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谭运洪

作品数:47 被引量:150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2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2篇生物学
  • 10篇农业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9篇植物
  • 13篇新记录种
  • 13篇记录种
  • 9篇英文
  • 8篇兰科
  • 5篇新记录属
  • 5篇新资料
  • 5篇区系
  • 4篇植物区
  • 4篇植物区系
  • 4篇生物多样性
  • 4篇兰科植物
  • 3篇萌发
  • 3篇番荔枝
  • 3篇番荔枝科
  • 2篇杜鹃
  • 2篇杜鹃花
  • 2篇杜鹃花科
  • 2篇多样性
  • 2篇亚科

机构

  • 43篇中国科学院
  • 8篇中国科学院大...
  • 5篇云南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华...
  • 2篇云南省农业科...
  • 2篇云南农业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植...
  • 2篇北京协和医学...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广西师范大学
  • 1篇思茅师范高等...
  • 1篇天津大学
  • 1篇中国林业科学...
  • 1篇中南林业科技...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国家林业局
  • 1篇云南省热带作...
  • 1篇西南林业大学
  • 1篇云南省森林植...
  • 1篇云南西双版纳

作者

  • 43篇谭运洪
  • 8篇李剑武
  • 6篇刘强
  • 5篇殷建涛
  • 5篇兰芹英
  • 5篇周仕顺
  • 4篇文彬
  • 3篇黄文
  • 2篇郑丽
  • 2篇杨斌
  • 2篇张教林
  • 2篇包云秀
  • 2篇陈志欣
  • 2篇刘奇
  • 1篇张志翔
  • 1篇张艳军
  • 1篇韦毅刚
  • 1篇吴毅
  • 1篇张丽霞
  • 1篇温放

传媒

  • 7篇西北植物学报
  • 5篇广西植物
  • 5篇热带亚热带植...
  • 5篇植物分类与资...
  • 4篇植物科学学报
  • 3篇人与生物圈
  • 3篇生物多样性
  • 2篇大自然
  • 2篇云南植物研究
  • 1篇植物生态学报
  • 1篇林业科学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植物资源与环...
  • 1篇林业调查规划
  • 1篇云南农业大学...

