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常波
- 作品数:46 被引量:102H指数:6
- 供职机构: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卫生厅资助项目四川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艺术更多>>
- 菱形皮瓣在扩张软组织修复缺损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07年
- 目的探讨菱形皮瓣的设计在扩张皮瓣中间松弛部分充分利用的意义。方法扩张后的软组织在设计旋转皮瓣修复缺损时如果中间松弛部分不能充分利用,在旋转皮瓣上再次设计菱形皮瓣来充分利用扩张后的软组织。结果本组9例,在旋转皮瓣上再次设计菱形皮瓣,皮瓣全部存活,个别病例菱形皮瓣尖部早先轻度淤血。结论该设计较充分、合理地利用了扩张后的软组织,最大可能地修复了缺损,只要设计合理,是安全和值得推广的。
- 金培生余萍陶常波李雪阳
- 关键词:菱形皮瓣扩张皮瓣
- 不同年龄阶段人脱细胞真皮的制备及细胞渗透性研究
- 张爱君李强崔莹莹金培生陶常波李雪阳马志兵沈才齐
- 处女膜破裂修补术的临床体会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手术方式及麻醉方法,提高处女膜修复手术的成功率,减少术中痛苦。方法采用复方利多卡因软膏表面麻醉配合1%利多卡因局部肿胀麻醉。23例于性生活前2~3天手术,采用直接缝合法;35例于月经期后3~7天手术,采用瓦合法修复。结果58例患者术中均未诉疼痛,术后随访,55例结果满意,成功率94.83%。结论采用复方利多卡因软膏表面麻醉配合1%利多卡因局部肿胀麻醉,针对不同情况分别采用直接缝合法和瓦合法修复处女膜对减轻术中痛苦提高手术成功率是有效的。
- 李雪阳金培生陶常波张爱君
- 关键词:处女膜修补术
- SDF-1-CXCR4/CXCR7信号对脂肪干细胞促血管新生能力的影响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研究SDF-1对ADSCs体外促血管新生能力的影响,并探讨CXCR4、CXCR7在其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ADSCs,检测其CXCR4、CXCR7的表达;SDF-1刺激ADSCs,并分别加入CXCR4、CXCR7封闭抗体,检测ADSCs-CM中VEGF、HGF、β-FGF含量,及其对h UVECs微血管形成的影响。结果成功培养ADSCs;ADSCs体外培养传代过程中CXCR4、CXCR7表达持续下降;SDF-1刺激上调CXCR4、CXCR7表达,并提高ADSCs对血管活性因子的分泌,及促进h UVEC微血管的形成;封闭CXCR4、CXCR7均可显著抑制SDF-1的促进作用。结论体外环境下,SDF-1可上调ADSCs中CXCR4、CXCR7表达,并通过SDF-1-CXCR4/CXCR7两条通路提高ADSCs的促血管新生能力。
- 李强张林霞张爱君陶常波李雪阳马志兵金培生
- 关键词:脂肪干细胞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血管新生
-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通过CXCR4/CXCR7提高脂肪干细胞促血管化能力
- 刘静张爱君陶常波李雪阳马志兵金培生
-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基因沉默对人体瘢痕疙瘩移植动物模型中Ⅰ型胶原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探讨利用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技术特异沉默裸鼠人体瘢痕疙瘩(KD)移植模型中的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CTGF),为KD的基因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构建裸鼠人体KD移植动物模型,利用扩增好的质粒对动物模型进行体内转染,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CTGF硬Ⅰ型胶原mRNA表达差异,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CTGF及Ⅰ型胶原蛋白表达差异。结果实验组CTGF mRNA及蛋白表达量均显著降低(P〈0.05),体内转染可显著抑制CTGF表达;实验组Ⅰ型胶原mRNA及蛋白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且Ⅰ型胶原与CTGF的表达量呈正相关(r=0.979)。结论体内环境下抑制CTGF的表达可降低KD中Ⅰ型胶原的水平,CTGF体内转染可望影响Ⅰ型胶原的生成,从而抑制KD的生长。
- 杜勇金培生张爱君陶常波李雪阳李强沈才齐
- 关键词:瘢痕疙瘩RNA干扰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动物模型
- A型肉毒素治疗面部皱纹38例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观察A型肉毒素(BTXA)治疗面部皱纹的疗效。方法对38例额纹、眉间纹、鱼尾纹患者利用BTXA根据部位不同,分别采用不同剂量,定点均匀注射。结果38例患者经治疗后37例效果显著(97.37%),1例有效(2.63%),无一例出现并发症。结论BTXA在面部除皱中有确切的疗效,且痛苦小、见效快、副作用少。
- 陶常波金培生李雪阳王静
- 关键词:A型肉毒素面部除皱
- 新型猪胶原基真皮支架细胞毒性及亲和性的实验研究
- 2007年
- 目的通过对一种新型的猪胶原基真皮支架(PCDM)的细胞毒性和与成纤维细胞(FB)的亲和性进行评价,为这种新型生物材料的安全应用及工艺改良提供依据。方法用MTT法检测真皮支架不同浓度的浸提液对细胞增殖的影响情况,按医用生物材料细胞毒性分级标准进行评级;用MTT法测定种植24 h后FB在PCDM乳头层面的黏附情况,并与空白培养板对照,确定细胞在支架上的黏附率;在PCDM乳头层面种植人FB,于接种后1、7、14天通过苏木精-伊红染色、扫描电镜观察FB在PCDM上的生长情况。结果PCDM细胞毒性评级为0~1级,可认为无细胞毒性;FB在PCDM上的黏附数目相当于在培养板上的50%;FB在真皮支架乳头层表面增殖良好,但无法长入支架内部。结论猪胶原基真皮支架是一种无毒的天然异种真皮替代物,细胞亲和性较好,但需要改良生产工艺,以提高细胞黏附率和细胞相容性。
- 张爱君宋国栋金培生曹成波陶常波李雪阳
- 关键词:真皮替代物细胞毒性细胞相容性
- RNA干扰技术阻抑热休克蛋白对瘢痕疙瘩生成的影响
- 2009年
- 目的利用RNA干扰(RNAi)技术,通过热休克蛋白47重组质粒(HSP47siRNA)和脂质体的混合液,对瘢痕疙瘩裸鼠动物模型的体内干预后,分析HSP47基因在瘢痕疙瘩生成中的作用。方法构建裸鼠瘢痕疙瘩动物模型,于第16天腹腔麻醉后在实验组瘢痕疙瘩内注射质粒、脂质体混合液0.25ml,对照组裸鼠腹腔注射磷酸缓冲液(PBS)0.25ml,原笼饲养,7d回收标本,分别做mRNA水平检测、胶原蛋白水平检测以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实验组HSP47mRNA表达明显降低,且实验组总胶原含量,I型胶原蛋白mRNA表达与对照组比较也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RNAi技术,通过过HSP47siRNA表达载体特异性沉默瘢痕疙瘩中HSP47基因表达后,瘢痕疙瘩中胶原蛋白的合成和分泌均能得到明显抑制,表明HSP47基因具有促进瘢痕疙瘩生成作用,为抑制瘢痕疙瘩提供新的靶点。
- 金培生陈俊杰岑瑛张爱君陶常波李雪扬
- 关键词:RNA干扰技术热休克蛋白47瘢痕疙瘩
- A型肉毒素治疗面部皱纹38例
- 陶常波金培生李雪阳王静
- 关键词:A型肉毒素面部除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