕西中医
  • 1篇海南医学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现代医学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6
  • 2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4篇2007
  • 6篇2006
  • 1篇2005
  • 3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0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犬颅脑枪弹伤后心肌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2007年
【目的】研究犬脑枪弹伤后心肌细胞凋亡机制。【方法】建立犬颅脑枪弹伤模型,制备心肌组织切片。采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生物素脱氧尿嘧啶核苷酸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的表达。【结果】对照组未见心肌细胞凋亡,枪弹伤后3h凋亡心肌细胞明显增多,心室内侧壁不同区域基本一致,内外侧壁凋亡细胞分布不同。【结论】犬脑枪弹伤后可造成心肌细胞损害。
侯明山章翔马兰香李茂林刘卫平
关键词:心肌火器伤细胞凋亡
三阴交穴为主针刺治疗脾虚湿阻型单纯性肥胖及对血脂的影响被引量:17
2010年
目的:观察三阴交穴治疗脾虚湿阻型单纯性肥胖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脂的影响。方法:治疗组43例,对照组39例,分别以三阴交、足三里为主穴进行针刺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体重、血脂的变化。结果:3个疗程后统计疗效,治疗组减肥、调脂总有效率分别为88.37%和83.72%。对照组减肥、调脂总有效率分别为58.97%和79.48%。结论:三阴交穴具有减肥调脂的双重作用,可健脾胃,益精气,除湿祛痰。
隋永杰马兰香张桂侠张勇李红艳王晖
关键词:三阴交
高、低剂量极化液对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凋亡及相关基因的影响被引量:6
2004年
目的 :探讨高、低两种剂量葡萄糖 -胰岛素 -钾极化液 (GIK)对缺血 /再灌注 (MI/R)心肌超微结构 ,细胞凋亡及其相关基因的影响。方法 :制备兔MI/R模型 ,分别用生理盐水 ,低剂量极化液 (LGIK) ,高剂量极化液 (HGIK)干预分组。检验心肌组织SOD活性 ,原位末端标记 (TUNEL)法测定凋亡心肌细胞 ,免疫组化SP法测定Bcl 2 ,Fas的含量 ,在电镜下观察心肌细胞的超微结构。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HGIK组SOD活性增加 (P <0 .0 1) ,凋亡指数 (AI)和Fas含量减少 (P <0 .0 1) ,Bcl 2含量增加 (P <0 .0 1)。心肌细胞超微结构表现为损伤减轻。LGIK亦可增加SOD活性和Bcl 2含量 (P <0 .0 5 ) ,减少AI和Fas(P <0 .0 5 )含量。结论 :GIK具有抗缺血 /再灌注损伤的作用 ,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Bcl 2和Fas介导的心肌缺血 /再灌注细胞凋亡而实现。高剂量GIK对缺血 /再灌注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显著大于低剂量GIK(P <0 .0 5 )。
马兰香高晖赵新国张清贾国良张荣庆王岚
关键词:再灌注损伤细胞凋亡
股动脉穿刺术后血管吻合器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探讨血管吻合器使用方法及临床使用价值。材料与方法:总结了22例股动脉介入术后,经股动脉造影显示无血管吻合器使用禁忌症,进行血管吻合器安装,记录操作时间,止血时间,制动时间。结果:22例安装吻合器患者18例1~2小时下床活动,4例有不同程度渗血。无1例并发症。结论:使用血管吻合器与传统手工压迫相比具有止血快、减少了并发症,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惠增骞丁守良杨星昌马兰香段继源原平利张磊
关键词:股动脉穿刺吻合器止血股动脉穿刺术后血管吻合器操作时间止血时间
葛根素对大鼠心肌细胞I_(to)、I_(Ca-L)、I_(Na)离子通道的影响被引量:14
2007年
目的通过研究葛根素对大鼠心肌细胞离子通道瞬时外向钾电流(Ito)、L-型钙电流(ICa-L)、钠电流(ICa)的影响,探讨葛根素抗心律失常的机制。方法采用Langendoff胶原酶灌注加浸泡法分离大鼠心室肌细胞,分别用膜片钳全细胞记录各组Ito、ICa-L、INa结果1.2-9.6mmoL/L葛根素对Ito通道没有明显的抑制效应,在高浓度(19.2mmol/L)时,葛根素可抑制Ito电流,达到正常对照组的(21±6)%(R=5,P〈0.05)。低浓度E-4031对I。。通道没有抑制效应,但高浓度(19.2mmol/L)E-4031可抑制Ito电流的(19±4)%(n:5,P〈0.05);葛根素(1.2-19.2mmol/L)和E-4031(1.2-19.2mmol/L)对ICa-L和INa无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大剂量葛根素对大鼠心肌细胞。有抑制作用。
张华周筠张力杨星昌马兰香
关键词:膜片钳瞬时外向钾电流葛根素
抗血小板药物对冠心病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防治效果的观察被引量:11
2004年
