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春生

作品数:20 被引量:48H指数:3
供职机构:大连市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7篇手术
  • 7篇疗效
  • 5篇骨折
  • 4篇缺损
  • 4篇关节
  • 3篇低分子
  • 3篇低分子量
  • 3篇低分子量肝素
  • 3篇动脉
  • 3篇血栓
  • 3篇血栓形成
  • 3篇软组织
  • 3篇软组织缺损
  • 3篇深静脉
  • 3篇深静脉血栓
  • 3篇深静脉血栓形...
  • 3篇皮瓣
  • 3篇组织缺损
  • 3篇围手术
  • 3篇围手术期

机构

  • 19篇大连市中心医...

作者

  • 19篇王春生
  • 15篇孙焕伟
  • 13篇张洪权
  • 12篇杨卫东
  • 9篇高斌
  • 9篇苏毅
  • 8篇何明达
  • 5篇梁海东
  • 5篇董玉金
  • 5篇张铁慧
  • 4篇任远飞
  • 3篇童致虹
  • 3篇梁武
  • 2篇徐媛媛
  • 1篇曾伟峰
  • 1篇孙阳
  • 1篇徐媛媛
  • 1篇赵颂
  • 1篇梁红光

传媒

  • 6篇实用手外科杂...
  • 2篇中国实用医药
  • 2篇中国现代药物...
  • 1篇黑龙江医药科...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亚太传统医药
  • 1篇中外医疗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16
  • 10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0
  • 2篇2009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甲沟“V”形切除合并浅甲沟重建用于治疗嵌甲性甲沟炎的疗效观察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探讨并总结甲沟“V”形切除合并浅甲沟重建用于治疗嵌甲性甲沟炎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2007年7月—2013年12月,对313例共计584趾嵌甲性甲沟炎实施甲沟“V”形切除合并浅甲沟重建术,分析并总结手术疗效。结果本组切口均达到一期愈合,且实现了甲沟一期成形,仅15例复发,有效率达95.1%。结论该术式简单易行,操作方便,对趾甲及软组织损伤小,对病灶切除彻底,治愈率高,病程短,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王春生钟怡鸣孙焕伟张洪权杨卫东高斌苏毅何明达
关键词:嵌甲甲沟炎
手术治疗三踝骨折55例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三踝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来收治的55例三踝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5例三踝骨折患者,均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骨折愈合时间为12~14周,继续随访时间6~28个月,平均15个月。根据疗效评价标准,优良49例,可6例,优良率为89.1%。结论: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三踝骨折临床疗效确切。
梁海东董玉金童致虹梁武王春生
关键词:三踝骨折手术治疗疗效
腹壁下动脉穿支联合腹壁浅动脉复合双蒂皮瓣用于修复腹股沟区大面积软组织缺损一例报告
,游离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及腹壁浅动脉皮瓣单独应用均可修复四肢、头颈浅表创面、乳房再造、胸壁浅表创面及会阴浅表创面,并且此种病例屡见不鲜。然而在日常临床中,腹股沟区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病例较为罕见,表浅的组织缺损,可采取游离...
钟怡鸣孙焕伟张铁慧王春生张洪权杨卫东高斌苏毅何明达
关键词: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术后疗效
下肢坏死性筋膜炎诊疗的回顾性分析25例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下肢坏死性筋膜炎的诊疗及预后, 总结坏死性筋膜炎的发病机制及临床特点。方法大连市中心医院2016年9月至2020年12月收治25例下肢坏死性筋膜炎的患者, 男13例, 女12例, 年龄48~75岁, 平均年龄63岁。入院后严格评估患者身体一般状况, 完善相关术前检查, 并进行坏死性筋膜炎实验室风险指数(LRINEC)评分。在保证无手术禁忌的情况下, 行多次清创术, 术中留取所清除坏死组织行一般细菌培养, 并进行药敏试验。其中8例患者经清创后, 患肢出现较大面积皮肤坏死, 选择截肢术。其余17例患者清创后选择保肢治疗, 保肢治疗采取清创+游离植皮术, 术后鼓励患者加强康复锻炼, 最大程度地恢复肢体功能。结果随访0.6~3.0年, 平均1.8年, 随访方式包括门诊复诊、微信联系或电话询问等。17例患者移植皮肤均成活, 愈合时间为(27.5 ± 6.9) d。18例患者为多种细菌感染, 7例患者为单一细菌感染。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因瘢痕挛缩所导致的关节功能障碍, 以及植皮区再发感染等情况。结论坏死性筋膜炎需要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而正确选择治疗方式与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
王春生钟怡鸣孙焕伟张洪权杨卫东高斌苏毅邹啸威孙阳徐媛媛
关键词:截肢术植皮
利伐沙班与低分子量肝素在预防下肢骨折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疗效比较
