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芊

作品数:21 被引量:106H指数:6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6篇静脉
  • 6篇护理
  • 4篇PICC
  • 3篇导管
  • 3篇血管通路
  • 3篇置管
  • 3篇免疫
  • 3篇肺癌
  • 2篇血管
  • 2篇置入中心静脉...
  • 2篇治疗晚期肺癌
  • 2篇术后
  • 2篇中心静脉
  • 2篇中心静脉导管
  • 2篇肿瘤
  • 2篇外周
  • 2篇外周静脉
  • 2篇外周静脉置入
  • 2篇外周静脉置入...
  • 2篇晚期

机构

  • 19篇武汉大学

作者

  • 19篇陈芊
  • 12篇万永慧
  • 7篇邱艳茹
  • 7篇周炜
  • 3篇田水清
  • 2篇范湘鸿
  • 2篇张颖
  • 2篇唐燕青
  • 1篇石玉霞
  • 1篇赵璟
  • 1篇鲜于云艳
  • 1篇冯翎
  • 1篇王庆兰
  • 1篇杨欣
  • 1篇王雪芬
  • 1篇谭飞
  • 1篇孙璇
  • 1篇陈三妹
  • 1篇李杏
  • 1篇陈永顺

传媒

  • 1篇安徽医学
  • 1篇数理医药学杂...
  • 1篇护士进修杂志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解放军护理杂...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护理管理杂志
  • 1篇现代临床护理
  • 1篇中华现代护理...
  • 1篇护理学杂志
  • 1篇全国肿瘤护理...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0
  • 5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4篇2009
  • 1篇2008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新辅助免疫治疗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应用进展被引量:9
2022年
肺癌是临床发病率和病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CLSC)是肺癌中的最常见病理类型,其患者占80%~85%,5年生存率为15.9%[1-2]。NCLSC又可进一步细分为肺腺癌、鳞状细胞癌和大细胞癌,以上肿瘤早期临床表现均较为隐匿,临床数据[3]显示75%的NCLSC患者发现时已为晚期。
张颖陈芊石玉霞陈永顺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新辅助治疗免疫疗法
唯美生治疗晚期肺癌的护理
唯美生是一种用于实体瘤放射免疫治疗的I标记的人鼠嵌合型单抗,该单抗靶向作用于肿瘤坏死区中变性、坏死细胞的细胞核,将其荷载的放射性I输送到实体瘤坏死部
陈芊
关键词:晚期肺癌骨髓抑制放射免疫治疗
文献传递
改良Seldinger技术应用于血管超声引导下上臂置入PICC的效果被引量:26
2010年
目的探讨改良Seldinger技术应用于血管超声引导下上臂置入PICC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9年7-12月行PICC的120例患者按置管穿刺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0例,试验组采用改良Seldinger技术在血管引导下行上臂PICC置管,对照组采用常规的盲穿置管,比较两组患者PICC置管成功率、操作时间、置管后机械性静脉炎及静脉血栓的发生率。结果试验组的置管成功率、机械性静脉炎和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分别为98.33%、0和0,对照组分别为86.67%、13.46%和11.5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改良Seldinger技术在血管引导下上臂PICC置管的成功率高,置管后机械性静脉炎和血栓的发生率比较低,尽管操作时间有所延长,但仍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万永慧谭飞陈芊王庆兰
关键词:SELDINGER技术血管超声PICC
IPCD预防下肢PICC置管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目的:对全院97例行B超引导下经股静脉置入PICC导管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发生率进行观察比较。方法:将97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44例,运用间歇充气加压装置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对照组53例,行下肢PICC置管...
陈芊万永慧
不同年龄段患儿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方法比较
目的:根据不同年龄段患儿的血管特点,选择不同的PICC置管方法,为不同年龄段患儿选择合适的PICC穿刺方法提供依据.方法:将我科于2014年10月至2015年12月对108例0~6岁行上肢PICC置管术的患儿资料进行回顾...
万永慧陈芊周炜田水清唐燕青
关键词:不同年龄段患儿PICC
药物湿敷配合换药治疗PICC相关重度皮肤过敏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观察PICC相关重度皮肤过敏患者药物联合湿敷配合纱布换药的效果。方法:对2015年2月至4月我科5例发生PICC相关重度皮肤过敏患者采用西咪替丁+扑尔敏+地塞米松+生理盐水配制成溶液对过敏部位进行湿敷,并配合局部纱...
邱艳茹周炜万永慧陈芊
系统化整体教学模式在护理临床实习中的应用与探讨
2008年
赵璟陈芊陈芳
关键词:临床实习期教学模式临床带教老师护生理论护理课堂学习
Site-Rite 5血管超声仪在Ⅱ、Ⅲ级静脉血管穿刺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Site-Rite 5血管超声仪在Ⅱ、Ⅲ级静脉血管穿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立意取样法将59例Ⅱ、Ⅲ级静脉血管需要采用静脉留置针进行治疗的患者,按照入住病区的不同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2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静脉留置针穿刺法,观察组患者在置入留置针前先使用Site-Rite 5血管超声仪探查评估手臂的血管并标记,然后进行静脉留置针穿刺。比较两组患者静脉穿成功率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穿刺成功率情况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一次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借助Site-Rite 5血管超声仪在Ⅱ、Ⅲ级静脉血管穿刺中应用,使肉眼不可见的外周表浅静脉清晰可见,有利于提高穿刺成功率。
邱艳茹周炜万永慧陈芊田水清
关键词:静脉留置针静脉输液
PICC技术在血管通路困难患者中的应用改进与革新
万永慧王雪芬范湘鸿陈芊孙璇鲜于云艳李杏周炜邱艳茹
课题来源与背景:传统的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由上肢外周静脉穿刺插管,使导管头端位于上腔静脉。临床上会遇到部分疑难危重患者无法从上肢静脉置管。该课题来自武汉学人民医院自选课题,对2010年1月—2013年1...
关键词:
关键词: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尿激酶在PICC导管复通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1
2016年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不仅可以减轻因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压力和痛苦,而且能减少药物输注的并发症,保护血管,对于肿瘤化疗患者是十分重要的选择。但是PICC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如可能发生堵管。导管堵塞在PICC置管并发症中发生率为7%~48.2%[1-4],一旦发生堵管,将明显缩短PICC使用寿命,并使患者产生焦虑、紧张心理及经济方面的损失,
邱艳茹万永慧陈芊周炜田水清
关键词:尿激酶PICC导管复通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