缪海雄
- 作品数:56 被引量:162H指数:7
-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惠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惠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CT引导下穿刺活检在诊断脊柱病变的应用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穿刺活检术在脊柱疾患诊疗中的作用。方法:36例脊柱病变患者,包括颈椎3例,胸椎10例,腰椎20例,骶椎3例,采用CT监测下经皮穿刺活检的方法获得病理诊断。结果:36例中,33例获得明确病理诊断,活检阳性率为91.6%,无并发症发生。结论:CT引导下穿刺活检是脊柱病变术前明确诊断的有效方法,其安全、准确率高、费用低,对制定脊柱病变的综合治疗方案起重要的作用。
- 孙春汉郭汉明程传虎缪海雄
- 关键词:脊柱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活检病理诊断
- 单侧椎板切除减压治疗单侧腰椎管侧隐窝狭窄症的护理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探讨单侧椎板切除减压治疗单侧腰椎管侧隐窝狭窄症患者的护理要点。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4月—2011年8月采用单侧椎板切除减压术治疗单侧腰椎管侧隐窝狭窄症的中度腿痛患者38例,总结护理经验。结果术前及术后良好的护理有利于患者的治疗和康复。结论单侧椎板切除减压治疗中度腿痛的单侧腰椎管侧隐窝狭窄症效果显著,利于早期功能锻炼和护理工作的进行,术前及术后的合理护理能有效减轻患者的痛苦,利于患者的康复。
- 马敏缪海雄
- 关键词:护理
- 腹直肌外侧切口入路治疗髋臼前柱骨折的临床效果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评价经腹直肌外侧切口入路治疗髋臼前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60例髋臼前柱骨折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均接受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其中对照组采用经髂腹股沟入路手术,观察组采用经腹直肌外侧切口入路方式。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解剖复位质量、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短于或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复位优良率为93.3%,高于对照组的66.7%(P<0.05);观察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为86.7%,高于对照组的63.3%(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3%,低于对照组的43.3%(P<0.05)。结论腹直肌外侧切口入路治疗髋臼前柱骨折操作简便、创伤小,视野显露充分,复位良好,有利于术后临床功能的更好恢复,因此可作为临床治疗此类骨折类型的首选入路方式。
- 赖伟强陈楚群黄启治缪海雄邵晏清钟锡鸿
- 关键词:髋臼前柱骨折手术入路
- 经椎弓根椎体植骨+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段骨折近期疗效分析被引量:8
- 2009年
- 目的探讨经椎弓根椎体植骨后路三柱植骨在胸腰段骨折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自2004年10月至2007年8月本院收治的胸腰段骨折患者53例,其中男34例,女19例;年龄26~46岁,平均36岁;T118例,T1219例,L126例。骨折类型:压缩型11例,爆裂型42例。神经功能按ASIA分级:A级5例,B级7例,C级15例,D级7例,E级19例。本组病例全部经后路手术,行或不行椎板减压,病椎经椎弓根前中柱植骨,双侧横突植骨,未经椎板减压患者加用椎板植骨。术前、术后及随访时摄X线检查,测量观察椎体高度有无丢失,内固定有无断裂、松动情况发生。结果53例患者均达理想复位,术后随访8~48个月,平均25个月,53例患者骨折均骨性愈合,未发现畸形矫正度的丧失,无断钉或断棒现象,术后三柱融合佳,近期观察未见病椎角度丢失。除3例A级患者神经功能无恢复外,其余患者均有Ⅰ级以上的恢复。结论经后路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对恢复神经功能病椎高度和生理曲度效果佳,经椎弓根椎体前中柱植骨对恢复脊柱三柱稳定性、降低术后病椎高度丢失效果良好。
- 蔡宏华王新光邬哲慧缪海雄郑剑平
- 关键词:椎弓根植骨
- 改良吻合血管游离腓骨移植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50例分析
- 2008年
- 目的探讨改良的吻合血管游离腓骨移植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股骨头缺血性坏死50例(75髋),病因:创伤性20例(30髋),激素性15例(23髋),酒精性11例(16髋),特发性4例(6髋)。按Steinberg分期标准,Ⅱ期27髋(36.0%),Ⅲ期38髋(50.0%),Ⅳ期10髋(13.3%)。术前Harris评分平均分别为:78.5、65.4和57.4分。结果游离腓骨手术时间为10-35min,平均18min。总手术时间为80—130min,平均95min。50例(75髋)患者的x线片显示:60髋(80.0%)的股骨头坏死有不同程度改善,13髋(17.3%)无明显变化,2髋(2.7%)恶化;术后Ⅱ期平均为94.4分,Ⅲ期为86.0分,Ⅳ期为74.1分,均较术前明显提高。结论改良的吻合血管游离腓骨移植术是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 缪海雄
