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先红
- 作品数:8 被引量:32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 低序级断层定量识别描述技术及其在胜利油田的应用
- 低序级断层的正确识别与描述,对胜利油田复杂断块油藏滚动勘探和开发后期剩余油分布的预测和解决注采矛盾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影响低序级断层识别精度的主要因素,首先利用波动方程正演模拟了低序级断层的地震响应特征,总结出四个低序级断...
- 苏朝光马玉歌陈先红宋亮程远峰
- 关键词:胜利油田低序级断层
- 综合地面地震与井资料进行速度各向异性分析和深度成像
- 2001年
- 当前地球物理研究与发展的2个最活跃领域是深度成像和速度各向异性.原因在于只有适当地考虑速度各向异性,才有可能完全实现深度成像的潜在好处.深度成像依赖于速度模型的精度这已得到公认(zhu等,1998;Parkes和Hatton,1987).如果存在各向异性,但在速度模型建立和偏移中没有考虑它,则最终的成像将是不正确的,会产生错位的和/或假的构造(Isaac和Lawton,1999;Vestrum等人,1999),从而加大干井的风险.因此确定哪一层具有地震各向异性,并且量化其各向异性参数是非常重要的.
- M.GraziellaKirtlandGrech陈先红
- 关键词:深度成像地震勘探
- 4D地震时代已经到来
- 2001年
- 大多数人认为,4D地震是时延地震方法的一种应用,不管使用的是VSP、2D还是3D地震资料.最早的4D项目要算是由Arco公司1982/83年在北得克萨斯州的Holt储层上进行的勘探,由Greaves等人(1987)记录下了那次过程.那是一次火驱采油,是将空气灌入砂岩层中的储层并点燃,作为提高石油采收率(EOR)的方法.在火驱采油之前进行了小范围的3D勘探.在火驱期间又重复勘探一次,至火驱结束时再进行一次.地震图像非常引人注目,证明火驱效果很好.图1显示的是在同一条地震剖面3次勘探中每次的成像,图2显示的是其中一个层位的振幅图.可以清楚地看见由热流引起的储层特性变化的位置.这次试验证实了4D地震的可行性,并且强调需要了解岩石和流体特性,以及这些特性是怎样随着储层采集技术的进展而变化的.
- Ian Jack陈先红郭良川
- 关键词:地震勘探
- 用有限差分注入法模拟储层流体流动
- 2001年
- 目前已经研究出一种高效而精确地预测储层流体流动地震响应的方法,它是将有限差分注入法与储层模拟器和岩石物理模型结合在一起。在波场与地震模型相互作用时,有限差分使得全响应得以合成。这包括任意非均质各向异性和滞弹性介质中的波传播、散射和波型转换。有限差分注入法还能用于有效地合成局部改变后的模型地震响应。因而,它比较适宜于时延地震研究。 用北海Gulffaks油田的一个实例研究来说明这一模拟方法。对在水驱采油生产期间的不同阶段的六次储层上的完全海上地震勘探进行合成。在单次全模拟之后用一个54因子的计算补偿对180个炮点道集进行合成。原始模拟之后的模拟3D研究的计算补偿为370或更大。 对沿拖缆采集到的地表地震响应进行叠加和偏移处理。在无噪声的环境中,相同压力时的水替换油引起了与因流体流动引起的阻抗变化严格对应的合成地震响应中的明显变化。 同时还要考虑到井下永久传感器或垂直地震剖面图;他们为时延地震监测提供了一个特别适合的采集观测系统。在开采期间和开采以前所记录的波场差别较大(与波场自身的震级相比),此外,多分量测量可允许上覆岩层中环境影响和震源特性造成的变化消减。本次研究也说明对储层下反射层相位变化的监测可以提供一种流体流动指示器。因而模拟技术?
- Johan O.A.Robertsson陈先红吴龙丽郭良川
- 关键词:储层模型时延地震油气勘探
- 模型正演技术在复杂构造解释中的应用
- 2012年
- 针对地下构造复杂,地表地震条件不好,地震资料品质差的复杂地区,如何确定地震构造样式、落实构造圈闭,一直是复杂构造解释的难题。应用模型正演技术,通过设置观察系统、地质建模、速度建模,利用射线追踪或波动方程模拟地震成像。通过对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哈拉阿特山构造带的应用表明,该技术有助于勘探初期地震解释方案的确定。
- 陈先红王树华
- 关键词:波动方程正演构造样式
- 地震叠前共成像点道集属性增维分析与解耦合应用
- 2020年
- 地震叠前共成像点道集比成果资料蕴含更多的信息,分析其特征并有效应用,可提高地质目标的描述精度.本文创新将叠前共成像点道集分频构建三维数据体,多维度系统分析地震属性随偏移距、频率变化的耦合关系,明确了差异变化特征,找到了等效叠加成像后地震属性混叠的原因.理论与连续频率正演合成带限子波,进一步分析地震属性随频率变化特征,发现纯频子波与带限子波的属性差异,认为纯频子波比带限子波更能准确地反映地质目标.针对叠前共成像点道集属性差异,面向地质目标,提出了属性解耦合应用策略.在CD油田,选取叠前共成像点道集属性稳定部分叠加,消除偏移距对地震属性的影响,保真度提高,有效频带变宽,主频提高.分频处理消除不同频率间的干涉影响,面向目标优选出纯频体.纯频体与地质体对应关系稳定,反映微幅构造和储层特征更明显,可有效挖掘出地震资料的潜力,实现地质目标的精细描述.
- 张明振陈先红张猛江洁
- 关键词:偏移距
- 胜利埕岛极浅海油田薄储集层地震描述及流体识别被引量:5
- 2021年
- 胜利埕岛极浅海油田新近系馆陶组上段曲流河沉积相变化快,加之受极浅海地表及海水鸣震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导致常规处理的海陆双检地震资料信噪比和分辨率低,难以满足该区10 m以下薄储集层地震描述及含油流体识别的需求。应用海陆双检叠前高分辨率二级提频处理技术有效提高地震资料的信噪比和分辨率,地震主频从30 Hz提高到50 Hz,砂体厚度分辨率从10 m提升至6 m;在地震精细层控的基础上,划分出河漫滩型、天然堤型、边滩型3种地震相模式,以此建立相层双控智能识别技术,储集层厚度预测误差小于1.5 m,提高了曲流河薄储集层砂体描述的准确性;综合泊松比、流体因子、拉梅参数与密度的乘积等多个叠前弹性参数,建立叠前多参数流体概率半定量含油性地震识别,流体识别吻合率达到90%以上,为胜利埕岛极浅海油田薄储集层的勘探开发提供物探技术支撑,有望为国内类似油田的勘探开发提供借鉴。图11表2参26。
- 束宁凯苏朝光石晓光李治平张学芳张学芳陈先红朱剑兵
- 关键词:埕岛油田极浅海新近系
- 潜山油气藏勘探技术被引量:27
- 2002年
- 简述了国内外潜山油气藏的勘探现状 ,介绍了潜山油气藏的起源与分类 ,详细论述了当前针对潜山油气藏的勘探应用效果较好的几项典型技术 。
- 郭良川刘传虎尹朝洪吴龙丽陈先红赵剑敏
- 关键词:古潜山潜山油气藏叠前深度偏移油气勘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