年份

  • 5篇2024
  • 3篇2023
  • 3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4篇2018
  • 4篇2017
  • 5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6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4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舟翅桐属(锦葵科,梧桐亚科),中国植物一新分布属
2024年
【目的】文章报道了云南省勐腊县中老边境地区舟翅桐属(Pterocymbium R.Br.)及其属下热带落叶大乔木———大花舟翅桐(P.macranthum Kosterm.)在中国的分布新记录。此外,还完善了其属和种的描述,评估了境内种群规模和濒危程度。【方法】利用体视显微镜对其标本进行解剖观察,并用数码相机对关键分类特征进行拍摄记录;利用无人机航拍对大花舟翅桐境内种群进行规模快速评估;采用访谈法并结合经验对其IUCN物种受威胁等级进行评估。【结果】大花舟翅桐在中国境内约有1000株,分布区面积约2000 hm^(2),建议将其评为IUCN红色物种名录易危(VU)物种。【结论】舟翅桐属为中国新记录属,属下大花舟翅桐为中国新记录种。该发现将其分布区向北扩展至热带亚洲北缘,有助于深入理解中国与东南亚热带植物区系之间的联系。
赵明旭谭运洪杨子诚李金华岩温的陈飞
关键词:锦葵科生物地理
中国西藏种子植物区系新资料被引量:2
2022年
本文报道了采自西藏喜马拉雅南坡的8个中国种子植物新记录种以及1个西藏新记录属。前者分别是吉隆牛奶菜(Marsdenia roylei)、塔基棕榈(Trachycarpus takil)、喀西蜂斗草(Sonerila khasiana)、旋花锡生藤(Cissampelos convolvulacea)、吉隆角盘兰(Herminium edgeworthii)、尼泊尔西番莲(Passiflora napalensis)、椭穗姜花(Hedychium ellipticum)和藏南象牙参(Roscoea brandisii);1个西藏新记录属为箭药藤属(Belostemma)(箭药藤Belostemma hirsutum)。凭证标本存放于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标本馆(HITBC)和西藏自治区高原生物研究所标本室(XZ)。
丁洪波周仕顺李剑武申健勇马兴达黄健宋钰文雪梅雷鸣土艳丽星耀武谭运洪
关键词:新记录种新记录属
‘勐海大叶茶’种子萌发特性被引量:7
2012年
以大叶茶品种‘勐海大叶茶’(Camellia sinensis var.assamica cv.Menghai Dayecha)种子为材料,进行种子萌发特性的初步研究。研究发现,种皮对‘勐海大叶茶’种子的萌发存在一定的作用,含水量较高时,人为破除种皮有助于种子的萌发,随着含水量的降低,人为破除种皮反而降低了种子的萌发率。‘勐海大叶茶’种子的最适萌发温度为30℃,15℃以下时萌发率较低,容易发生低温伤害,变温处理对提高种子萌发率的效果不明显。基质对大叶茶种子萌发的影响不明显,四种不同种植基质条件下,种子的萌发率趋于相同水平,证明基质类型并非影响种子萌发的关键因子。
陈志欣郑丽兰芹英包云秀谭运洪
关键词:脱水温度种皮基质
中国南蛇藤属(卫矛科)一新记录种及其意义
2012年
在开展南蛇藤属分类修订的过程中,于 2011 年在中国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腊县发现南蛇藤属中国分布新记录——拟独子藤 ( Celastrus monospermoides) 。该种形态与独子藤 ( C. monospermus) 较为相似,主要区别为前者叶片窄椭圆形,先端渐尖,果实成熟后不具雌蕊柄,种子长12 mm 以内; 后者叶片椭圆形、阔椭圆形至倒卵椭圆形,果实具有明显的雌蕊柄,种子长15 mm 以上。分子系统学研究表明,拟独子藤与独子藤处于不同分支中,与青江藤 ( C. hindsii) 系统关系最近。由于原记录仅分布于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菲律宾等热带地区,因此在原产地和我国云南省之间的地区应有更多居群分布,这为探讨南蛇藤属的起源和扩散提供了线索。
沐先运谭运洪张志翔
关键词:卫矛科
纤弱天麻,中国兰科植物一新记录种及其与形态近缘种的比较
2024年
【目的】文章报道了在云南省发现的兰科植物纤弱天麻(Gastrodia exilis Hook.f.)为中国新记录,比较和归纳了其形态近缘种勐海天麻(G.menghaiensis Z.H.Tsi&S.C.Chen)、葡萄天麻(G.putaoensis X.H.Jin)和白花天麻(G.dyeriana King&Pantl.)的分类特征。【方法】使用体视显微镜对上述物种野外居群标本进行解剖观察,并用接驳微距镜头的数码相机进行拍摄记录。【结果】纤弱天麻唇瓣与花被筒分离,唇瓣前部表面有2个明显的三角形薄纵脊,花被筒裂片先端撕裂状,易于区分。【结论】纤弱天麻是中国新记录兰科物种,该发现扩大了其分布区,也进一步丰富了中国植物资源和生物多样性。
赵明旭谭运洪张健嵩张杰京张光元陈飞
关键词:兰科植物新记录种
中国云南种子植物区系新资料被引量:3
2023年
