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红波
- 作品数:49 被引量:116H指数:5
- 供职机构:成都军区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美国中华医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 两种剂量丙种球蛋白对川崎病急性期后冠脉病变的影响
- 自日本川崎富作医生首次报道一种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MCLS;即川崎病),历时四十余载,治疗上不断演进。本文总结了65名川崎病患儿,IVIG单次与分次输注在预防急性期后CAD的疗效。
- 王太森许红波刘华君刘文彬汤雪琴
- 关键词:丙种球蛋白川崎病疗效评价
- 文献传递
- 新生儿社区感染性肺炎213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分析新生儿社区感染性肺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13例新生儿社区感染性肺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临床表现和体征:气促173例,发绀128例,咳嗽137例,口吐白沫121例,发热86例,三凹征97例,肺部呼吸音粗87例,肺部闻及干湿啰音92例,黄疸95例。(2)病原学:痰培养阳性82例,其中革兰阴性杆菌64例。(3)感染指标:白细胞(WBC)升高108例,C反应蛋白升高40例,降钙素原升高87例。(4)X线胸片:双肺纹理增多、模糊,肺门影模糊137例,小点片状影31例。(5)心脏彩超检查有先心病116例。结论新生儿社区感染性肺炎的临床表现不典型,痰培养阳性率较低,感染指标特异性不高,X线胸片大多有改变,合并先心病的患儿患社区感染性肺炎的比例明显较高,因此诊断和治疗时需进行综合考虑。
- 刘华君许红波王太森刘文彬汤雪晴吕洁
- 关键词:新生儿病原学X线胸片
- 113例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分析
- 2004年
- 目的 :探讨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 ,提高其诊断率。方法 :分析 113例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资料。肺炎支原体 (MP)检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技术进行测定。结果 :小儿支原体肺炎发病年龄偏小 ,临床上均有咳嗽 ,常伴发热和气喘 ,多数肺部体征轻 ,X片肺部病变显著 ,肺外表现以心肌损害多见。结论 :对小儿咳嗽时间长 ,肺部体征轻 ,X片肺部病变显著 ,且常规抗生素治疗无效患儿 ,应及早行MP特异性检查 ,以及早确诊和治疗。
- 刘文彬许红波郑淑梅刘华君李琴
- 关键词:小儿支原体肺炎聚合酶链反应
- 基因诊断技术排除新生儿MRSA感染1例
- 2013年
- 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检出率也越来越高。现MRSA是国家卫生部3号令,也是病例首页必填项目。不同的检测手段对MRSA的检出率影响较大,一旦误诊,对患者将会产生严重后果。因此准确、及时的对MRSA进行检出或排除对合理的指导临床用药,有效、及时控制其感染,控制其传播有重要意义[1]。1病历资料1.1临床表现及体征新生儿,女,系第1胎第1产,6d。
- 胡娟林薇许红波
- 关键词:MRSA感染基因诊断技术新生儿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国家卫生部临床用药
- 口服免疫球蛋白治疗婴幼儿腹泻病被引量:12
- 1998年
- 钟盛林王太森金敏许红波
- 关键词:腹泻婴幼儿腹泻免疫球蛋白
- 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免疫机制及预后被引量:4
- 2007年
- 目的探讨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小儿急性病毒性心肌炎免疫机制及预后。方法将病例组随机分为常规组给予1,6二磷酸果糖等常规治疗,IVIG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IVIG。T细胞亚群、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白细胞介素(IL)-2,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γ干扰素(IFN-γ)的检测分别采用APAAP方法和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法;并同期进行心肌酶谱、心电图、心脏彩超和胸片检查,随访2年。同期选择20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结果常规组和IVIG组的临床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IVIG组慢性心肌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病例组治疗前T细胞亚群及IL-2均下降(P<0.01),其CD4+/CD8+比值、sIL-2R,TNF-α和IFN-γ均升高(P<0.05)。经IVIG治疗后,其T细胞亚群及IL-2均明显升高,CD4+/CD8+比值s、IL-2R,TNF-α和IFN-γ明显下降(P<0.05)。常规治疗前后,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细胞免疫功能降低且紊乱,IVIG可调节其细胞免疫功能,有助于减少慢性心肌炎的发生率。
- 刘华君刘文彬王太森许红波汤雪晴
- 关键词:病毒性心肌炎丙种球蛋白预后
- 小儿心动过缓46例临床分析
- 2012年
- 目的了解小儿心动过缓的类型和病因,为小儿心动过缓的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收治的46例小儿心动过缓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6例新生儿心动过缓中窦性心动过缓10例,房室传导阻滞5例,窦房传导阻滞1例;30例儿童心动过缓中窦性心动过缓12例,房室传导阻滞9例,窦房传导阻滞4例,室内传导阻滞4例,游走心律1例;由迷走神经张力过高所致者35例,心脏本身疾病所致者9例。结论小儿心动过缓中窦性心动过缓占绝大部分,其次为房室传导阻滞;小儿心动过缓大多由迷走神经张力过高所致,其次为心脏本身的疾病所致;小儿心动过缓大多预后良好。
- 刘华君刘文彬许红波汤雪晴赵文利
- 关键词:儿童新生儿心动过缓心律失常
- 小儿急性中毒88例临床分析
- 2005年
- 目的:为了预防小儿发生急性中毒.方法:回顾分析1992年1月~2003年12月急性中毒的88例患儿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儿均有明确的中毒病史及其相应的临床表现.中毒患儿以农村人口最多,有机氟、毒鼠强等神经毒型杀鼠剂致死率最高;胃复安等止吐药、氨茶碱、庆大霉素中毒为医源性所致.结论:医务人员临床用药要严格掌握好用量,家长对食物、毒物、药品的监管对避免小儿中毒至关重要.
- 王太森刘文彬许红波刘华君周颖
- 关键词:中毒儿童氟乙酰胺毒鼠强食物中毒
- 小儿单纯性营养不良胃肠激素测定被引量:2
- 2004年
- 【目的】 探讨单纯性营养不良 (protein energymalnutrition ,PEM )患儿胃肠内分泌功能 ,为PEM的治疗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空腹和摄入液体实验餐后 60min时外周血胃泌素 (gastrin ,Gas)、胃动素 (motilin ,MTL)、生长抑素 (somatostatin ,SS)水平。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观察组空腹和餐后 60min血中Gas和MTL水平明显降低 ,而SS水平则明显升高 (P均 <0 .0 1)。与对照组相似 ,观察组患儿餐后与餐前比较 ,Gas及MTL水平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SS水平则明显升高 (P <0 .0 1)。 【结论】 PEM患儿存在明显的胃肠内分泌功能紊乱。
- 刘文彬王太森周颖许红波郑淑梅汤雪晴刘华君
- 关键词:营养不良胃泌素胃动素生长抑素
- 病毒性心肌炎患儿T淋巴细胞亚群与sIL-2R相关性研究
- 2004年
- 目的 测定 74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血清可溶性白介素 2受体 (sIL 2R) ,并分析其相关性。方法 sIL 2R、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分别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和APAAP法。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病例组sIL 2R水平和CD8百分率明显升高 (P <0 0 1) ,CD3 明显降低 (P <0 0 1) ,CD4无明显差异 ;sIL 2R与CD3 和CD8呈负相关 (P <0 0 1) ,与CD4/CD8比值呈正相关 (P <0 0 1) ,与CD4不相关 (P >0 0 5 )。结论 提示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细胞免疫功能紊乱 ,为临床应用免疫治疗提供依据。
- 刘文彬郑淑梅许红波刘华君袁丽
- 关键词:病毒性心肌炎T淋巴细胞亚群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