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邢尊明

作品数:48 被引量:384H指数:10
供职机构:华侨大学体育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7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1篇体育
  • 12篇赛事
  • 10篇体育赛事
  • 9篇体育产业
  • 5篇大型体育赛事
  • 5篇型体
  • 3篇政府
  • 3篇实证
  • 3篇体育产业发展
  • 3篇旅游
  • 3篇竞技
  • 3篇竞技体育
  • 2篇营销
  • 2篇职业体育
  • 2篇实证研究
  • 2篇体育产业政策
  • 2篇体育旅游
  • 2篇群众体育
  • 2篇足球
  • 2篇联赛

机构

  • 32篇华侨大学
  • 3篇福建师范大学
  • 3篇首都体育学院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暨南大学
  • 1篇聊城大学
  • 1篇广州体育学院
  • 1篇厦门理工学院

作者

  • 37篇邢尊明
  • 5篇宋振镇
  • 5篇扈伟
  • 5篇陈洪淼
  • 5篇孟庆光
  • 2篇胡国鹏
  • 1篇程一辉
  • 1篇宋亮
  • 1篇陈壮荔
  • 1篇张磊
  • 1篇梁伟
  • 1篇王振
  • 1篇翁凤瑜
  • 1篇孙民治
  • 1篇周良君
  • 1篇张剑珍