:通过比较利伐沙班与低分子量肝素(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简称LMWH)在预防下肢骨折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简称DVT)中的作用,以评估利伐...
王春生孙焕伟
关键词:深静脉血栓形成利伐沙班低分子量肝素临床药理骨折手术
利伐沙班与低分子量肝素在预防下肢骨折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疗效比较
2016年
(上接2016年第1期)2.3抗凝治疗前后凝血酶原时间(PT)及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APTT)记录两组患者刚入院及抗凝治疗3d,1周,2周的PT和APTT值。将上述所记录的两组四次检验结果分别进行方差分析,结果提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再将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检验平均值进行配对样本均数t检验统计学分析,分析结果亦提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5,6)。
王春生孙焕伟
关键词:深静脉血栓形成低分子量肝素围手术期下肢骨折利伐沙班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
中足背侧解剖锁定钢板结合克氏针治疗Lisfrance关节损伤
2015年
目的探讨并总结切开复位中足背侧解剖锁定钢板结合克氏针固定治疗Lisfrance关节损伤的临床经验。方法对收治的19例Lisfrance关节损伤患者使用中足背侧解剖锁定钢板结合克氏针固定治疗。结果 3例出现切口部分切缘坏死,经换药后愈合,余手术切口Ⅰ/甲愈合。术后平均随访10.4个月(8~15个月)。拆除内固定后,依据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评分为72~96分(平均83.6分),优8例,良9例,可2例。结论中足背侧解剖锁定钢板体积小、占位小,符合固定部位的解剖结构方便放置且固定确切、有效,结合克氏针可有效固定复位后的Lisfrance关节,达到满意义的临床疗效。
苏毅何明达高斌王春生杨卫东张洪权孙焕伟
利伐沙班与低分子量肝素在预防下肢骨折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疗效比较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通过比较利伐沙班与低分子量肝素(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LMWH)在预防下肢骨折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venous thrombosi,DVT)中的作用,以评估利伐沙班及低分子量肝素的有效性、安全性以及足疗程应用防治深静脉血栓的必要性。方法对2011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399例下肢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所选择药物的不同分为利伐沙班组及低分子量肝素组。将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比例、体重等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故具有可比性。结果两组患者出血事件发生率(利伐沙班组0.62%,低分子量肝素组0%)、抗凝治疗前后的血红蛋白、血小板及凝血功能变化等经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利伐沙班组DVT发生率为1.9%.低分子量肝素组DVT发生率为7.2%,经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利伐沙班组髋部骨折患者DVT发生率为2.7%,低分子量肝素组髋部骨折患者DVT发生率为14.0%,经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利伐沙班与低分子量肝素均能在下肢骨折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预防中较安全、有效地发挥作用.且二者对凝血功能、血小板及血红蛋白均无明显影响。但对于髋部骨折术后DVT的预防,利伐沙班可能更有效。
王春生孙焕伟
关键词:利伐沙班低分子量肝素深静脉血栓形成下肢骨折
胫后动脉皮支皮瓣修复踝部软组织缺损
:对胫后动脉皮支皮瓣的应用进行探讨.方法:用胫后动脉皮支皮瓣以螺旋桨式旋转修复或以滑行推进的方式修复内踝软组织缺损6例、前踝软组织缺损3例、足跟后侧的软组织缺损13例.结果:22例移植组织成活21例,1例皮瓣尖端坏死,经...
张铁慧孙焕伟梁武任远飞董玉金杨卫东张洪权王春生
关键词:踝部软组织缺损皮支皮瓣胫后动脉术后疗效
腓骨短肌腱转位用于修复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及踝关节不稳的临床疗效观察
:探讨腓骨短肌腱转位用于修复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及踝关节不稳的有效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从2007年7月~20013年12月所收治的116例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患者的资料,所有患者均行腓骨短肌腱转位、强生带线锚...
王春生孙焕伟钟怡鸣张洪权杨卫东高斌苏毅何明达徐媛媛
关键词:副韧带损伤踝关节手术疗效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