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胜伟
- 作品数:38 被引量:95H指数:7
- 供职机构: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重庆市卫生局医学科研项目重庆市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生物型人工硬脑膜修复脑静脉窦的临床研究被引量:9
- 2011年
- 目的探讨生物型人工硬脑膜在治疗脑静脉窦破裂出血中的实用价值及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采用明胶海绵压迫止血联合生物型人工硬脑膜重叠缝合以及医用生物蛋白胶封闭方法治疗开放性颅脑损伤伴脑静脉窦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预后,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 78例患者中38例痊愈,33例好转出院,4例死亡,3例自动出院。结论生物型人工硬脑膜在开放性颅脑损伤伴脑静脉窦损伤的治疗中能有效地发挥止血作用,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值得推广。
- 袁鹏方波黄涛邹胜伟刘科
- 关键词:脑静脉并发症
- 颅内压传感器置入方法的临床研究
- 邹胜伟刘科邓永兵袁鹏许毅黄涛
- 去骨瓣减压术中人工硬脑膜松弛缝合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0
- 2008年
- 目的通过在去骨瓣减压手术中比较应用新型生物人工硬膜松弛缝合与常规硬膜敞开减压的预后,探讨人工硬膜松弛缝合在神经外科去骨瓣减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05年5月至2007年5月因重型颅脑损伤行去骨瓣减压术的126例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分组条件即在去骨瓣减压中采用常规硬膜敞开式方法和人工硬膜松弛缝合方法,对其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两组术后CT表现及颅内压监测,均能达到减压目的,其颅内压变化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中,常规硬膜敞开组62例,发生并发症46例。Ⅱ期颅骨修补过程中见硬膜外组织粘连程度重,分离创面出血多,分离后易发生纤维破损,甚至脑组织受损。人工硬膜修补组64例,发生并发症9例。Ⅱ期颅骨修补过程中见修补材料表面可见毛细血管,周边缝合的硬膜已完全愈合,粘连程度轻,分离创面出血少,分离纤维膜完整,脑组织无损伤。两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硬膜松弛缝合在去骨瓣减压术中能够充分发挥有效的减压作用,基本保持原有解剖层次,显著降低去骨瓣减压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 袁鹏方波邹胜伟许毅
- 关键词:去骨瓣减压术人工硬脑膜
- 不剃发颅内病灶CT头表定位
- 头表标记物已广泛应用于颅内病灶的头表定位,均需先剃头后定位。但在临床工作中,特别是急性脑内出血的病员抢救中,迫切需要一种不剃头发,首次急诊脑 CT 扫描时就能同步进行病灶定位的头表定位法。近年来,我们在这方面进行了探索。
- 邹胜伟刘科朱政鸣黄涛邓永兵胡曦周玮
- 关键词:定位穿刺标记物基底节区血肿颅内病灶
- 文献传递
- 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栓塞治疗并发症三例
- 2004年
- 徐小川刘科邹胜伟
- 关键词:栓塞治疗并发症外伤性导管拔出困难脑血管痉挛普鲁卡因
- 生物型人工硬脑膜修复脑静脉窦的临床研究
- 袁鹏方波黄涛邹胜伟刘科
- 颅内压监测在中等量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15
- 2018年
- 目的探讨颅内压监测(ICP)在中等量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方式选择及术后脱水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64例中等量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为监护组(33例)和对照组(31例)。监护组根据患者临床表现、CT检查,结合ICP决定手术方式,对照组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及CT检查决定手术方式。监护组根据ICP结合头颅CT使用脱水剂,对照组根据临床经验结合头颅CT使用脱水剂。统计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方式、术后并发症及预后。结果颅内压监护组的去骨瓣手术率、二次手术率、肾功能损害及内环境紊乱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6个月后的GO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颅内压监测对中等量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方式选择能提供很好的指导意义,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对患者预后有很大帮助。
- 王佳袁鹏胡晞邹胜伟邓永兵
- 关键词:颅内压监测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方式脱水治疗
- 脊髓血管畸形的治疗3例报告
- 1998年
- 周玮徐小川黄涛邹胜伟刘科朱政鸣
- 关键词:脊髓血管畸形栓塞疗法外科手术
- 全文增补中
- 创伤性脑损伤CT灌注成像的临床应用
- 目的探讨CT灌注像在创伤性脑损伤中应用的可能性,评估其对预后的判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7例创伤性脑损伤病人CT灌注参数及图像,并与头颅CT平扫进行比较。
- 刘科方波胡唏程凯敏邹胜伟
- 关键词:创伤性脑损伤CT灌注成像血液动力学预后
- 创伤性颅脑损伤CT灌注成像的临床应用被引量:7
- 2010年
- 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CTP)在创伤性颅脑损伤中应用的可能性,评估其对预后的判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创伤性颅脑损伤病人CT灌注参数及图像,并与头颅CT平扫进行比较。结果 17例中CT平扫见创伤组织及周围脑实质低密度灶13例;CT灌注参数显示脑组织低灌注11例(64.7%),术区及挫伤脑组织高灌注4例(23.5%),2例未见明显脑组织灌注异常。低灌注者预后不良。结论对创伤性颅脑损伤行CT灌注有助于了解颅脑损伤后局部脑组织血流灌注情况,对预后判断提供帮助;在创伤性颅脑损伤的治疗中不仅注意脑低灌注,还应注意高灌注的存在。
- 刘科方波胡晞程凯敏邹胜伟
- 关键词:颅脑损伤CT成像血流动力学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