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鹂

作品数:15 被引量:191H指数:8
供职机构:武汉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武汉市卫生局资助项目武汉市卫生局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4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血压
  • 5篇原发性
  • 5篇原发性高血压
  • 5篇偏瘫
  • 5篇卒中
  • 5篇脑卒中
  • 5篇高血压
  • 4篇电针
  • 4篇原发性高血压...
  • 4篇曲池
  • 4篇高血压病
  • 3篇偏瘫患者
  • 3篇曲池穴
  • 3篇促通技术
  • 2篇穴位
  • 2篇血浆
  • 2篇血浆NPY
  • 2篇神经降压素
  • 2篇卒中后
  • 2篇脑卒中后

机构

  • 12篇武汉市中心医...
  • 4篇湖北中医药大...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13篇马朝阳
  • 13篇王鹂
  • 12篇熊修安
  • 10篇万文俊
  • 8篇王颖
  • 6篇游菲
  • 4篇高光仪
  • 4篇王艳富
  • 4篇丁琳
  • 3篇梅启慧
  • 3篇张婷
  • 3篇张逸仙
  • 3篇丁琳
  • 2篇彭铎
  • 2篇李雷
  • 1篇姚启明
  • 1篇李海新
  • 1篇黄娟
  • 1篇刘文华
  • 1篇唐雷

传媒

  • 3篇中华物理医学...
  • 1篇中国针灸
  • 1篇河南中医
  • 1篇中国康复
  • 1篇湖北中医杂志
  • 1篇新中医
  • 1篇中西医结合心...

