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洪兴

作品数:15 被引量:40H指数:4
供职机构:北海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海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化疗
  • 6篇晚期
  • 5篇肠癌
  • 4篇大肠
  • 4篇大肠癌
  • 3篇栓塞
  • 3篇恩度
  • 3篇肝动脉
  • 3篇肝转移
  • 2篇切除
  • 2篇细胞
  • 2篇细胞肺癌
  • 2篇小细胞
  • 2篇小细胞肺癌
  • 2篇联合口服
  • 2篇口服
  • 2篇化疗栓塞
  • 2篇化疗治疗
  • 2篇灌注
  • 2篇灌注化疗

机构

  • 14篇北海市人民医...

作者

  • 14篇陈洪兴
  • 4篇李广宇
  • 3篇王卫
  • 3篇庞子娟
  • 3篇刘云安
  • 2篇苏国贤
  • 1篇花其萍
  • 1篇李云菁
  • 1篇王卫

传媒

  • 2篇吉林医学
  • 2篇海南医学
  • 2篇中外医疗
  • 2篇中外医学研究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徐州医学院学...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社区医学杂志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4篇2016
  • 2篇2015
  • 4篇2008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恩度联合化疗不同给药方式对不可切除晚期结肠癌肝转移的疗效和安全性
2018年
目的:观察恩度(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联合化疗不同给药方式对不可切除晚期结肠癌肝转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1-12月北海市人民医院肿瘤科住院的不可切除晚期结肠癌肝转移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恩度联合化疗,根据药物给药方式分组,采用微量输液泵方案的47例患者为观察组,采用静脉滴注方案的45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一般情况、疗效、并发症和肝功能。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RR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均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主要的副反应表现在皮肤、消化道、血液和骨髓抑制,患者均可耐受,两组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受试者TBIL、ALT、AST的浓度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恩度联合化疗的两种治疗方案治疗晚期不可切除结肠癌肝转移安全有效,且微量泵输液给药方式优于静脉滴注给药。
刘云安陈洪兴
关键词:恩度5-FU晚期结肠癌肝转移
紫杉醇+铂类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EOC的疗效及其对ERCC1与BRCA1表达的影响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观察紫杉醇+铂类(TP/TC)新辅助化疗方案对原发性上皮性卵巢癌(EOC)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其对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与Bcl-2结合抗凋亡基因1(BRCA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32例肿瘤细胞减灭术前行TP/TC新辅助化疗的EOC患者作为观察组,41例肿瘤细胞减灭术前未化疗的EOC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两组患者病理组织中的ERCC1与BRCA1基因表达,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缓解(RR)率分别为65.63%(21/32)、60.98%(25/41),2年存活率分别为81.25%(26/32)、80.49%(33/4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ERCC1阳性率为100.00%(32/32),其中阳性高表达率为68.75%(22/32);BRCA1阳性率为81.25%(26/32),其中阳性高表达率为21.88%(7/32),两种基因阳性率和阳性高表达率均高于对照组[82.93%(34/41)、31.71%(13/41);53.66%(22/41)、2.44%(1/4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P/TC新辅助化疗方案对EOC患者ERCC1与BRCA1表达有明显影响,新辅助化疗可导致患者耐药率升高,因此建议新辅助化疗应有选择性。
苏国贤庞子娟陈洪兴
关键词:新辅助化疗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
肝动脉灌注化疗及栓塞联合口服希罗达对大肠癌伴肝转移患者的疗效观察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观察肝动脉灌注化疗及栓塞联合口服希罗达对大肠癌伴肝转移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该院2009年1月-2012年1月肿瘤科住院大肠癌肝转移患者66例,根据患者自愿分为两组,实验组33例患者采用介入栓塞化疗联合口服希罗达,对照组33例患者采用静脉化疗联合口服希罗达,比较两组患者近期疗效,6、12和24个月生存率及毒副反应。结果近期疗效显示,实验组总有效率为57.5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30.30%;实验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实验组33例患者6、12和24个月生存率分别为63.64%、48.48%和21.21%;对照组33例患者6、12和24个月生存率分别为42.42%、18.18%和0.00%;实验组近、远期效果均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骨髓抑制、肝功能损害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动脉灌注化疗及栓塞联合口服希罗达可延长患者生存期,毒副反应在患者可耐受范围。
陈洪兴
关键词: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希罗达
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2家系报告及文献复习
2008年
目的探讨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HNPCC)家系的临床特征。方法对2个HNPCC家系共12例患者进行病例回顾及家系调查。结果2个家系共有12例HNPCC患者,男3例,女9例,年龄31-70岁,中位发病年龄为41岁,其中多原发癌患者4例,占33%,肠外肿瘤以子宫内膜癌多见。结论HNPCC多代垂直传递特征突出,多原发癌多见,应对HNPCC患者及家系成员进行严密监测随访,以便达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改善预后的目的。
陈洪兴
