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淋巴
  • 6篇恶性
  • 5篇肿瘤
  • 5篇氩氦刀
  • 5篇细胞
  • 4篇淋巴瘤
  • 4篇化疗
  • 3篇胸腔
  • 3篇症状
  • 3篇乳腺
  • 3篇注射
  • 3篇晚期
  • 3篇腺癌
  • 3篇小细胞
  • 3篇金淋巴瘤
  • 3篇霍奇金
  • 3篇霍奇金淋巴瘤
  • 3篇非霍奇金
  • 3篇非霍奇金淋巴...
  • 3篇病理

机构

  • 33篇兰州军区乌鲁...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新疆生产建设...
  • 1篇军区乌鲁木齐...

作者

  • 34篇贺江虹
  • 18篇黄建国
  • 12篇王勇强
  • 9篇董雅璐
  • 5篇范国军
  • 4篇薛静
  • 4篇赵晓伟
  • 4篇孙燕
  • 2篇陈帆
  • 2篇化春蓉
  • 2篇卢宁
  • 2篇张婧
  • 2篇李娜
  • 2篇戴强
  • 1篇李新峰
  • 1篇靳伟
  • 1篇刘国利
  • 1篇陈勇
  • 1篇杨春燕
  • 1篇裴占宝

传媒

  • 13篇西北国防医学...
  • 9篇实用医学杂志
  • 2篇临床误诊误治
  • 2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临床荟萃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中华消化内镜...
  • 1篇肿瘤防治研究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基础医学与临...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中国医学工程

