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郝洁

作品数:6 被引量:21H指数:3
供职机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急性
  • 2篇疗效
  • 2篇疗效观察
  • 2篇脑梗
  • 2篇脑梗死
  • 2篇脑血
  • 2篇急性脑梗死
  • 2篇梗死
  • 1篇蛋白
  • 1篇血管
  • 1篇血管性痴呆
  • 1篇血流
  • 1篇血流变
  • 1篇血流变化
  • 1篇血清
  • 1篇血清C反应蛋...
  • 1篇抑郁
  • 1篇银杏达莫
  • 1篇银杏达莫注射...
  • 1篇治疗急性脑梗...

机构

  • 6篇新疆生产建设...
  • 1篇石河子大学医...

作者

  • 6篇郝洁
  • 2篇李静
  • 1篇孟燕
  • 1篇李龙斌
  • 1篇肖卫军
  • 1篇李晓军
  • 1篇高新明
  • 1篇冯玉明
  • 1篇张敬
  • 1篇周静

传媒

  • 5篇农垦医学
  • 1篇临床合理用药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2
  • 3篇2011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尼麦角林治疗偏头痛的疗效观察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观察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尼麦角林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和对照组46例。治疗组给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1片口服,每天早晨、中午各1次;尼麦角林10mg口服,每天3次;对照组给予氟桂利嗪5mg口服,早晚各1次。治疗1个月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7%高于对照组的8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尼麦角林治疗偏头痛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郝洁韩涛
关键词:偏头痛氟哌噻吨美利曲辛尼麦角林氟桂利嗪
血清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与急性脑梗死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hs-CRP)、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意义。方法:检测150名(发病在72小时之内)急性脑梗死患者,150名健康体检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的浓度,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间浓度的差异,进一步比较病例组中神经功能缺损、吸烟两项指标的差异。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RP、Hcy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01);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重的患者血清CRP、Hcy水平高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轻的患者,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吸烟患者的CRP、Hcy水平均明显高于不吸烟患者。结论:CRP、Hcy的水平均与急性脑梗死密切相关,且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密切相关,可作为急性脑梗死的预防及脑梗死患者病情监测的重评判指标。
肖卫军李晓军郝洁孟燕高新明张敬冯玉明周静
关键词:高敏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急性脑梗死
失眠症患者伴随焦虑、抑郁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研究失眠症患者与焦虑、抑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经神经内科就诊,符合国际疾病分类诊断标准(ICD-10)关于原发性失眠症患者78例,对照组为同期健康体检者80例,两组患者均行焦虑自评量表(SAS)、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抑郁自评量表(SDS)测定。结果:失眠组,SAS、SDS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STAI、SDS各因子及总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失眠症常常伴随焦虑、抑郁,在临床诊断及治疗失眠时应予以重视。
郝洁
关键词:失眠症焦虑抑郁
Rt-PA和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比较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Rt-PA和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3月-2011年4月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0例,采用Rt-PA溶栓治疗,对照组50例,采用尿激酶溶栓治疗。观察两组溶栓效果和溶栓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血管再通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2.0%,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溶栓后继发性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溶栓再通患者中脑水肿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t-PA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效果显著,溶栓后继发性脑出血发生率低,优于尿激酶溶栓治疗。
李静郝洁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RT-PA尿激酶溶栓
脑出血病理生理机制探讨被引量:3
2011年
脑出血病理生理机制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既往认为,活动性脑出血是一次性的,脑出血后血肿压迫微循环是引起脑组织损害的主要因素。但目前多数学者认为,脑出血患者于发病后有继续出血现象,这种现象可导致早期病情恶化,脑出血后血肿分解释放多种活性物质对脑组织具有损害作用,可表现为局部组织血流和代谢的变化、脑水肿、血脑屏障的损害和脑细胞的损伤等诸多方面。因此,对脑出血病理生理的进一步研究可临床治疗提供新的依据和方法。
李龙斌郝洁
关键词:急性脑出血脑水肿脑血流变化凝血酶
杏达莫注射液联合吡拉西坦治疗血管性痴呆42例疗效观察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探讨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吡拉西坦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4月~2011年4月血管性痴呆患者84例,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根据具体情况实施降血压、控制血糖等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在以上基础上给予吡拉西坦治疗,每天0.2g口服,每天3次,连续服用60天。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给予银杏达莫注射液30mL加入生理盐水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15天为一个疗程,连续应用3个疗程。采用简易精神状态和长谷川痴呆量表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痴呆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前MMSE、HDS和对照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MMSE、HDS分别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吡拉西坦能够显著改善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李静郝洁
关键词:脑血管性痴呆银杏达莫注射液吡拉西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