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细胞
  • 3篇肿瘤
  • 3篇基因
  • 3篇肝癌
  • 2篇衍生生长因子
  • 2篇增殖
  • 2篇上皮
  • 2篇上皮-间质转...
  • 2篇化疗
  • 2篇急性
  • 2篇间质
  • 2篇肝癌衍生生长...
  • 2篇白血
  • 2篇白血病
  • 2篇HDGF
  • 1篇代谢
  • 1篇弹力
  • 1篇调节血糖
  • 1篇学科团队
  • 1篇血栓

机构

  • 14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上海健康医学...
  • 1篇上海市儿童医...
  • 1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市胸科医...
  • 1篇南阳医学高等...
  • 1篇安徽省阜阳市...

作者

  • 14篇赵丽
  • 6篇刘建军
  • 6篇赵小平
  • 4篇黄钢
  • 4篇文君
  • 2篇茅蔚
  • 1篇郝桂华
  • 1篇胡敏
  • 1篇陈胜良
  • 1篇薛济鸿
  • 1篇陈小松
  • 1篇叶乐
  • 1篇肖潇
  • 1篇陆伟
  • 1篇陶弢
  • 1篇陈雪青
  • 1篇黄仁华
  • 1篇戴立言
  • 1篇朱德生
  • 1篇黄钢

传媒

  • 3篇现代生物医学...
  • 2篇肿瘤
  • 2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中医药学报
  • 1篇上海医学
  • 1篇沈阳药科大学...
  • 1篇家庭用药
  • 1篇中国实用护理...
  • 1篇国际泌尿系统...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年份