年份

  • 1篇2012
  • 2篇2010
  • 5篇2009
  • 3篇2008
  • 3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5
  • 4篇2004
  • 5篇2003
  • 1篇2002
  • 2篇2001
  • 1篇1999
  • 1篇1998
  • 2篇1996
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西沙比利综合治疗慢性胆囊疾病伴消化不良71例
2001年
薛静范国军贺江虹刘国利聂占国
关键词:西沙比利胆囊疾病胆道疾病
预设靶标免疫靶向盐酸吡柔比星治疗小鼠S180肉瘤的试验研究
2009年
目的:制备小鼠抗人IgG-葡聚糖-盐酸吡柔比星(THP)免疫靶向偶联物,在肿瘤组织中接种人IgG非特异性靶点,探讨人造靶点免疫导向治疗肿瘤的可行性。方法:制备小鼠抗人IgG-葡聚糖-THP偶联物,建立荷瘤小鼠模型。采用ELISA法测定小鼠抗人IgG-葡聚糖-THP偶联物抗体活性;体外细胞毒性实验(四甲基偶氮唑蓝法)比较分析小鼠抗人IgG、THP、小鼠抗人IgG-葡聚糖-THP对S180细胞的毒性作用;比较THP、小鼠抗人IgG-葡聚糖-THP、小鼠抗人IgG-葡聚糖-THP+人IgG的抑瘤作用及对荷瘤小鼠生存时间的影响。结果:制备的偶联物中,小鼠抗人IgG、葡聚糖与THP物质的量比为1∶2.5∶54;偶联物保留了小鼠抗人IgG抗体活性;体外细胞毒性实验表明偶联物对S180细胞有体外杀伤作用。小鼠抗人IgG-葡聚糖-THP+肿瘤中接种人IgG组对小鼠移植性S180肉瘤的抑瘤率达34.3%,并可延长荷瘤小鼠的生存时间。结论:通过在肿瘤组织中接种IgG非特异性靶点,用抗人IgG单克隆免疫靶向THP治疗小鼠S180肉瘤较对照组具有明显靶向作用。
张婧贺江虹董雅璐王勇强张积仁
关键词:肉瘤180盐酸吡柔比星偶联物抑瘤率
以纵隔巨大包块为首发症状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l例
2004年
贺江虹黄建国李新峰
关键词: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纵隔巨大包块
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Q-L-岩藻糖苷酶活力测定及临床应用价值
1996年
对原发性肝癌、肝内良性肿瘤及非肝癌其它恶性肿瘤、肝硬化患者共66例行血清Q-L-岩藻糖苷酶(AFU)和血清甲胎蛋白的测定,同时与60名健康人对照。结果原发性肝癌(PHC)组的AFU值(784.7±272.5μmol/L·h)显著高于正常组及其它各疾病组(P<0.01)。表明AFU活力测定对PHC的诊断、疗效观察有较大的临床观察意义,尤其是AFU与AFP联合检测可提高对PHC诊断的敏感性。
贺江虹范国军楼林
关键词:甲胎蛋白
肝脾恶性淋巴瘤并双肺浸润1例
2009年
患者男,20岁.2008年2月初无诱因出现发热,体温最高达39.6℃,无盗汗、胸痛,以下午及晚间明显。晨起降为正常。在乡镇医院拍胸片考虑“肺结核”转入结核病医院,因患者肝功转氨酶稍高(不详),暂未行抗结核治疗,胸部CT显示双肺多发小结节并右肺大片状影及右侧胸腔积液,考虑右侧胸腔积液(中量),肺部感染,结核不除外(右肺)。
董雅璐黄建国贺江虹王勇强
关键词:恶性淋巴瘤肺浸润右侧胸腔积液肝脾抗结核治疗
肝左叶转移癌氩氦刀术后并发肠瘘1例
2008年
患者女,64岁,2005年5月26日在我院行“胃癌根治术、空肠胃吻合、肝脏左外叶下段转移瘤切除术”。术后病理:胃溃疡型低分化腺癌,肝转移性腺癌结节。2006年3月肝MRI检查发现肝左叶一处35mm×29mm转移灶。2006年4月26日于B超引导下实施经皮肝左叶转移灶氩氦刀靶向冷冻消融治疗。
王勇强贺江虹孙燕
关键词:氩氦刀靶向肝左叶转移癌术后并发肠瘘低分化腺癌
中心静脉导管引流并胸腔内化疗治疗恶性胸水患者的健康教育被引量:3
2004年
孙燕贺江虹薛东华
关键词:恶性胸水中心静脉导管化疗
吉非替尼治疗晚期肺腺癌致间质性肺炎1例被引量:3
2012年
患者女,76岁,以“反复咳嗽、咳痰并气喘、胸闷1年余”为主诉于2010年9月2713入院。既往:患者于1974年12月行右侧乳腺癌根治术.术后行2年化疗(化疗药物为塞替哌,具体剂量不详,1次/2周),行放疗20次,放疗后诊断放射性肺炎,长期口服甲强龙片、乙酰半胱氨酸胶囊等药物治疗。
张婧贺江虹
关键词:间质性肺炎晚期肺腺癌吉非替尼乳腺癌根治术放射性肺炎
艾迪注射液配合化疗治疗晚期食管癌的临床观察被引量:4
2004年
目的 研究艾迪注射液对晚期食管癌的临床作用及对化疗所致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将 36例晚期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 2组 ,分别按DF方案化疗 ,DF方案化疗基础上用艾迪注射液 ,按WHO的统一评价标准评价 2组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并进行比较。结果  2组间的近期疗效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但是联合使用艾迪注射液的Ⅱ度和Ⅲ度以上的胃肠道反应、血液学不良反应均显著低于单纯DF方案化疗组 (P <0 .0 5 ) ,改善患者一般情况卡氏评分观察组优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艾迪注射液配合化疗治疗晚期食管癌有一定的效果 ,尤其是能够显著减轻化疗引起的不良反应及提高食管癌化疗患者的生存质量 。
黄建国贺江虹赵晓伟
关键词:艾迪注射液化疗食管癌
嘧啶5′核苷酸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03年
黄建国贺江虹
关键词:红细胞酶活性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