目的 :观察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术前应用不同抗血小板药物对血中血小板活性、功能、凝血功能和术后半年再狭窄发生的影响。方法 :行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型术及支架植入术 (PCI)治疗的冠心病患者 82 6例 ,按术前服用抗血小板药物种类和服用时间分为 3组 ,第 1组 (n =383)为术前 3d服用阿斯匹林 0 .3g +抵克力得 2 5 0mg。第 2组 (n =35 6 )为术前 3d服用阿斯匹林 0 .3g +氯比格雷 75mg。第 3组 (n =87)为急诊PCI术前 2h ,服用阿斯匹林0 .3g +氯比格雷 30 0mg ,从上述 3组中各随机抽取 30例患者 ,于PCI术前采血。采用TXYM 91型血小板聚集仪测定血小板最大聚集率 (MPAR) ,双抗夹心法 (ELISA)测定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 (GMP 14 0 )及血栓烷B2 (TXB2 )的浓度。随访 82 6例患者再狭窄发生的情况。结果 :服用阿斯匹林 +氯比格雷血中血小板活性、功能及凝血功能优于服用阿斯匹林 +抵克力得。术后半年第 3组与第 2组PCI术后再狭窄发生率显著低于第一组 (P <0 .0 1)。结论 :术前服用阿斯匹林 +氯比格雷的疗效较好 ,预防再狭窄安全有效。
张莉莉贾国良王海昌郭文怡马兰香孙玉波
关键词:血管成形术再狭窄抗血小板药物抗凝
直接冠脉介入治疗146例急性心肌梗死临床分析被引量:11
2011年
急性心肌梗死为冠状动脉发生血供急剧减少或者中断,使相应的心肌持续地急性缺血而坏死,为冠心病中极为严重的一型,常规的急诊处理主要是通过静脉溶栓来挽救频死的心肌、防止梗死扩大、缩小缺血范围。
张华张磊杨星昌马兰香孙书红惠增骞丁守良原平利赵妮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主动脉球囊反搏术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冠脉介入术中的疗效观察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探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在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2007年10月至2010年6月收集在IABP支持下行冠脉介入治疗的AMI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32例,应用统计学方法分析IABP的治疗效果。结果:应用IABP治疗合并心源性休克的AMI患者可使患者的心率、血压趋于稳定,即刻病情改善率为50%。30d、3个月的病死率分别为43.7%,53.1%。结论:应用IABP支持AMI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的冠脉介入治疗安全、有效。
马兰香张华丁守良张磊
急性主动脉夹层36例临床分析
2011年
急性主动脉夹层(AD)是血液渗入主动脉中层形成夹层血肿并沿主动脉壁延伸解离的严重心血管疾病,常造成猝死。1周内病死率为60%~70%,3个月以内病死率达90%以上。现对我院确诊为主动脉夹层分离的3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以便早期诊断及治疗。
马兰香李红艳张磊丁守良原平利赵妮
n-3PUFA对高脂SHR大鼠血压及血浆游离脂肪酸谱的影响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观察高饱和脂肪酸及n-3多不饱和脂肪酸饮食后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压、静息心率、体重、血脂、血糖及游离脂肪酸谱的影响。方法:选择8周龄雄性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30只和同龄对照大鼠(WKY)30只,随机分为6组:SHR、WKY普通饲料组各10只,SHR、WKY高脂组各10只,SHR、WKY高脂加鱼油饮食组各10只,持续喂养至16周龄。干预期间每两周测定血压和体重,干预前后测定静息心率、血脂、血糖及血浆游离脂肪酸谱。结果:(1)血压和静息心率的变化:SHR大鼠高脂饮食组较普食组血压水平显著性增高,而高脂加鱼油饮食组较高脂饮食组血压水平显著性减低;WKY大鼠高脂饮食组较普食组血压水平显著性增高,而高脂加鱼油饮食组较高脂饮食组血压水平显著性减低;SHR大鼠高脂饮食组较普食组静息心率显著性增高(P=0.007),而高脂加鱼油饮食组较高脂饮食组静息心率有下降趋势,但差异无显著性(P=0.125),WKY大鼠静息心率各组间无明显差异。(2)血浆游离脂肪酸谱:与WKY大鼠比较,SHR大鼠中亚麻酸(Linolenic acid,ALA)、花生四烯酸(Linoleic Acid,AA)与n-6多不饱和脂肪酸(n-6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n-6PUFA含量增高,高脂饮食增加了饱和脂肪酸(Saturated fatty acid,SFA),有显著差异(P<0.05),高脂鱼油组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DHA)及二十碳五烯酸(Docosapentaenoic acid,EPA)增加导致n-3多不饱和脂肪酸(n-3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n-3PUFA)含量增加(P<0.05),SHR大鼠高脂鱼油组亚油酸(Linoleic Acid,LA)、AA含量减低(P<0.05)。结论:膳食补充n-3PUFA可能通过影响交感神经活性和血浆脂肪酸谱的组成而改善高饱和脂肪酸所致SHR大鼠的血压升高。
孙书红孟宏涛惠增骞马兰香原平利王顺
关键词:自发性高血压大鼠高血压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