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耀富
- 作品数:51 被引量:352H指数:9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新药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军队“十一五”计划专项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携带xylE的转基因小鼠的制备被引量:3
- 1999年
- 建立了一种新的转基因小鼠致突变检测模型.选用xylE基因作为诱变的靶基因,以pESnx穿梭质粒作为载体,通过显微注射法将线状pESnx导入ICR小鼠制备G0小鼠.将显微注射后存活的352/549枚受精卵分别移入24只受体雌鼠的输卵管中,共产生41只仔鼠,存活30只(G0),经过整合检测,检测出转基因小鼠17只,阳性率为57%.从中筛选出2只完整整合了pESnx的转基因小鼠作为首建鼠(foundermouse)进行繁育,目前已繁殖到第三代(G3).经过逐代整合检测,证明转入的基因可稳定地遗传.上述结果表明已成功地制备了在基因组中整合了pESnx质粒携带xylE的转基因小鼠.
- 黄建印木泉陈耀富陈耀富成国祥陈建泉邱信芳成国祥
- 关键词:小鼠转基因
- 胆汁酸的遗传毒性和对细胞间隙连接通讯(GJIC)抑制作用的研究被引量:5
- 1998年
- 本文应用Ames试验,CHL细胞体外染色体畸变试验检测了脱氧胆酸和石胆酸的遗传毒性;还观察了脱氧胆酸和石胆酸对NIH/3T3细胞的恶性转化作用。并应用划痕标记染料示踪技术(SLDT)观察了胆汁酸对细胞间隙连接通讯(GJIC)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脱氧胆酸和石胆酸无诱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作用,也无诱发培养细胞的恶性转化作用。因此本实验未证明脱氧胆酸和石胆酸是遗传毒性致癌物。然而,脱氧胆酸和石胆酸对NIH/3T3细胞GJIC均有明显抑制作用。
- 梁立新毕洁刘建贺清玉陈耀富印木泉
- 关键词:脱氧胆酸胆汁酸细胞间隙
- 经尿道选择性绿激光汽化术与前列腺汽化电切除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疗效比较被引量:19
- 2007年
- 目的比较经尿道选择性绿激光前列腺汽化术(PVP)与前列腺汽化电切除术(TUV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随机采用 PVP 与 TUVP 两种手术方式治疗BPH 患者163例,其中 PVP 组105例,TUVP 组58例。对两组患者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冲洗液清亮时间、留置尿管时间、最大尿流率、术后并发症等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手术前后 IPSS、QOL、Qmax、剩余尿量(RUV)比较均显著改善(P<0.05),但两组之间症状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UVP 组手术时间平均(37±15)min,PVP 组则为平均(45±28)min,TUVP 手术操作时间少于 PVP,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VP 组术中出血量少、拔除尿管早,优于 TUVP 组(P<0.05)。术后随访6个月两组前列腺症状评分及最大尿流率疗效相同。TUVP 组术后血尿明显(41.4%),需膀胱冲洗,而 PVP 术后尿路刺激症状明显(55.2%,P<0.05)。结论 PVP 手术是一种手术过程非常安全、并发症少,能达到与 TUVP 完全相同治疗效果的手术方式。
- 杨勇洪宝发符伟军许勇陈耀富张翠娥
- 关键词:前列腺增生病例对照研究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
- 膳食微量元素摄取量的調查
- 随着分析技术的进步,有关微量元素的营养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1973年WHO专家委员会提示14种微量元素为动物所必需,但对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的种类、数量以及相互间的比值有许多尚不十分明确,为开展微量元素营养的研究,本文报告...
- 赵法級印木泉陈耀富陈洪章陈傳端巴敏
- 关键词:摄取量微量元素
- 文献传递
- PVP激光治疗前列腺增生550例结果分析
- 目的:探讨(PVP)激光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1一般资料03年12月9 日~05年6月,应用(PVP)激光治疗前列腺增生症550例。年龄50~97岁,平均74.1岁;均有尿路梗阻症状,尿潴留带管151例;...
