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平 作品数:53 被引量:227 H指数:10 供职机构: 福建农林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 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生物学 文化科学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更多>>
园艺植物GC-MS分析中进样方式的优化 2017年 园艺植物挥发性成分的气质联用分析选用顶空进样器进样可实现自动化,并极大地提高定性定量分析的可操作性。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精油、樟树叶和花椒种子作为样品,探索顶空进样器进样的最佳炉温。结果显示,精油气质检测的峰值出现在50℃炉温;樟树叶和花椒峰值出现在70、80℃。试验认为以有机溶剂为主的液体样品,顶空进样器炉温选择50℃为宜;对园艺植物含水量较大的固体样品,则以70℃为宜。 郜祥雄 吴少华 王平关键词:顶空进样 GC-MS 炉温 挥发性成分 柚单染色体微分离制片技术研究 被引量:2 2010年 以“琯溪蜜柚”幼胚为材料,对单染色体微分离制片过程中3个关键因子对制片的影响效果进行了研究;分别设计了6个不同酶解时间、4个冰水固缩时间和两种不同染液染色处理,通过显微镜观察和拍照;结果表明:用2%纤维素酶与0.5%果胶酶的混合液处理40~60min,后低渗处理之后进行20~30min冰水固缩处理和卡宝品红染色组合可以得到理想的制片效果,背景干净,各单染色体充分分散,容易辨认和挑取;该方法制片适合小型单染色体开展下一步的微分离和微克隆研究。 王平 乔锋 王发明 柳燕挣 唐琦关键词:染色体制片 柚(Citrus grandis Osbeck)单染色体LA-PCR-AFLP技术体系中外源污染的防控 被引量:2 2010年 对柚单染色体LA-PCR-AFLP技术体系中外源DNA污染问题中不同试验用水、加接头连接前后步骤对水污染的敏感度以及LA-PCR形成的非特异性亮带现象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8种试验用水中BT水(Bioteke,RNase-free and DNase-free Water)的防控效果最佳;水的质量对LA-PCR过程中接头连接之前的步骤影响最大,对加接头之后的步骤也有一定的影响;非特异性亮带为引物自连形成的多聚体,与外源污染无关。本试验通过对外源污染的来源和关键步骤实施严格防控,经过dot blot验证,使外源污染能够得到有效控制。这为建立高质量的柚单染色体文库奠定了基础。 王发明 王平 唐琦 柳燕贞 陈伟关键词:单染色体 外源污染 DOT BLOT 柚自交不亲和性S核酸酶同源基因的分离和特征分析 官溪蜜柚、度尾蜜柚中的无核现象据前人有关研究认为是与配子体自交不亲和性有关.该研究是从官溪蜜柚和度尾蜜柚花柱中抽提总RNA合成cDNA,通过RACE和RT-PCR方法,克 隆出三个编码S核酸酶同源基因,为CgS1(Cit... 王平关键词:自交不亲和性 官溪蜜柚 度尾蜜柚 花柱 文献传递 豆粕发酵液对芦柑果园土壤酶活性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2024年 【目的】研究芦柑果园土壤施用豆粕发酵液的应用效果,为芦柑提质增效生产提供参考。【方法】于芦柑果实膨大期,用稀释40倍的豆粕发酵液和等量清水分别进行浇施,分析豆粕发酵液对芦柑果园土壤酶活性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施用豆粕发酵液对芦柑果园土壤pH值无显著影响;土壤脲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分别提高44.15%和20.86%,土壤蔗糖酶与过氧化氢酶活性无显著差异;芦柑叶片全磷和全钾含量分别增加5.71%和23.42%,全氮含量差异不显著;芦柑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无显著差异,可滴定酸含量降低7.99%,固酸比提高28.58%;单果质量和果皮厚度分别增加14.42%和16.00%,纵径提高5.56%;果实横径和果实硬度略有增加,但差异不显著。【结论】施用豆粕发酵液可以提高福建泉州永春芦柑果园酸性土壤的脲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促进土壤氮磷养分的释放,以及芦柑植株叶片磷钾矿质养分的吸收,并且对芦柑果实外观和内在品质均有改善效果。 