  • 2篇2024
  • 2篇2021
  • 2篇2019
  • 6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4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异柠檬酸脱氢酶基因突变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发生中的作用被引量:4
2018年
异柠檬酸脱氢酶(isocitrate dehydrogenase,IDH)是参与三羧酸循环重要的代谢酶。近年来,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cute myeloidleukemia,AML)中IDH成为突变最频繁的肿瘤代谢基因。与其他基因的突变不同,该基因突变后获得的新功能可催化α-酮戊二酸(α-ketoglutarate,α-KG)产生肿瘤代谢物二羟基戊二酸(D-2-hydroxyglutarate,D-2-HG)。而细胞中升高的D-2-HG可直接通过遗传表观调控、细胞信号转导、骨髓微环境变化等方式影响骨髓细胞的分化和增殖,诱发AML。目前,新型的IDH2抑制剂AG-221和IDH1抑制剂已成为靶向治疗AML患者中IDH突变的临床一线药物。该文主要针对IDH突变及其突变特点、突变产生的代谢物对AML的形成机制、肿瘤代谢物的代谢通路以及IDH抑制剂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李青丽文君闵雪洁赵丽赵小平
关键词:异柠檬酸脱氢酶基因突变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血栓弹力图在预测白血病化疗过程中出现出血倾向的价值研究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 探讨血栓弹力图在预测白血病化疗过程中出现出血倾向的价值研究。方法 选取2015年4~9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血液科收治的住院化疗患者165例,在化疗前后分别检测血栓弹力图,分析数据。结果 化疗后患者的R值、K值、Angle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A值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栓弹力图MA值的明显变化可以预测白血病化疗过程可能出现出血倾向,能够为临床调整白血病患者化疗方案和避免出现出血提供参考价值。
茅俊翔茅蔚赵丽
关键词:血栓弹力图白血病化疗出血
节日别吃出胰腺炎
2024年
每逢佳节,亲朋好友欢聚一堂,餐桌上美味佳肴应有尽有,推杯换盏谈笑间酒足饭饱,殊不知胰腺已超负荷,它正在悄然抗议,以胰腺炎发作的方式来败了大家的兴。急性胰腺炎是怎么发生的胰腺是隐居在腹膜后的一个非常不显眼的器官,但它兼有内分泌和外分泌双重功能,除分泌胰岛素调节血糖外,胰腺分泌的胰液在食物的消化过程中也起着主角的作用。
赵丽陈胜良
关键词:胰腺炎美味佳肴腹膜后调节血糖超负荷内分泌
HDGF的PWWP结构域改变对肿瘤细胞体外及体内增殖的影响
2018年
目的:研究肝癌衍生生长因子(Hepatoma-derived growth factor,HDGF)PWWP结构域(PWWP domain)改变对肿瘤细胞体外及体内增殖的影响。方法:构建HDGF的PWWP结构域突变体P24A,利用慢病毒感染细胞筛选稳定细胞系。采用CCK-8法和软琼脂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的增殖情况。通过裸鼠皮下成瘤实验检测移植瘤的形成情况。结果:在肝癌Hep G2和结直肠癌DLD1稳定细胞株中,CCK-8法检测结果显示突变体P24A对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呈时间依赖性,其OD值在24、48、72和96 h均明显低于HDGF稳定细胞株(均P<0.001)。克隆形成实验结果显示P24A组克隆数目明显小于HDGF组(P<0.01)。异种移植瘤动物模型则证明P24A细胞株的瘤块生长速度(P<0.001,P<0.01,P<0.01),瘤块大小及体积(P<0.01)均明显低于HDGF细胞株。结论:PWWP结构域改变可能抑制HDGF发挥促进细胞增殖的作用。
闵雪洁文君赵丽刘建军黄钢赵小平
关键词:肝癌衍生生长因子肿瘤增殖
沉默TIGAR基因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增殖和代谢的影响
2018年
目的:通过沉默TIGAR(Tp53 induced glycolysis and apoptosis regulator)基因,探讨其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增殖及代谢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用靶向TIGAR的siRNA沉默TIGAR,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及蛋白印迹(WB)分别检测TIGAR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将敲除效率较好的敲除序列包装进重组慢病毒感染细胞构建稳定敲减TIGAR的细胞。通过CCK-8法、软琼脂克隆形成、FCM法分别检测细胞的增殖速率、克隆形成能力和细胞周期分布;蛋白印迹法检测TIGAR沉默后周期相关蛋白CDK4和p27的表达情况。RT-qPCR检测TIGAR对糖代谢相关酶表达的影响;^(18)F-FDG、1-^(14)C、6-^(14)C摄取实验分别检测相应的代谢流量,乳酸试剂盒和ROS试剂盒分布检测细胞乳酸生成和ROS水平。结果:转染siTIGAR或感染shTIGAR病毒后细胞TIGAR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值均<0.005)。成功构建了两株稳定敲减TIGAR的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株,shTIGAR组细胞增殖速率和克隆形成能力明显下降,细胞周期阻滞在G_0/G_1期,P27蛋白明显上调,CDK4蛋白明显下调。沉默TIGAR促进细胞糖酵解速率和乳酸生成,抑制磷酸戊糖途径和氧化磷酸化,细胞ROS生成增加尤其是低氧情况下(P值<0.05)。结论:下调TIGAR表达的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增殖能力下降,其机制可能与调控CDK4和P27表达及代谢流量再分布相关。
