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电焊工接触含多种金属的电焊烟尘引起肺功能下降,既往研究多集中于单一金属与肺功能间的关联,较少关注到金属混合暴露的肺功能健康损害。[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电焊工尿液和血液中多种金属浓度与肺功能指标间的关联,探讨影响肺功能的关键金属成分,为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上海市某造船厂电焊工和对照组工人进行问卷调查、肺功能检测,并收集尿液和血液样本。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检测尿液和血液中钒、铬、锰等12种金属浓度。Spearman相关用于分析血液、尿液中金属间的关联性。应用多重线性回归、加权分位数之和回归(WQS)和贝叶斯核机器回归(BKMR)剖析金属混合暴露与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_(1)%)和一秒率(FEV_(1)/FVC)间的关系。[结果]本研究共纳入445名工人,焊工组322人(72.36%),对照组123人(27.64%),总人群平均年龄为(37.64±8.80)岁,87.19%为男性。电焊工尿镉(0.88 vs 0.58μg·L^(-1))以及血铬(5.86 vs5.06μg·L^(-1))、锰(24.24 vs 21.38μg·L^(-1))浓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Spearman相关结果显示尿液和血液中金属元素间相关系数范围为-0.46~0.68。在校正混杂因素后,多重线性回归结果提示电焊工尿钼与FVC、FEV_(1)间呈负相关;血钼与FVC、FVC%、FEV_(1)、FEV_(1)%以及血铜与FEV_(1)/FVC间呈负相关。WQS结果表明电焊工血液、尿液金属混合浓度每增加1个四分位数水平,FEV_(1)、FVC分别平均下降0.112 L、0.353 L,铜、锌、钒、锑等金属贡献较大。BKMR显示电焊工血液、尿液中金属浓度与FVC、FVC%、FEV_(1)、FEV_(1)%间呈下降趋势,单变量暴露反应-关系中血液、尿液钼浓度与FVC、FVC%、FEV_(1)、FEV_(1)大致呈线性下降趋势;电焊工尿液中不同金属作用于
目的分析总结电焊作业致神经系统损害领域研究趋势和热点,为后续研究提供新思路。方法于2022年12月,以美国科学引文索引(Web of Science)、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和万方数据库为检索数据库,对电焊作业与神经系统损害相关中英文检索词进行文献检索。用文献计量分析软件VOSviewer 1.6.18和CiteSpace 6.1.6软件对文献的发表年份、发表数量、国家、研究机构及关键词等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309篇文献(中文112篇,英文197篇)。国内和国际分别于1976年和1994年发表第一篇文献,并分别于2006年和2018年达到发文量高峰后出现不同程度下降;国内发文量最多的机构是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包括山东省职业卫生与职业病防治研究院和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和武汉科技大学。309篇文献分别来自52种中文期刊和86种英文期刊;关键词共现分析表明,国内研究主要围绕电焊作业、电焊工、神经行为功能和锰等主题开展,而电焊烟尘中锰致神经系统损害是国际上关注较多的领域;长期暴露(long term exposure)、风险(risk)和表现(performance)等是该领域的重点爆发词。结论电焊作业致神经系统损害领域研究热点有明显时间演变趋势,逐渐从临床表现过渡到其毒作用机制及早期生物标志物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