- 洪宝发杨勇蔡伟董隽符伟军王威陈耀富张翠娥
- 关键词:PVP前列腺汽化术前列腺增生激光治疗前列腺癌
- 文献传递
- 可吸收止血敷料的细胞毒性和致突性研究被引量:5
- 1997年
- 目的:研究可吸收止血敷料的细胞毒性和遗传毒性,为临床应用的安全性提供依据。方法:应用细胞培养法、Ames试验和显性致死试验对可吸收止血敷料进行细胞毒性和致突性研究。结果:可吸收止血敷料对L929细胞增殖的影响:细胞相对增殖率4d时为55.85%,7d时为100.13%;对细胞的形态发育基本没有影响。Ames试验和显性致死试验均为阴性。结论:可吸收止血敷料未显示对细胞的毒性和致突性,临床应用较为安全。
- 陈耀富印木泉贺清玉
- 关键词:止血敷料细胞毒性致突性
- 应用钬激光治疗膀胱肿瘤34例报告被引量:9
- 2004年
- 目的 探讨钬激光治疗膀胱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OmniPulse MAXTMModel12 10 VHP 10 0W钬激光 ,膀胱镜下以脉冲能量 1 0~1 5J、频率 15~ 4 0Hz、功率 15~4 0W治疗 34例经病理确诊的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其中男性 30例 ,女性 4例 ,所有肿瘤均为T1~T2a期 ,GⅠ~GⅡ级。结果 2 6例患者单用钬激光顺利去除肿瘤 ,7例加用电刀切除 (TURBT) ,1例因出血量多影响视野 ,加之肿瘤位于膀胱顶部 ,放弃钬激光治疗 ,改为手术治疗。操作时间 5~ 6 0min,平均 2 0min。术中无严重出血、膀胱穿孔及闭孔神经反射。仅 1例患者术后有轻度继发性出血。30例获随访 ,随诊时间 3~12个月 ,3例膀胱肿瘤异位复发 ,无原位复发。结论 膀胱镜下用钬激光治疗膀胱肿瘤操作简单、副反应少、安全有效 ,但操作过程中需连续冲水 ,否则视野模糊影响操作。
- 徐阿祥王晓雄洪宝发张磊蔡伟肖序仁陈耀富
- 关键词:钬激光膀胱肿瘤
- 铬、汞、镉、镍四种重金属化合物对FL/P4501A1细胞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4
- 1997年
- 利用不同浓度的重金属化合物溴化汞、三氯化铬、硫酸镉、氯化镍处理人羊膜FL/P4501A1细胞,其半数抑制浓度(IC50,mg/ml)分别为6.0260,37.5213,24.5491和45.3845。结果表明:不同的重金属化合物对FL/P4501A1细胞的毒性相差很大,溴化汞和硫酸镉的细胞毒性较大。FL/P4501A1细胞带有P4501A1基因,该基因产物为乙氧基异吩恶唑O—去乙基酶(ethoxyresorufinO-deethylase,EROD)。酶活性测定结果表明溴化汞、硫酸镉能抑制FL/1A1细胞自发产生的EROD活性;三氯化铬、溴化汞、氯化镍、硫酸镉能抑制去甲肾上腺素诱导FL/1A1细胞产生的EROD活性。P4501A1酶能激活多环芳烃,溴化汞和硫酸镉可通过降低P4501A1酶活性干扰多环芳烃的致癌作用。
- 陆敦印木泉贺清玉陈耀富
- 关键词:工业毒理铬汞镉镍
- 医用可吸收合成缝合线的细胞毒性及致突变性研究被引量:1
- 1997年
- 应用L—929细胞培养、Ames试验和显性致死试验对医用可吸收合成缝合线进行细胞毒性和致突变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医用可吸收缝合线对细胞增殖度的影响,D4为97.6%,D7为94.0%。对细胞形态的正常发育没有影响。Ames试验MR<2,显性致死试验、致突变指数与阴性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均显示阴性反应。表明医用可吸收缝合线不具有潜在的致突变效应。
- 陈耀富印木泉贺清玉
- 关键词:缝合线可吸收缝合线细胞毒性致突变临床毒理
- 6种维生素和铜对酱油亚硝化后致突性影响的研究
- 有关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现酱油和消化道癌症的发病有关。从酱油中可以分离出致突性前体物质,用其饲喂实验动物可以诱发肿瘤。国产酱油中含有微量的亚硝胺,但在亚硝化后可产生很强的致突性物质,有强致突变性。试验摸拟体内亚硝化过程,用维...
- 蔡东联印木泉贺清玉王静陈耀富毕洁
- 关键词:维生素亚硝化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