申梦琴赵小平赵丽黄钢刘建军
关键词:RNA干扰细胞增殖
尿液结晶检验及临床意义被引量:3
2014年
尿沉渣(Urinary sediment)检查又称尿有形成分检查,是临床检验工作中检查较多的内容,是用显微镜或流式细胞分析仪对尿沉淀物进行检查的方法,以识别尿中白细胞、红细胞、上皮细胞、管型、结晶等各种病理成分,以辅助临床诊断泌尿系统疾病及预后判断。17世纪Rayer将该项技术引入临床嘲,
茅蔚赵丽茅俊翔
关键词:尿沉渣
沉默ACLY基因可抑制结肠癌HCT116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探讨沉默ATP柠檬酸裂解酶(ATP citrate lyase,ACLY)基因表达对结肠癌HCT116细胞增殖和迁移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成簇规律间隔的短回文重复序列(clustered regulator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CRISPR)/CRISPR相关蛋白9(CRISPR-associated protein 9,Cas9)技术特异性靶向ACLY基因,构建2株稳定沉默ACLY表达的结肠癌HCT116细胞(即ACLY-knockout-1和ACLY-knockout-2,简称KO-1和KO-2)。应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KO-1和KO-2组及未敲除ACLY的对照组(Ctrl)HCT116细胞中ACLY蛋白的表达,应用CCK-8法和软琼脂克隆形成实验分别检测Ctrl、KO-1和KO-2组HCT116细胞的增殖能力,划痕愈合实验和Transwell小室法分别检测Ctrl、KO-1和KO-2组HCT116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Ctrl、KO-1和KO-2组HCT116细胞中上皮-间质转化标志分子E-cadhrein、N-cadherin和波形蛋白(vimentin,VIM)以及相关转录因子Snail和锌指E盒增强子结合蛋白1(zinc-nger E-box binding homeobox 1,ZEB1)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KO-1和KO-2组HCT116细胞中ACLY蛋白不能正常表达,而Ctrl组HCT116细胞中可见ACLY蛋白表达。细胞培养72和96 h,KO-1和KO-2组HCT116细胞的增殖能力明显低于Ctrl组(P值均<0.01);KO-1组HCT116细胞形成的克隆数显著少于Ctrl组(P<0.01)。KO-1和KO-2组单克隆HCT116细胞的迁移(P值均<0.05)和侵袭(P值均<0.01)能力均低于Ctrl组。KO-1和KO-2组单克隆HCT116细胞中上皮-间质转化标志分子N-cadherin和VIM以及相关转录因子Snail和ZEB1 mRNA的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Ctrl组(P值均<0.01),E-cadherin mRNA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Ctrl组(P值均<0.01)。结论:沉默ACLY基因可能逆转结肠癌HCT116细胞的上皮-间质转化,显著抑制结肠癌HCT116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文君闵雪洁赵丽唐德伟刘建军黄钢赵小平
关键词:肿瘤侵润上皮-间质转化
沉默HDGF基因抑制HepG2细胞的增殖和脂质代谢
2018年
目的:探讨肝癌衍生生长因子(HDGF)对HepG2细胞增殖和脂质代谢的影响。方法:用脂质体包裹si RNA的方法沉默HDGF基因,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和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HDGF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变化,检测细胞总甘油三酯、胆固醇含量并用油红O染色,CCK-8检测及琼脂糖凝胶克隆形成,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脂质代谢相关酶的mRNA表达。结果:将靶向HDGF小干扰(si RNA-HDGF)转染到HepG2细胞后,可明显抑制HDGF的mRNA表达(P<0.001)和蛋白表达。HDGF蛋白抑制后,细胞增殖在48 h(P<0.01)、72 h(P<0.001)和96 h(P<0.001)均明显降低;细胞内总甘油三酯及胆固醇水平也明显降低(P<0.05,P<0.01)。此外,油红O染色显示细胞内脂滴有明显的减少。脂质代谢相关酶脂肪酸合成酶(FASN)、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HMGCR)、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SCD)及ATP-柠檬酸裂解酶(ACLY)的mRNA表达均明显降低(P<0.001,P<0.001,P<0.001,P<0.01)。结论:抑制HDGF的表达可明显降低HepG2细胞内脂质代谢水平并抑制其增殖。