黄晓冰 周宏蕙 张龙 张宇平 王平关键词:芦柑 土壤酶活性 果实品质 树盘处理对’南丰蜜橘’完熟栽培果实浮皮的影响 被引量:3 2020年 本研究以大棚延后栽培的’南丰蜜橘’作为研究材料,结合覆盖材料与保水剂做树盘试验处理,分析不同树盘处理对浮皮程度、果实品质和树盘土壤温湿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果实成熟的11月,树盘覆盖处理可提升果实可溶性固形物(TSS)、可滴定酸(TA)和维生素C含量,反光膜+保水剂处理提升果实TSS和TA效果显著,分别较对照(CK)高2.30%、0.27%。果实浮皮程度与TSS、TA和维生素C含量负相关;在12月,CK和稻草处理果实TSS、TA含量低,浮皮趋于严重,浮皮程度分别高达1.67级、1.07级,而其他处理果实出现轻度浮皮,均为0.73级。浮皮程度与单果重、果实TA和维生素C含量有很大关联性;在翌年1月,浮皮程度与土壤湿度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879),而TA与土壤湿度呈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911)。反光膜+保水剂处理土壤湿度一直处于最高,此时期TA迅速降低,浮皮程度呈加速趋势。因此,土壤湿度越高,浮皮程度越严重,果实的TSS、TA和维生素C含量越低。通过覆盖处理能降低土壤湿度,提升果实TSS、TA和维生素C含量等品质,推迟’南丰蜜橘’果实浮皮的发生,减轻果实浮皮程度。其中,地布覆盖处理防治果实浮皮效果最佳,反光膜、地毯、地布+保水剂处理的效果次之。 郑小华 吴迪 李春侠 张蓓 李江波 熊斌 王平关键词:南丰蜜橘 果实浮皮 TSS 土壤湿度 福建薪炭林树种的筛选 被引量:4 2007年 随着社会发展对能源消耗的不断增加,开发生物质新能源已成为必然,薪炭林作为生物质原料之一,在新形势下有巨大的开发潜力。在掌握福建薪炭林树种的种类、分布和薪材特性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方法分别从薪材产量、生长量、轮伐期及热值4个方面对福建主要薪炭林树种进行综合评价,最终筛选出15种可供福建推广的薪炭林树种,为南方生物能源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范广阔 王平 马祥庆 王兆勇 康俊永关键词:薪炭林 树种 热值 荔枝R基因同源序列的克隆与分析 被引量:10 2002年 根据已知植物抗病基因 (R基因 )编码的蛋白质 NBS保守区设计特异简并引物 ,对荔枝的基因组DNA进行体外扩增 ,获得了一条大小约 5 0 0 bp的扩增谱带 ;回收该特异扩增带并进行克隆 ,筛选若干阳性克隆进行测序 ,共获得 5个片段的序列 .同源性比较发现 ,该 5个片段均属于 NBS-LRR类抗病基因同源序列(RGA) ,与已知 R基因相应区段的氨基酸序列一致性为 1 3 .5 %~ 45 .9%.这些 RGA既可进一步用于筛选荔枝的抗病候选基因 ,同时也可以作为分子标记 ,用于荔枝遗传图谱的构建 .该研究表明 R基因同源克隆技术可望成为荔枝抗病基因克隆和基因组研究的重要手段 . 黄代青 吕柳新 王平关键词:荔枝 基因克隆 植物抗病基因 抗病机制 柚cDNA中NBS-LRR类R基因同源序列的分离 被引量:26 2004年 提取柚花柱的总RNA,通过逆转录合成其cDNA,根据已知植物抗病基因(R基因)的NBS保守区设计简并引物,对cDNA进行扩增,获得大小约为500bp的PCR产物,对连接产物进行酶切归类,筛选得到不同类别的克隆12个,并进行了测序。通过序列同源比较分析发现,其中有10个片段属于NBS-LRR类抗病基因的同源序列(RGA),与已知植物R基因相应区段的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为11.5%~47.1%。 黄代青 王平 吕柳新关键词:同源序列 植物抗病 接产 花柱 荔枝花性别分化过程的荧光显微观察 被引量:5 2010年 通过荧光显微的方法,对荔枝花性别歧异状况和过程进行观察。结果表明:荔枝单花在性别的形态分化前都存在两性原基,雌花和雄花早期发育基本同步。在减数分裂完成时(花蕾直径1.8mm左右),即开始进入花性别歧异阶段,可以从雌雄蕊消长以及雌蕊花柱道和雄蕊花药壁发育状况,判别花朵性别岐异的方向。这将为进一步开展花性别分化机理研究,或调控花性别歧异途径提供依据。 王平 郑伟 陈伟关键词:荔枝 雄花 雌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