本文报道了采自云南的1个中国种子植物新记录科、2个新记录属、30个新记录种(含种下等级,下同)。中国新记录科为兜帽果科(Aptandraceae)(云南迦楼果Anacolosa griffithii);中国新记录属为假钓樟属(Pottingeria)(假钓樟P.acuminata)和心萼藤属(Cordisepalum)(小花心萼藤C.phalanthopetalum);中国新记录种为:短萼火焰花(Phlogacanthus gomezii)、滇缅叉柱花(Staurogyneshanica)、大果大风子(Hydnocarpusmacrocarpus)、厚叶藤春(Alphonseaventricosa)、长果细基丸(Huberantha jenkinsii)、盈江野独活(Miliusa chantaburiana)、异株野独活(M.dioeca)、滇缅凤仙花(Impatiens andersonii)、红萼藤黄(Garcinia lanceifolia)、盈江五桠果(Dillenia parviflora)、盈江柳安(Parashorea buchananii)、缅甸锥(Castanopsis birmanica)、缅甸银叶树(Heritiera burmensis)、红花柊叶(Phrynium pubinerve)、滇印石豆兰(Bulbophyllum obrienianum)、易武石豆兰(B.sinhoense)、盈江石斛(Dendrobium dantaniense)、舌唇石斛(D.parcum)、黄火烧兰(Epipactis flava)、大茎美冠兰(Eulophia macrobulbon)、滇印小囊兰(Microperamannii)、婆罗洲香荚兰(Vanillaborneensis)、簇花叶下珠(Phyllanthusdiscofractus)、奇异珠子木(P.mirabilis)、微毛杜茎山(Maesatomentella)、皱叶清风藤(Sabiawardii)、大萼臭椿(Ailanthusintegrifolia subsp.calycina)、滇缅荛花(Wikstroemia floribunda)、红丝姜花(Hedychium gardnerianum)、大苞姜(Monolophus linearis)。凭证标本存放于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标本馆(HITBC)、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标本馆(PE)、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标本馆(KUN)和厦门大学标本馆(AU)。
丁洪波王立彦全东丽杨斌岳麻买王平元杨勇婧雯龚强帮周仕顺周仕顺李剑武王力
关键词:新记录属新记录种
基于分子与形态证据的傣药“傣百解”基原考证被引量:1
2023年
“傣百解”是傣医常用的一种解药,其基原植物最早记录是夹竹桃科苦绳(Dregea sinensis),后来被鉴定为夹竹桃科通光散(Marsdenia tenacissima)。为进一步澄清“傣百解”的基原植物,该研究结合形态与分子证据对“傣百解”基原植物及近缘种进行了整合分析。结果表明:(1)利用3个DNA片段(psbD-trnT、trnL-trnF、ITS)重建牛奶菜属(Marsdenia)及其他牛奶菜族物种的系统发育关系,其结果显示“傣百解”样品与通光散样品构成1个独立的单系分支,并与灵药牛奶菜(M.cavaleriei)构成姐妹类群。(2)结合形态性状与模式标本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傣百解”基原植物与通光散模式标本基本一致,而其形态特征与姐妹种灵药牛奶菜存在明显差异。(3)进一步确定了“傣百解”的基原植物是通光散,其叶形态与花部性状差异可作为区分通光散和灵药牛奶菜的重要特征。该研究通过整合形态特征与分子证据完成了对“傣百解”的正本清源,该研究结果可用于市场药材的快速准确鉴定,为“傣百解”今后的开发与利用奠定了基础。
李金月谭运洪李海涛岩罕单龚燕雄肖云学郁文彬
关键词:基原植物分子系统学形态学
中国兰科玉凤花属一新记录种——勐远玉凤花(英文)被引量:7
2012年
报道了中国云南兰科植物一新记录种,勐远玉凤花(Habenaria myriotricha Gagnep)。该种主要特点是唇瓣侧裂片的外侧几乎至基部具多数深的线状裂条。其侧萼片反折,唇瓣上具有红色锈斑可与版纳玉凤花(H.medioflexa Turrill.)明显区别开。
刘强李剑武殷建涛谭运洪文彬黄文殷寿华
关键词:兰科
弹弓打下来的弹弓树萝卜
2018年
弹弓树萝卜的标本由金顿·沃德于1935年10月26日在印度阿萨姆邦海拔900-1200米的帕雷利河谷密林中第一次采得,此后80多年的时间里,很少有人再见过其真容,偶然之机,作者一行人在缅甸北部考察时见到了这种植物。
杨斌谭运洪
关键词:萝卜植物学杜鹃花科标本
不同脱水速率对木奶果种子脱水敏感性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11
2010年
研究了脱水速率对木奶果种子脱水敏感性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木奶果种子初始含水量高达1.72gH2O.g-1DW,萌发率为86.67%。含水量降至0.90gH2O.g-1DW左右时,慢速脱水种子的萌发率为97.78%,而快速脱水的种子萌发率仅为64.44%。快速脱水至含水量为0.76gH2O.g-1DW时萌发率为21.67%,而慢速脱水至0.68gH2O.g-1DW时,萌发率仍高达55.56%。确定了木奶果种子是对慢速脱水耐受性更高的顽拗性种子。在种子脱水过程中,相对电解质渗透速率和脂质过氧化产物(TBARs)都呈升高趋势,但慢速脱水后的种子,其TBARs升高的速率较快速脱水的慢。快速脱水的种子中超氧化岐化酶(SOD)、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HAR)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的活性较慢速脱水的高,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较慢速脱水的低,未检测出谷胱甘肽还原酶(GR)的活性。这些结果表明,在木奶果种子脱水耐性获得过程中过氧化氢酶比其他抗氧化酶作用更大。
路信罗银玲王一帆兰芹英杨明挚谭运洪
关键词:脱水速率抗氧化酶膜质过氧化脱水敏感性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