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海翠

作品数:9 被引量:33H指数:2
供职机构:内蒙古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语言文字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话语
  • 2篇斗争性
  • 2篇对话性
  • 2篇多模式
  • 2篇意识形态
  • 2篇视域
  • 2篇批评话语
  • 2篇批评话语分析
  • 2篇话语分析
  • 2篇话语建构
  • 1篇多模式话语
  • 1篇学习者
  • 1篇议论
  • 1篇议论文
  • 1篇议论文写作
  • 1篇译本
  • 1篇英译
  • 1篇英译本
  • 1篇英语
  • 1篇英语学习

机构

  • 6篇内蒙古大学
  • 2篇南开大学

作者

  • 8篇郑海翠
  • 1篇张迈曾
  • 1篇张慧聪

传媒

  • 1篇外语学刊
  • 1篇内蒙古大学学...
  • 1篇外语研究
  • 1篇前沿
  • 1篇海外英语
  • 1篇现代语言学
  • 1篇外国语言文学...

年份

  • 3篇2024
  • 1篇2018
  • 2篇2015
  • 1篇2008
  • 1篇2007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北京申办和筹备2008年奥运会中中华民族身份的多模式话语构建
话语的多模式性可以说是话语的基本属性,而决非一个新的现象,但却一直不为人们所重视。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话语的多模式性越来越突显出来,有关多模式话语的研究也被排上了语言学家的研究日程上。作为一种社会实践,话语通过各种符...
郑海翠
文献传递
国内外话语建构研究综述(2003-2023年)
2024年
话语在建构社会现实和人际交往、影响公众观点及维持权力关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人们通过话语来建构、维持或颠覆特定的现实、权力关系及信念和观点。近20年来,话语建构研究受到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国内外的相关文献非常丰富。话语建构研究大多聚焦社会问题和身份建构,语料来源广泛,话语类型多为政治话语和媒体话语,研究理论和方法不断丰富。这些研究展示了话语强大的建构功能并呈现出三个显著特点:研究视角和方法跨学科性明显,分析深入且批判性强,研究领域不断拓展。
郑海翠于潇凡
关键词:话语建构可视化分析
批评话语分析视域下的话语秩序研究
2024年
话语秩序的概念最初由福柯提出,费尔克劳将其引入批评话语分析,成为评批话语分析中的重要范畴。本文在研读福柯及费尔克劳著作的基础上,对比两者有关话语秩序的定义和阐述,尝试梳理这一范畴的理论发展与创新。福柯强调外部力量和内部力量对话语的控制,以及话语主体受到的制约,费尔克劳发展了话语秩序理论,认为话语秩序是动态开放的系统,体现并反作用于社会秩序。文章还梳理了国内外学者对话语秩序的阐释与实践,希望能对今后的话语秩序研究有所助益。The concept of “order of discourse” was put forward by Foucault, and was introduced into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by Fairclough. It has become a central category in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Based on a close reading of Foucault’s and Fairclough’s works, the study presents and compares the definitions and elucidations they give, attempting to illuminate the theoretical development of this category. Foucault stresses the external and internal forces that serve to control discourse and the constraints upon speaking subjects, while Fairclough develops the theory of order of discourse, suggesting that orders of discourse are dynamic systems open to change, and they reflect and construct social order. Furthermore, the paper gives a brief review of research on order of discourse abroad and at home, discussing how the category is interpreted and how relevant studies are conducted. It is hoped that this study will provide possible help for future research on order of discourse.
于潇凡郑海翠
关键词:话语秩序批评话语分析
基于语料库的中国英语学习者议论文写作中模糊限制语的使用研究
2024年
本文基于中国学生万篇英语作文语料库(TECCL),分别建立中学生、普通高校学生和重点高校学生议论文子语料库,通过与英语本族语者英语作文语料库(NESSIE)进行对比和子语料库间的横向对比,探究不同阶段和不同水平的中国英语学习者议论文写作中模糊限制语的使用情况。研究发现,中国英语学习者在议论文写作中模糊限制语的使用与本族语者有显著差异,存在少用、滥用及缺乏多样性现象。不同阶段和不同水平英语学习者在议论文写作中直接缓和型模糊限制语的使用也存在显著性差异,高水平者和本科生直接缓和语的使用情况更接近于本族语者。希望本文能对今后的二语写作教学有所启发。
于潇凡郑海翠
关键词:二语写作模糊限制语语料库
批评话语分析视域下语言的本质属性研究
2015年
语言的本质属性历来是哲学家、语言学家所关注的重要话题之一。回顾上个世纪语言学研究历史,我们发现各个历史时期有关语言的不同论述反映了语言学家和哲学家不同的语言思想以及对语言本质属性的不同看法。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兴起的批评话语分析对语言与社会的关系极为关注,认为语言不是一种中立的交际手段,语言和社会之间存在一种辩证的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互动关系,语言的生命在于交际和对话,语言是人的思想和社会力量的体现和活动场所。批评话语分析的语言观是动态的、社会性的、批判性的。
郑海翠张慧聪
关键词:对话性社会实践
“信、达、雅”视角下《三字经》两个英译本对比分析
2018年
《三字经》是中国传统启蒙教育的典范。17世纪以来,《三字经》被译为多种语言,并成为外国人了解中国文化的重要桥梁。翻译过程中,严复的"信、达、雅"原则影响译界近百年。该文从"信、达、雅"的角度对《三字经》两个英译本进行比较与分析,并讨论"信、达、雅"的辩证关系,以期有助于中国古典文化翻译和传播。
袁婧郑海翠
关键词:《三字经》翻译
和谐理念的多模式话语建构被引量:29
2008年
多模式是话语的基本属性,而决非一个新现象,但这一基本属性却一直不为人们所重视。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话语的多模式性越来越突显出来,有关多模式话语的研究也被排上语言学家的研究日程。作为一种社会实践,话语通过各种符号模式的共同作用参与社会建构。本文应用多模式话语和批评性社会符号学理论来分析北京申奥会徽中所传达的和谐理念。
郑海翠张迈曾
关键词:多模式话语
论巴赫金的语言观被引量:4
2015年
巴赫金是20世纪最具影响的思想家和理论家之一,他早在20世纪20年代有关语言的伟大论述几十年后才为世人所关注。本文回顾巴赫金先知先觉的言语研究,重现他深邃的语言观:语言的生命在于交际和对话;语言是人的思想和社会力量的体现和活动场所。巴赫金的语言观是社会性的、批判性的。纵观语言学研究的历史,巴赫金的语言思想可谓独树一帜,他的语言观对文体学、语用学、话语分析特别是批评话语分析有着重要的启发和指导意义。
郑海翠
关键词:超语言学对话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