传媒

  • 5篇体育文化导刊
  • 5篇天津体育学院...
  • 5篇吉林体育学院...
  • 4篇体育科学研究
  • 3篇体育科学
  • 2篇北京体育大学...
  • 2篇四川体育科学
  • 1篇成都体育学院...
  • 1篇体育与科学
  • 1篇体育学刊
  • 1篇辽宁体育科技
  • 1篇首都体育学院...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20
  • 7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5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1
  • 3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 4篇2007
4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国家体育产业基地:实施进程、特征分析与推进策略被引量:55
2014年
体育产业发展的空间地理集聚是我国体育产业发展中客观存在的体育经济地理现象,是我国当代体育产业发展的重要特征。以促进体育产业集聚区集群创新发展为目标的"国家体育产业基地",是我国体育产业政策制度创新的重要内容。以国家体育产业基地为研究对象,采用田野调查、口述史、文献资料调研等研究方法,对国家体育产业基地的实施历程进行了客观地学术整理,系统分析了国家体育产业基地的综合特征,并对未来国家体育产业基地的批设、布局与管理等提出建议。
邢尊明程一辉扈伟孟庆光陈洪淼
我国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的边界控制与条件约束被引量:5
2018年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我国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的边界为研究对象,从公共产品理论视角,探究我国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的边界控制方式及相应的条件约束。研究认为,公共体育服务的本质为政府职能,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的边界取决于政府的职能范围。以公共产品理论为基础,政府供给的公共体育服务包括纯公共体育产品、共享体育资源和部分俱乐部体育产品。针对不同类别的产品特征,结合政府职能的价值导向性,阐述了不同类别的公共体育服务对应的购买边界控制范围与原则。研究还进一步对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边界控制提出了法律、制度、经济和社会4大约束条件,以确保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的边界控制在合法、合规、合理、合情的范围内。
张颖慧邢尊明
关键词:公共体育服务公共产品
身体游戏:自由的意志与舒展的肢体——足球发展困境中的运动伦理考量及散想
2010年
足球,本质上是一种集体性身体竞技游戏。身体竞技游戏是人类以现实社会为对立参照系所进行的、富于生命活力的艺术化身体活动,足球运动根本的社会及商业价值也根植于此。作为游戏的足球运动,已经被我们过度地推向它的对立面———参照系化,遮蔽了游戏中的身体自由与艺术之美。那些被现实的物质追求与外在权利意志所控制意义的身体,无法对属己的身体进行自由地表达,也无法对队友与对手异己的身体作出恰当地回应。以一元化的垂直行政权力为核心、以资源效率为特点的举国体制,在足球这类身体游戏中面临"体制失灵"的困境。从"身体与游戏"视角,对我国足球运动员"技术性"的身体表达实践进行解构与反思,以期我国足球训练思想的改进、足球政策的设计乃至最终竞技实力的提升提供帮助与参考。
邢尊明宋振镇
关键词:自由意志
体制改革:历史决定与主体选择——对《商榷》一文的回应与再论被引量:8
2009年
《论我国体育改革与发展中的"体制迷恋"现象》一文并没有否定"体制保障"的必要性,只是基于现实中人们的"唯体制论"提出批判,并不主张从"唯体制"一端滑向"唯主体"一端。体制改革的主要表现形式和内容是制度变迁,"人"是制度变迁的主体。制度变迁主体的主动参与及其理性选择是体制改革取得理想成效的关键。个体的主动性及其作用是有限的但却是必要的。进一步研究认为,真正意义上社团组织的缺乏、政府力量过于强大、改革方向的模糊性与时间的不确定性是造成体制改革中"主体意识及其作用"缺失的主要原因。我国体育体制改革的现状整体上表现为"两头热,中间冷"的中梗现象。处于中间层面的体制内部利益主体是体制改革推进的主要和直接阻力。中间层面的体制内部利益主体首先需要解决观念上的羁绊,同时要表现出更高的姿态和切实的行动,而这正是进一步推进体育体制改革的关键。
邢尊明宋振镇陈壮荔王振
墨尔本大型体育赛事组织管理中的政府作用模式研究被引量:15
2011年
采用典型案例分析、比较研究等方法,主要以全球最佳体育城市墨尔本为研究案例,分析墨尔本在大型体育赛事组织管理中的政府作用模式。研究认为,墨尔本在大型体育赛事组织管理中,政府与市场是既有效分工又密切配合的,在组织机构与任务上有效分离、在组织运行上有机配合的政府作用模式,对于改进我国大型体育赛事组织管理中的政府作用,利用大型体育赛事促进城市发展具有重要、特殊的借鉴价值。主要结论及启示包括:(1)树立赛事组织管理政府服务理念,是我国赛事组织管理政府作用改进的重要前提;(2)政府作用向公共领域及目标归位,是我国赛事组织管理政府作用改进的必然方向;(3)科学的组织机构模式选择,是我国实现赛事政府作用科学合理介入的必要条件;(4)明确的责任分工及界定,是实现我国赛事组织管理政府作用改进的关键环节;(5)政府与组委会之间多层面的联动机制,是实现赛事组织管理理想政府作用的重要保障。
邢尊明宋振镇
关键词:大型体育赛事
大型体育赛事隐性市场行为的类型化研究及防范策略被引量:3
2019年
随着体育赛事赞助热情的高涨,赞助权的排他性、高风险性等因素使得大型体育赛事的隐性市场行为层出不穷,严重威胁了赞助商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权益,急需对之加以规范和治理,为能够更有效地规范及治理体育赛事隐性市场行为,厘清隐性市场行为所依赖的体育赛事价值构成,为我国的隐性市场行为的治理提供新思路及具体建议。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与逻辑分析法对具体案例进行分析,发现隐性市场行为所依赖的赛事价值为体育赛事项目本身价值、体育赛事带动或促进价值和体育赛事的社会评价价值,并据此将隐性市场行为的类型划分为赛事要素型、媒体资源型、赞助竞争型,进而提出规范策略,具体包括:合同规制、监管控制、提升公众认知、精简赛事要素、充分行使赞助权等。
赵永康袁心语邢尊明
关键词:大型体育赛事隐性市场行为规制策略
高校承办国际性赛事组织模式及创新研究——以世界大学生三对三篮球联赛为例被引量:2
2019年
世界大学生三对三篮球联赛是第一个由国内高校参与承办,参与对象仅为高校学生的准商业性国际单项体育赛事,具有典型性。主要运用实地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及逻辑分析法。认为,该赛事具备公益性、消费性、垄断性、竞争性四个基本属性,组织过程中形成了“国际组织监督指导,地方政府支持,高校组织与参与,市场化运作”的组织模式。在该模式下,存在活动周期短,持续影响弱;高校间未形成联动,文化教育功能弱;宣传形式老旧,整体宣传弱;承办机构专业度欠缺,赛事服务弱等四个具有递进、嵌套的影响关联,进一步引致赛事品牌效应弱、价值链萎缩,最终导致多重目标无法实现。基于对问题的分析,对现有组织模式进行了创新。
薄纯磊邢尊明
关键词:高校
大型体育赛事形象景观研究被引量:9
2009年
赛事景观是为表达赛事的基本属性、价值和宗旨,营造符合赛事品味的气氛而专门设计、制作和实施的各类物质景物。大型体育赛事的形象设计和应用主要为赛事名称、赛事标志、赛事徽记和赛事形象。全运会作为我国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综合性体育赛事,没有自己的赛事标志,只有举办届次全运会的会徽,这种状况严重影响全运会赛事商业价值的开发,制约了全运会社会效益的扩大等。
邢尊明
关键词:竞技体育大型体育赛事
网络强国及数字中国建设背景下体育赛事埋伏营销伏击效应研究
研究目的:国内传统学术观点认为,埋伏者混淆公众对埋伏者及赞助商的辨识,危及赛事品牌价值,直接或间接侵犯体育赛事的知识产权,从而影响赛事可持续发展。然而,根据各国调研表明,伴随国家及时代背景不同,公众对埋伏营销的辨识及态度...
董机源邢尊明马文友
关键词:埋伏营销体育赛事
中国竞技体育发展模式的理性多维审视被引量:7
2009年
研究认为,与30年前竞技体育"举国体制"建立初期没有一个先验的模式可参鉴、遇到问题解决问题、摸着石头过河的勇气与魄力不同,今天的体育体制改革似乎正陷入某种停滞,当初的实验精神正让位于一种新型的僵化。对直接物质性成就的过分关注致使我们沉醉于以技术性的局部胜利等同于整个模式的全面成功;对直接物质成就的崇拜与陶醉,掩盖了成果获取机制上的不足与价值属性上的背离。我国现行的竞技体育发展模式缺乏明确的变革方向和清晰的变革路径。支配整个竞技体育发展的公共哲学表现为强烈的"社会达尔文主义",以生物进化"优胜劣汰"的自然规律,泛化为竞技体育"胜优败汰"的基本社会准则。针对此种现象,我们需要对当代中国竞技体育发展模式做一个理性、全面和多维度的反思与审视,以指导我们的体育改革与发展实践朝着正确的方向迈进,真正实现体育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进步的根本宗旨。
邢尊明
关键词:竞技体育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