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筑华
- 作品数:30 被引量:200H指数:6
- 供职机构:贵州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贵州省国际科技合作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燃煤型氟中毒对大鼠骺板软骨组织形态学的影响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模拟病区人群复制燃煤型氟中毒大鼠模型,动态观察大鼠不同时期骺板软骨组织形态的改变。方法 150只SD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对照组、中氟组、高氟组、高氟伴低蛋白低钙组、高氟伴高铝组,每组30只(雌雄各半),分别于第60 d、第120 d、第180 d处死,取大鼠左膝关节,观察大鼠骺板软骨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各染氟组与对照组相比,骺板边缘不齐,软骨细胞钙化延迟,增殖层和肥大层细胞层数增多;高氟伴低蛋白低钙组细胞柱排列紊乱,随染氟时间延长,出现大量坏死区;高氟伴高铝组增殖层软骨偶尔可见结节样增生;对于同一实验组不同时期比较,随着大鼠饲养时间延长,骺板软骨组织的增殖层细胞层数均逐渐降低(P<0.05);不同时期3批大鼠各染氟组骺板增殖层、肥大层的细胞层数均多于对照组,且随着染氟剂量增高细胞层数逐渐增加(P<0.05);高氟伴低蛋白低钙组、高氟伴高铝组骺板增殖层、肥大层细胞层数较高氟组均降低。结论燃煤型氟中毒大鼠出现了骺板软骨组织的损伤;肥大层、增殖层细胞层数增多;高氟伴低蛋白低钙组大鼠骺板组织出现大量坏死区;高氟伴高铝组大鼠骺板组织增厚主要表现为结节性增生。
- 申筑林少凯喻茂娟袁筑华
- 关键词:燃煤型氟中毒组织形态学
- 剖宫产手术切口皮内连续缝合加压置沙袋法被引量:3
- 2000年
- 袁筑华毛彩琳
- 关键词:剖腹产瘢痕
- 三种复方中药对亚慢性氟中毒大鼠脂质过氧化物清除能力的影响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比较3种中药方剂对亚慢性氟中毒大鼠脂质过氧化物的清除能力,探讨中药复方制剂治疗慢性氟中毒的机制。方法:224只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中氟组、高氟组和高氟低蛋白低钙组,后3组大鼠给予相应含氟饲料或低蛋白低钙饲料喂养制作亚慢性氟中毒大鼠模型;造模180后,中氟组、高氟组及高氟低蛋白低钙组大鼠又分为模型组、甲方剂组、乙方剂组和丙方剂组,后3组大鼠给于相应中药方剂治疗90 d;观察各组大鼠实验过程中的体重增长、氟斑牙情况,并与中药治疗90 d时取肝脏和肾脏制作组织匀浆检测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各模型组组织匀浆CAT含量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在给予丙方剂治疗后,各个治疗系列中肝/肾组织匀浆CAT含量都有所降低(P<0.05),说明丙方剂对降低CAT水平有作用,即能提高脂质过氧化物的清除能力;各模型组肾脏组织匀浆MDA含量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给予甲方剂和乙方剂治疗后,肝/肾组织匀浆MDA含量有所降低,说明甲方剂和乙方剂对降低MDA水平有作用,即能提高脂质过氧化物的清除能力,其中乙方剂较甲方剂效果更好。结论:丙方剂能调节CAT含量的能力,使其能恢复到清除H2O2的正常范围;甲方剂和乙方剂可抑制MDA含量升高,其中乙方剂最好。
- 柳青袁筑华申惠鹏黄朝晖王丹成锦芳黄德远喻茂娟
- 关键词:氟中毒SPRAGUE-DAWLEY脂质过氧化作用
- 2845例新生儿疾病筛查不合格血片及召回原因分析
- 2014年
- 新生儿疾病筛查是指医疗保健机构在新生儿群体中,用快速、简便、敏感的检测方法,对一些危及儿童生命、危害儿童生长发育、导致儿童智能障碍的一些先天性、遗传性疾病进行群体筛检。从而使患儿在临床上尚未出现疾病征象时就做出早期诊断,进行有效治疗,避免患儿重要脏器出现不可逆性的损害,保障儿童正常的体格发育和智能发育的系统性服务[1]。
- 袁凤琼袁筑华陈江
- 关键词:新生儿疾病筛查儿童生长发育召回血片医疗保健机构遗传性疾病
- 茵陈蒿汤治疗孕期母儿血型不合132例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5
- 2004年
- 目的 :观察茵陈蒿汤治疗孕期母儿ABO血型不合的临床疗效。方法 :孕 2 0周后 ,每日一剂茵陈蒿汤 ,水煎服 ,直至分娩。结果 :132例孕期母儿ABO血型不合孕妇 ,其抗A或抗B抗体效价均为阳性 (≥ 1∶6 4 ) ,经服药治疗后 ,6 0例抗体滴度未继续增加 ,占 4 5 .4 5 % ,72例抗体滴度逐渐降低 ,占 5 4 .5 5 % ,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茵陈蒿汤在治疗孕期母儿血型不合方面 ,较现代医学有着独特的疗效 ,效果满意 ,方便经济 。
- 袁筑华孙长学
- 关键词:母儿血型不合茵陈蒿汤临床疗效
- 复方中药对慢性氟中毒大鼠氟骨症的骨形态计量学影响被引量:8
- 2016年
- 目的评价复方中药制剂对慢性氟中毒大鼠骨氟症的治疗效果。方法取断乳2周的纯系Wistar大鼠88只,体重为(91.1±10.0)g,按体重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6只、中氟组(染氟剂量50 mg/kg)24只、高氟组(染氟剂量100 mg/kg)24只、高氟低钙低蛋白组(染氟剂量100 mg/kg,且蛋白质与钙的含量为中氟组和高氟组的一半)24只。染氟6个月后,各组采用股动脉放血法处死8只;染氟组余下的16只大鼠再分为2个小组,一组为持续染氟阳性对照组,另一组模拟氟病区实际情况,在持续染氟的基础上应用复方制剂进行治疗;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30 d和60 d时收集大鼠24 h尿样。在灌服90 d时,处死大鼠,并分离四肢骨。尿氟含量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骨氟含量采用高温灰化-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法测定。