闵雪洁文君赵丽刘建军黄钢赵小平
关键词:肝癌衍生生长因子脂质代谢HEPG2细胞
首个非羧酸类FFA4激动剂GSK-137647A的体内药理活性、长期给药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
2019年
目的阐明首个非羧酸类FFA4激动剂GSK-137647A的体内药理活性、长期给药有效性及安全性,为FFA4激动剂进一步的研究开发奠定基础。方法 a.剂量依赖性试验:雄性ICR小鼠分别给予溶媒,200 mg·kg^(-1)二甲双胍及GSK-137647A(20,40及80 mg·kg^(-1)),给药30 min后灌胃给予3 mg·kg^(-1)葡萄糖,测定葡萄糖耐量(OGTT)。b.低血糖风险评估:空腹ICR小鼠分别给予溶媒,15 mg·kg^(-1)格列本脲及80 mg·kg^(-1) GSK-137647A,测定给药后相应时间点的血糖水平。c.DIO小鼠长期给药研究:雄性C57BL/6小鼠以高脂饲料喂养8周诱导产生DIO模型小鼠,随机分组后连续60天分别灌胃(1天2次,给药间期12 h)给予溶媒,40 mg·kg^(-1) GSK-137647A及200 mg·kg^(-1)二甲双胍,测定第0天和第59天的OGTT,在给药第60天,DIO小鼠摘眼球取血,以生化自动分析仪测定血清生化指标。结果 GSK-137647A体内降糖呈现剂量依赖性,其最大药效剂量约为40 mg·kg^(-1),且低血糖风险较低。在DIO小鼠长期给药实验中,GSK-137647A不会导致FFA4受体脱敏,其介导的外周胰岛素增敏作用使得长期给药后降糖活性显著提高。血清生化分析表明GSK-137647A长期给药后肾功能受损,可能原因在于GSK-137647A的水溶性较差,高剂量长期给药容易在肾脏中形成结晶,对肾脏具有一定的损伤,提示我们通过结构改造以改善其水溶性,将进一步提高其安全性。此外,GSK-137647A可能通过促进GLP-1分泌和改善胰岛素抵抗,发挥降低血糖和血脂的双重药理作用。结论首个非羧酸类FFA4激动剂GSK-137647A具有较好的药理活性及耐受性,具有改善血糖和血脂的双重药理作用,表明FFA4激动剂在改善代谢综合征方面具有广阔应用前景;同时也提出针对GSK-137647A较差的水溶性缺陷进行结构优化的研究思路。
吴周全朱怡文薛济鸿赵丽
关键词:水溶性
乳腺癌MCF-7细胞通过TGF-β诱导的上皮-间质转化获得耐药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通过研究高侵袭转移性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和低侵袭转移性细胞株MCF-7中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和耐药的相关性,以探讨乳腺癌耐药的机制。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MDA-MB-231和MCF-7细胞中EMT标志物E-钙黏蛋白(E-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和纤黏蛋白(bronectin)以及转录因子Snail、Slug和锌指E-box同源结合框1(Zincnger E-box binding homeobox 1,ZEB1)mRNA的表达水平;划痕愈合实验和Transwell小室实验分别检测MDA-MB-231和MCF-7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CCK-8法检测MDA-MB-231和MCF-7细胞对化疗药物5-氟尿嘧啶、顺铂和紫杉醇的敏感性,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耐药基因多重耐药相关蛋白1(multidrug resistance-associated protein 1,MDR1)和MDR相关蛋白1(MDR-associated protein,MRP1)mRNA的表达水平。用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诱导MCF-7细胞发生EMT,或用靶向E-cadherin基因的E-cadherin-siRNA沉默EMT相关标志物E-cadherin的表达,再用CCK-8法检测MCF-7细胞对5-氟尿嘧啶敏感性的变化。结果:MDA-MB-231细胞中vimentin、fibronectin、Slug和ZEB1 mRNA的表达水平均高于MCF-7细胞(P值均<0.000 1),E-cadherin 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MCF-7细胞(P=0.000 2),Snail mRNA的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与MCF-7细胞相比,MDA-MB-231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明显更强(P值均<0.000 1);5-氟尿嘧啶、顺铂和紫杉醇对MDAMB-231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half max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50)值明显高于MCF-7细胞(P值均<0.05);MDA-MB-231细胞中耐药相关基因MDR1和MRP1 mRNA表达水平明显更高(P值均<0.000 1)。TGF-β诱导MCF-7细胞发生EMT后,5-氟尿嘧啶对MCF-7细胞的IC50值明显上升(P<0.05);沉默E-cadherin表达后,MCF-7细胞对5-氟尿嘧啶的耐药性明显增强(P<0.05)。结论:乳腺癌中EMT和耐药存在相关性,诱导EMT发生可导致细胞耐药。
申梦琴赵小平赵丽黄钢刘建军
关键词:上皮-间质转化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