关键词: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家系分析多原发癌
血管生成抑制剂恩度联合介入治疗对晚期肝癌患者生活质量和生存周期的影响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讨血管生成抑制剂恩度联合介入治疗对晚期肝癌患者生活质量和生存周期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法将70例肝癌晚期患者分为介入组、联合组,每组35例。介入组采取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组给予恩度联合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生存状况,分析KPS评分高低与结果的相关性。结果:治疗后,联合组受试者临床缓解率显著高于介入组(P<0.05),FACT-B评分及KPS评分显著高于介入组(P<0.05),生存期较介入组明显延长(P<0.05)。治疗后KPS评分水平与缓解率、FACT-B评分和生存期水平间呈现出高度的一致性,呈正相关关系。结论:血管生成抑制剂恩度联合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可有效提高晚期肝癌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周期,临床缓解率明显优于仅采取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王卫陈洪兴李广宇
关键词:晚期肝癌血管生成抑制剂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生活质量
心包穿刺置管引流并腔内化疗治疗恶性心包积液的疗效分析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探讨心包穿刺置管引流并腔内化疗治疗恶性心包积液的疗效。方法23例心包积液患者经B超定位后穿刺引流,引流干净后注入顺铂。结果在B超实时引导下或B超定位下23例患者穿刺置管均包成功。结论经皮心包穿刺置管引流并腔内化疗治疗恶性心包积液方法简单、方便、疗效好,不良反应小,值得推广。
陈洪兴李云菁王卫
关键词:心包穿刺置管化疗心包积液
大肠癌伴肝转移肝动脉灌注化疗及栓塞(TACE)联合口服卡培他滨的疗效观察
陈洪兴刘云安庞子娟王卫李广宇苏国贤花其
根据NCCN指南、ASCO指南,对于不能切除的晚期大肠癌患者,可否为患者创造无瘤状态(NED状态)?指南突破以往认识,提出了NED状态,并对其指导原则作了详细阐述,这是指南的一大亮点。过去认为,结直肠癌肝转移病灶要达到无...
关键词:
关键词:大肠癌卡培他滨口服治疗
参麦注射液防治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不良反应的临床效果分析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防治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不良反应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共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均给予相同化疗方案(GP方案),观察组同时给予参麦注射液40 m 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滴注,每天用药1次,连续应用7 d,而后停用14 d。两组患者均3周为1个疗程。每2个疗程评估1次。评定两组化疗后的临床效果。观察两组患者白细胞减少、贫血、血小板减少、恶心呕吐、口腔炎、周围神经炎等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分别大于对照组的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白细胞减少发生率、贫血发生率、血小板减少发生率、恶心呕吐发生率、口腔炎发生率、周围神经炎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能够提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效果,同时又能减少化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花其萍陈洪兴李广宇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化疗参麦注射液
大肠癌肝转移患者外周血CEA、CA19-9水平变化及与预后的关系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观察大肠癌肝转移后患者外周血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糖链抗原19-9(chain antigen19-9,CA19-9)水平变化及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2月大肠癌肝转移患者6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各33例。实验组采用介入栓塞化疗联合口服希罗达治疗,对照组采用静脉化疗联合口服希罗达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CEA、CA19-9水平变化。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治疗前实验组CEA、CA19-9水平分别为(61.14±17.28)mg/l、(113.78±24.82)μg/l,对照组分别为(60.92±16.58)mg/l、(113.17±24.52)μg/l;治疗后实验组血清CEA、CA19-9水平分别为(14.29±3.65)mg/l、(25.84±7.17)μg/l,对照组分别为(17.61±4.17)mg/l、(29.62±8.22)μg/l。两组治疗后CEA、CA19-9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均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CEA、CA19-9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前血清CEA、CA19-9升高患者1、2、3年生存率分别为42.42%(14/33)、12.12%(4/33)、0;未升高患者分别为75.76%(25/33)、51.52%(17/33)、21.21%(7/3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大肠癌肝转移后患者外周血CEA、CA19-9水平升高,二者水平变化可反映患者预后,可作为治疗后监测复发和转移的指标。
陈洪兴刘云安
关键词:大肠癌肝转移癌胚抗原糖链抗原19-9
转移性骨癌伊班膦酸钠联合放疗止痛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伊班膦酸钠联合放疗对转移性骨癌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003年2月至2006年5月收治的43例原发灶均经病理学或细胞学证实,对经X线、ECT、CT或MRI明确诊断的转移性骨癌行伊班膦酸钠配合放射治疗,观察其止痛效果。伊班膦酸钠2~4mg溶于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液500mL缓慢静滴,同时配合放疗,DT30~40Gy。结果治疗后疼痛完全缓解率51%(22/43),部分缓解率37%(16/43),疼痛总缓解率88%,其中4例合并高血钙患者治疗后血钙降至正常。结论伊班膦酸钠联合放疗治疗转移性骨癌止痛效果明显,且可降低高钙血症血钙浓度,预防病理性骨折的发生,改善预后,提高生存质量。
陈洪兴
关键词:伊班膦酸钠放疗转移性骨癌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