- 关键词:股骨头坏死骨移植疗效
- 脑利钠肽在老年舒张性心力衰竭与收缩性心力衰竭中的对比分析被引量:4
- 2008年
- 缪海雄夏向南
- 关键词:收缩性心力衰竭舒张性心力衰竭血浆脑利钠肽老年P水平
- Pyrford张力带钢丝治疗髌骨骨折145例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对145例行Pyrford张力带钢丝内固定的髌骨骨折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Pyrford张力带钢丝在髌骨骨折手术治疗中的实用性。方法:我科自1995年开始,对有手术适应症的145例髌骨骨折病例行开放复位,Pyrford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手术,术后早期行膝关节功能锻炼。术后随访观察疗效。结果:145例病例中106例得到随访,未见骨不连,骨折愈合时间5—9周,平均6.7周,膝关节功能恢复快,随访病例均已骨性愈合。结论:Pyrford张力带钢丝治疗髌骨骨折手术简单,治疗效果佳,适应范围广,是一种有效术式。
- 蔡宏华王新光缪海雄邬哲慧黄玉良
- 关键词:髌骨骨折内固定张力带钢丝
- 经腹直肌外侧小切口入路辅助经皮后柱顺行拉力螺钉固定技术治疗髋臼前后柱骨折被引量:25
- 2015年
- 目的探讨经腹直肌外侧小切口入路辅助经皮后柱顺行拉力螺钉固定技术治疗髋臼前、后柱骨折的手术技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采用经腹直肌外侧小切口入路辅助经皮后柱顺行拉力螺钉固定技术治疗的11例髋臼前、后柱骨折患者资料,男7例,女4例;年龄为31~50岁,平均43.2岁;骨折按Letournel—Judet分型:前柱伴后半横形骨折8例,双柱骨折3例。患者取平卧位,经前方腹直肌外侧小切口入路,先直视下对髋臼前柱骨折进行复位,将预弯的钢板放置于髋臼内侧面固定前柱;牵拉、撬拨复位后柱骨折后,经皮沿小骨盆环上缘向坐骨棘或坐骨结节方向打入直径为6.5mm的空心螺钉导针,再沿导针置入顺行拉力螺钉固定后柱。结果本组11例患者手术切口长度为6~8cm,平均7.0cm;手术时间为45—115min,平均65.1min;术中出血量为150~550mL,平均400.3mL。术后按Matta影像学评分标准评定骨折复位质量:优7例,良3例,差1例。11例患者术后获6~12个月(平均10个月)随访。骨折愈合时间为6~10周(平均8周)。术后6个月根据改良Merled,Aubigne和Postel评分系统评定临床疗效:优6例,良4例,可1例。1例患者术后3个月出现髋臼后壁异位骨化。随访期间无一例患者发生腹股沟疝、切口疝等并发症。结论经腹直肌外侧小切口人路辅助经皮后柱顺行拉力螺钉固定技术能直视下复位并有效固定髋臼前、后柱骨折,疗效良好。
- 夏广杨晓东樊仕才麦奇光缪海雄杜贵忠王华李涛谭新宇黄海廖坚文吴文
- 关键词:骨钉
- 瑞舒伐他汀对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炎症因子水平及心脏梗死面积的影响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对早发冠心病(PCAD)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炎症因子水平及心脏梗死面积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8月至2015年12月于我院确诊为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的79例患者纳入研究并随机分组,均依据指南采取常规治疗,对照组40例患者调脂药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组39例则采用瑞舒伐他汀。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28天后血浆肿瘤坏死因子(TNF-a)、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等炎症指标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改善情况;比较患者心电图QRS积分及梗死面积差异。结果:治疗后,患者Hs-CRP、IL-6、TNF-a水平均降低,LVEF则显著升高,但治疗组改善均更显著,P<0.05;患者心电图QRS积分均降低,但治疗组改善更显著,且梗死面积更小,差异显著,P<0.05。结论:较阿托伐他汀而言,瑞舒伐他汀疗效更为显著,可更好地抑制炎症反应,且可减小心脏梗死面积,值得推广。
- 缪海雄叶椿香
- 关键词:瑞舒伐他汀炎症因子
-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对策被引量:4
- 2009年
- 目的探讨治疗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最佳对策。方法对1998年6月~2008年10月本院收治的5例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全部患者行彻底清创、使用有效抗生素或Ⅱ期置换术。结果感染均得到有效控制,平均随访46个月,均未出现感染复发,膝关节功能恢复满意。结论彻底清创、使用有效抗生素及Ⅱ期置换术是治疗假体感染的有效方法,但最好的对策还是加强预防。
- 缪海雄郭汉明谢惠缄康明
- 关键词:膝关节再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