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景如 作品数:5 被引量:25 H指数:3 供职机构: 汕头市中心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41例频发室性早搏的心电图特点及射频消融治疗临床疗效评价 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探讨41例频发室性早搏的常规心电图特点及射频消融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进行常规心电图检查及射频消融治疗的频发室性早搏患者,分析其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特点和射频消融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动态心电图示为频发室性早搏,频率〉1万次/24h,多为二、三联律,并有3例合并有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起源于右室流出道28例,左室流出道8例,左室心尖部1例,二尖瓣环1例,三尖瓣环2例,起源部位无法确定1例。射频消融治疗即刻成功39例,失败2例,成功率为95.1%,失败率为4.9%。术后1周复查动态心电图37例无室性早搏出现,2例出现偶发室性早搏,均无明显心悸、胸闷等临床症状,无并发症发生。成功术后,由室性早搏引起的症状未再发生,随访3~12个月,无复发病例。结论术前分析患者发作时常规心电图特征,初步定位室性早搏的起源部位,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成功率;射频消融为治疗无器质性心脏病的频发室性早搏安全有效的措施。 林楚容 范景如 陈墅 梁嘉 郭舜奇关键词:频发室性早搏 心电图 射频消融 300例老年人心律失常心电图的表现观察 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老年人心律失常心电图的表现。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1年2月来自我院的300例老年人心律失常的心电图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的300例老年前期的患者心电图进行比较。结果老年组的患者共检查心律失常389次,300例患者中75例患者检测到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类型的心律失常;300例老年前期的患者中出现各种类型心律失常365例次,有24例患者出现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心律失常。结论老年患者心律失常的主要特点就是能够同时记录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心律失常,心脏传导阻滞的发生率也比较高。 范景如关键词:老年人 心律失常 心电图 平板运动试验恢复期收缩压异常升高辅助诊断冠心病的价值 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探讨恢复期收缩压异常升高作为辅助指标对提高平板运动试验诊断冠心病价值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16例行平板运动试验和冠状动脉(冠脉)造影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高血压的有无和冠脉造影结果分组。以运动后恢复期8 min内收缩压后期比前期升高≥10 mm Hg作为收缩压异常升高的阳性判定标准。研究运动试验恢复期收缩压异常升高值与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及logistic回归分析其与平板运动试验中的各个参数对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预测影响力,最终分析其辅助诊断冠心病的价值。结果运动试验恢复期收缩压异常升高值与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性(r=0.45,P<0.01),其在平板运动试验各个参数中对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预测影响力最高(β=0.25,P=0.003,R2=0.059),在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方面,恢复期收缩压异常升高优于ST段下移标准;其敏感性和升高值与冠脉病变积分呈正相关;在非高血压组其诊断的准确性较高,对合并高血压的患者,两指标联用的诊断准确性最高。结论利用运动试验恢复期收缩压异常升高值预测冠脉病变严重程度具有可行性,恢复期收缩压异常升高可辅助提高平板运动试验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 林楚容 范景如 陈墅 梁嘉 郭舜奇关键词:平板运动试验 冠脉造影 冠心病 CD41^(+)血小板微粒在不同血压昼夜节律高血压病患者的变化 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分析不同级别的高血压病患者血浆血小板微粒的变化,并探讨其在不同血压昼夜节律中的变化。方法收集2018年3月至2020年9月期间于汕头市中心医院就诊收住院的的高血压患者232例,年龄在30-75岁。以动态血压结果为分组标准,分为白大衣高血压组(24例)、1级高血压组(101例)、2级高血压组(45例)、3级高血压组(62例);另分为杓型组87例,非杓型组121例。采用流式细胞技术分析各组外周血中血小板微粒(PMP,CD41^(+))数目(个/μL),同时采集临床资料及与心血管疾病相关的高危血液学指标,并行24h动态血压检测,收集动态血压参数。分析不同级别的高血压患者血循环中血小板微粒水平的变化及在不同血压昼夜节律中的变化。结果在白大衣高血压组、1级高血压、2级高血压组两两比较中,仅2级高血压组PMP水平与1级高血压组不存在统计学差异,余各组的两两比较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CD41^(+)血小板微粒水平在非杓型组较杓型组升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与夜间血压下降率存在负相关(r=-0.661,P<0.001)。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血小板微粒与诊室收缩压、体重指数及夜间血压下降率存在相关性,其中以夜间血压下降率的相关系数(β=-0.646,P<0.01)最高。结论血浆CD41^(+)血小板微粒水平在高血压患者高于白大衣高血压患者,特别在3级高血压水平升高明显。非杓型(血压昼夜节律消失)高血压患者中血浆CD41^(+)血小板微粒水平高于杓型组。 范景如 张苏伟 赵传伟 王晓莉 陈子清 林振素 郭舜奇关键词:血压昼夜节律 高血压 血小板微粒 内皮素受体拮抗剂在高血压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2017年 原发性高血压为没有明确病因引起的全身血管压力的升高,它可导致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难治性高血压是指在改善生活方式的基础上,应用了合理可耐受的足量≥3种降压药(包括利尿剂)治疗时间〉1个月,血压仍未达标,或服用≥4种降压药血压才能有效控制的高血压类型[1]。资料显示, 范景如 郭舜奇关键词:靶器官损害 内皮素受体 诊室血压 药物降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