用Micro-CT(显微CT)技术检测大鼠四肢骨骨矿物质密度(BMD)、组织骨密度(TMD)、结构模型指数(SMI)、骨小梁厚度(Tb.Th)、骨小梁分离度(Tb.Sp)、各向异性(a1/a3)、骨小梁连接密度(Conn.D)、骨小梁与全部骨组织体积比(BV/TV)、骨表面积与体积比(BS/BV)、骨小梁数目(Tb.N)。结果应用复方中药治疗60 d时,中氟治疗组、高氟治疗组和高氟低钙低蛋白治疗组尿氟均低于相应的阳性对照组。用药90 d时,各治疗组骨氟亦低于相应的阳性对照组;中氟治疗组Conn.D[(1 443.81±684.09)mm^(-3)]低于中氟阳性对照组[(2 403.68±124.02)mm^(-3)];高氟治疗组TMD[(500.16±85.63)mg/cc]、Conn.D[(856.22±329.92)mm^(-3)]和BV/TV(0.44±0.04)低于相应的高氟阳性对照组[(639.96±9.51)mg/cc,(1 325.61±113.06)mm^(-3),(0.49±0.00)]。结论综合尿氟、骨氟及四肢骨BMD、BV/TV等指标改变,提示该复方中药对大鼠氟骨症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 郭生琼喻茂娟申惠鹏王丹袁筑华成锦芳
- 关键词:复方中药氟骨症MICRO-CT骨形态计量学
- 妊娠高血压孕妇血浆D二聚体含量与血液流变学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4
- 2009年
-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孕妇血浆D二聚体(DD)与血液流变学的相关关系。方法: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正常妊娠和妊高征孕妇血浆D二聚体含量,并与其血液流变学参数红细胞压积(HCT),全血黏度(WBV),血浆黏度(PV),血沉(ESR)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妊高征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P<0.01);妊高征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红细胞压积、全血黏滞度呈显著正相关(P<0.01),与血沉、血浆黏度无明显相关性(P>0.05);正常妊娠组与这四项指标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D二聚体参与了妊高征的发病过程,随着病情的加重逐渐升高,并与其血液黏滞度增高的变化相关。
- 袁筑华袁凤琼陈淼鑫付原
- 关键词:妊娠D二聚体血液流变学
-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载脂蛋白J基因的筛查被引量:2
- 2004年
- 目的 :探讨载脂蛋白J(apoJ)基因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妊高征 )遗传背景中的地位。方法 :运用聚合酶链反应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 (PCR DGGE)技术对 5 0例妊高征患者和 5 0例正常孕妇的apoJ基因外显子进行了多态变异筛查。结果 :对apoJ基因 5号外显子筛查 ,共检出 38例杂合子和 1例纯合子 ,其中正常孕妇组有 2 5例杂合子和 1例纯合子 ;妊高征组有 1 3例杂合子 ,有 1例的 7号外显子也为杂合子。 5号外显子的杂合子多态变异基因型频率在妊高征组为 2 6 % ,显著低于对照组的 5 2 % (P <0 0 1 )。其余外显子DGGE未检出异常电泳条带。结论 :apoJ基因
- 陈淼鑫袁筑华黄永俐陈卓李毅齐晓岚何燕赵艳修谨谢渊吴昌学汪俊涛单可人
- 关键词:聚合酶链反应琼脂凝胶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 163例Doula分娩的临床意义
- Doula(导乐)分娩即陪伴分娩,是一些西方国家普遍采用和提倡的一种方式,我国也有部分医院实行丈夫和亲人陪伴分娩的制度.陪伴分娩主要是以精神上的鼓励、心理上的安慰、体力上的支持,使产妇消除恐惧、焦虑情绪,精神状态良好、体...
- 袁筑华梁峰冰胡岩英
- 关键词:DOULA
- 文献传递
-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与正常妊娠妇女血脂代谢的特点及饮食护理被引量:2
- 2003年
- 目的观察并分析正常妊娠孕妇和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血脂代谢特点。方法选择本院健康非孕妇女30例 (对照组 ,正常孕妇 5 0例 (正常妊娠组 )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 30例 (GDM组 ) ;后两组分别于孕 2 4周、2 8周、36周抽取空腹静脉血测定各项血脂值 ;三组妇女均测空腹静脉血浆总胆固醇 (TC)、甘油三脂 (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 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 C)。结果 (1)与对照组比较 ,正常妊娠组孕 2 8周、孕 36周以及GDM组各孕周的TC、TG、LDL C血脂测定值及TG/HDL C比值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 (P <0 0 0 1) ;(2 )正常妊娠组与GDM组孕妇随着孕周的增加 ,TC、TG、LDL C测定值及TG/HDL C比值明显升高 ;(3)GDM组孕妇不同孕周的TC、TG、LDL C测定值及TG/HDL C比值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不同孕妇周的测定值 (P <0 0 0 1) ;HDL L测定值降低 (P <0 0 5 )。结论妊娠后各血脂值均随孕周增加而升高 ,孕晚期各值明显高于孕早中期 ,更高于非孕期 ;GDM组孕妇不同孕周的血脂值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的不同孕周 ;GDM孕妇存在血脂增高 ,血脂代谢紊乱。
- 袁筑华黄韵竹孙念梅
- 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正常妊娠血脂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