年份

  • 3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2
  • 2篇2011
  • 4篇2010
  • 2篇2009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针药结合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NPY、NT浓度影响的临床研究
马朝阳万文俊王艳富熊修安黄艳游菲黄娟王鹂王颖张婷唐雷丁琳李雷李海燕
项目研究的创新点在于:通过针药结合治疗高血压病具有明确的临床疗效。研究发现,针药组降压疗效优于电针组和药物组,在治疗2周后血压即达到一个稳定水平,表明电针结合药物降压具有协同作用,且具有起效快、降压平稳的优势。针药结合可...
关键词:
关键词:药物降压血浆神经肽神经降压素
小组模式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和手功能的影响被引量:31
2015年
目的探讨小组模式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及手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4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小组康复组及对照组,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及康复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辅以常规上肢功能训练,小组康复组患者则辅以小组模式上肢功能康复训练。于治疗前、治疗8周后分别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上肢部分(FMA—UE)、Carroll上肢功能实验(UEFT)评定患者上肢功能及手功能;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MBI)评定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测患者焦虑及抑郁情况。结果经8周治疗后,发现2组患者上述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并且小组康复组UEFT评分[(75.7±11.0)分]、MBI评分[(81.2±11.8)分]、SAS评分[(33.0±6.6)分]及SDS评分[(40.4±7.8)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水平,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康复干预基础上辅以小组模式康复训练,能进一步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恢复,提高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同时对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亦具有显著疗效,该治疗模式值得在临床康复中推广、应用。
游菲王鹂马朝阳刘炼
关键词:脑卒中上肢功能手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抑郁
电针曲池穴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疗效观察及机制探讨被引量:55
2009年
目的:观察电针曲池穴对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压变化以及血浆儿茶酚胺(CA)浓度的影响,从而探讨针刺曲池穴的降压机制。方法:将60例EH患者随机分为电针曲池穴组(电针组)和药物对照组(药物组),每组30例,分别采用电针曲池穴和西药治疗(口服尼卡地平片),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血压的改变以及血浆儿茶酚胺的浓度变化。结果:①两组在疗程结束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均明显降低(P<0.01);②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浆肾上腺素(AD)、去甲肾上腺素(NAD)浓度均明显下降(P<0.01),而血浆多巴胺(DA)降低不明显(P>0.05);③两组在疗程结束后降压疗效方面,电针组总有效率为66.7%,药物组总有效率为7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曲池穴和药物均能够通过调节血浆CA浓度达到对血压的良性调节作用。
万文俊马朝阳熊修安王鹂丁琳张逸仙王颖
关键词:电针高血压儿茶酚胺类
低频脉冲电穴位刺激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研究
游菲马朝阳万文俊熊修安丁琳王鹂梅启慧王颖张婷郑婕
①课题来源与背景:失眠症(Insomnia)是最为常见的一种睡眠障碍性疾病,它是多种躯体、精神和行为疾病所具有的常见临床表现。在现代化社会中,严重影响人们身心健康、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的第一问题便是失眠。因此,对于失眠症进...
关键词:
关键词:失眠症睡眠障碍性疾病穴位刺激治疗中西结合治疗
运动想象疗法联合头皮针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及平衡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8
2015年
目的观察运动想象疗法联合头皮针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及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脑卒中偏瘫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头皮针组、运动想象组及综合治疗组,每组40例。3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内科治疗及康复训练,头皮针组在此基础上辅以头皮针治疗,运动想象组辅以运动想象疗法,综合治疗组在头皮针组基础上增加运动想象疗法。治疗前、治疗6周后对患者进行10m最大步行速度(10mMWS)、Berg平衡量表(BBS)、Holden步行功能分级量表(FAC)、“起立一行走”计时测试(TUGT)评分。结果治疗前,3组患者10mMWS、BBS、FAC评分、TUGT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6周治疗后,3组患者上述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综合治疗组10mMWS[(0.67±0.23)m/s]、BBS评分[(46.03±7.38)分]、FAC评分[(4.00±0.96)分]、TUGT[(16.73±7.62)s]改善幅度显著优于头皮针组及运动想象组(P〈0.05)。结论运动想象疗法联合头皮针治疗可以显著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且其疗效优于单纯头皮针治疗及运动想象疗法。
王鹂马朝阳游菲熊修安
关键词:脑卒中
头针结合促通技术治疗偏瘫的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10年
高光仪马朝阳万文俊熊修安王鹂王颖丁琳
关键词:偏瘫促通技术
头针配合促通技术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被引量:8
2010年
目的:观察头针配合促通技术对恢复期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恢复期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45例,随机分为A、B、C 3组各15例。A组针刺健侧顶颞前斜线(运动区)治疗;B组采用Brunnstrom促通技术训练;C组两项结合治疗。治疗前后均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定临床疗效;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FMA)和Barthel指数(BI)积分评定上下肢运动功能和ADL。结果:治疗21 d后,FMA及BI积分与治疗前比较3组均有明显提高(P<0.01),其中FMA积分,B、C组上肢高于A组(P<0.05);A、C组下肢高于B组(P<0.05);BI积分,C组高于A、B组(P<0.01)。3组临床疗效比较,C组基本痊愈率及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A、B组(40.0%与13.3%、13.3%;86.7%与73.3%、66.7%,P<0.01)。结论:头针配合促通技术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恢复期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和ADL,降低致残率。
马朝阳高光仪万文俊熊修安王鹂
关键词:促通技术缺血性脑卒中
电针曲池穴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临床研究
马朝阳孔庆志熊修安梅启慧万文俊王鹂丁琳王颖张逸仙刘文华
①课题来源与背景:高血压病(EH)是动脉硬化、脑血管病、冠心病的易发因素。EH发病率较高,症状较重,迁延难愈,往往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虽然,临床上比较受青睐的是钙通道拮抗剂(CCB),但是CCB在临床运用过程当中存在起效...
关键词: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病针刺治疗电针治疗
头针配合Brunnstrom促通技术治疗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临床研究
马朝阳张婷万文俊高光仪熊修安王鹂王颖丁琳梅启慧游菲王艳富彭铎
①课题来源与背景:头针可以明显改善脑卒中恢复期和后遗症期的瘫痪症状和体征,在脑卒中的治疗上已经得到世界医学界的广泛认可。西医康复医学理论认为脑卒中偏瘫是高级中枢丧失其对随意性运动功能的控制能力,取而代之的是低位中枢控制下...
关键词:
关键词:脑卒中治疗头针治疗针灸疗法
针刺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11年
针灸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取穴方法众多,包括体针、头针、耳针、眼针、鼻针、项针、腹针、腕踝针、按时取穴等,不仅疗效显著,并且具备简单、方便、廉价、有效、环保等特点。
王艳富马朝阳万文俊熊修安王颖王鹂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体针眼针鼻针项针腕踝针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