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元媛
- 作品数:5 被引量:21H指数:3
- 供职机构: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HRCT在颌面部外伤诊断中的应用
- 目的 探讨颌面部外伤的多层螺旋 CT 检查技术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80例正常及56例异常颞骨行HRCT扫描,把扫描获得的容积数据行三维重建,包括多方位重组技术(MPR)、最大及最小密度投影法(MIP、MinIP)、仿...
- 陈元媛陈志辉袁远乔艳丽
- 关键词:HRCT颌面部三维重建技术
- 三维成像DSA在脑血管病诊断和治疗中应用价值的研究被引量:10
- 2007年
- 目的探讨三维数字成像在脑血管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GE Innova 3100平板DSA数字减影机。35例颅内动脉瘤患者,18例动静脉畸形患者,9例颈内动脉海绵窦漏。62例脑血管病病例行三维和二维DSA成像检查,应用二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患者的资料和应用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患者的资料,对比分析三维和二维DSA曝光次数、造影剂的用量、患者接受的X光照射量和两种DSA图像特点。结果应用三维数字血管造影(3D-DSA)可以减少总曝光次数,不仅在选取参考图像时曝光次数减少,而且在手术过程中曝光次数也减少。两组造影剂的用量无统计学差异。3D-DSA图像因可以从三维角度观察而能得到更全面的信息。结论三维数字血管造影可以从多方位观察颅内血管的结构,可以提供更清晰的参考图像角度,从而可减少DSA的曝光数量,三维数字血管造影优于二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 向伟楚李俊吴婷婷邱怀民曾晓华乔燕丽陈元媛陈志辉何洪林赵林马廉亭
- 关键词:脑血管病血管内治疗
- 多层螺旋CT重建技术在颌面部外伤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容积再现三维成像(VRT)、多平面重建(MPR)及最大密度投影(MIP)在颌面部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65例因颌面部外伤进行MSCT检查并均采用VRT、MPR及MIP对轴扫图像进行三维重建。结果VRT在显示颌面部骨折的类型、位置、范围、碎骨块移位、塌陷,尤其是不规则骨折线的走行等空间信息方面优于多平面重建。MPR在显示深部结构骨折、细小骨折等方面优于容积再现三维成像。MIP对于线性骨折显示清晰。结论 MSCT具有快速扫描、图像分辨率优良和强大的图像后处理功能,MSCT容积再现三维成像及多平面重建对颌面部外伤骨折的定位、定性诊断具有很高价值。MPR、MIP和VRT3种方法相互补充能准确全面地显示颌面部骨折情况,为外科整复手术提供了直观的参考。
- 陈志辉陈元媛
- 关键词:颌面部骨折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
- MSCT重组技术在颌面部外伤中的应用
-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容积再现三维成像(VR)、多平面重组(MPR)及最大密度投影(MIP)在颌面部骨折中的应用价值。
- 陈志辉陈元媛
- 关键词:骨折线颌面部外伤
- 文献传递
- ^1H-MRS磁共振波谱分析对海马硬化诊断的评价被引量:8
- 2011年
- 目的分析原发性颞叶癫痫与海马硬化之间的关系,探讨磁共振波谱成像(1H-MRS)在海马硬化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经手术证实的海马硬化患者的临床表现、1H-MRS资料,重点分析1H-MRS的NAA、Cr、Cho波峰特点。结果 1H-MRS发现异常28例(93%),2例在MRI及1H-MRS均未见异常。结论 1H-MRS可对海马硬化或伴有海马胶质细胞增生者进行早期诊断,提高了海马硬化诊断的敏感性。
- 罗超陈元媛赵林宋佳
- 关键词:海马硬化磁共振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