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会珍
- 作品数:20 被引量:55H指数:5
- 供职机构: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建筑科学更多>>
- 云南肝片吸虫病首例报告被引量:13
- 2005年
- 张莉莉王会珍刘钢
- 关键词:肝片吸虫病人兽共患寄生虫病病例报告活检标本肝胆手术数据记录
- 微小膜壳绦虫感染1例报告被引量:3
- 2006年
- 本文报道了云南省微小膜壳绦虫感染1例。
- 王会珍张莉莉
- 关键词:病例报告
- 云南省级医疗机构两年消毒灭菌效果监测与分析被引量:6
- 2012年
- [目的]了解云南省级医疗机构消毒灭菌工作现状,以提高医疗机构消毒灭菌工作质量,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方法]连续两年对28家医疗机构的空气、医护人员手、物体表面等方面的消毒灭菌效果进行监测。[结果]两年累计监测1660件样品,总体合格率为93.4%。无菌器械合格率最高(100%),合格率较低的为紫外灯辐照强度、使用中戊二醛含量和空气,分别为85.2%、86.2%和86.4%。2010年合格率较2009年有所上升。[结论]应积极采取综合措施,加强医院消毒灭菌管理工作,认真落实各项消毒灭菌制度,切实做好医院消毒灭菌工作。
- 李建云周晓梅王会珍应肇林
- 关键词:消毒灭菌
- 云南省旋毛虫病防治试点血清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4
- 2003年
- 王会珍庞颜坤武樱
- 关键词:旋毛虫病血清流行病学
- 云南省防治亚洲无钩绦虫病试点研究被引量:7
- 2005年
- 目的了解亚洲无钩绦虫病流行因素及流行环节,掌握流行特征,探索综合防治方法. 方法选择带绦虫病流行区兰坪县河西乡箐花村和三界村为防治试点,开展亚洲无钩绦虫流行病学调查.采用药物驱虫及健康教育(箐花村)等措施控制亚洲无钩绦虫病. 结果病史访问2 214人, 查到近期排亚洲无钩绦虫节片者886人,感染率分别为箐花村42.12%(489/1161),三界37.70%(397/1053).未发现有癫痫病史者和皮下结节者.人群感染率,男性38.55%,女性41.44%,差异无显著性;最小感染年龄为9个月,最大90岁;30~50岁组感染率最高,在55.99%~60.66%之间;普米族居民感染率为46.69%,高于其他民族;农民感染率为51.77%,高于其他职业人群.饮食习惯调查,生食猪肝者占调查人数的95.12%,感染率为41.55%,显著高于不生食猪肝者(6.48%).不同牲畜饲养户亚洲无钩绦虫感染率差异有显著性(χ2=299.266,P<0.01).3年累计复查7 771人次,驱虫3 285人次,药物驱虫治愈率分别为驱绦胶囊82.50%(509/617),吡喹酮75.00%(150/200).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后,箐花村居民生食猪肝者所占比例从防治前的95.95%下降至36.32%,厕所普及率从1.48%上升至39.41%,亚洲无钩绦虫人群感染率从42.12%下降至17.67%.三界村防治后上述指标无显著变化. 结论兰坪防治试点为亚洲无钩绦虫病流行区,居民主要通过生食猪肝感染 .采取驱虫、健康教育等综合性防治措施,可有效控制人群亚洲无钩绦虫感染.
- 张莉莉陶洪张炳翔王会珍王云济李增荣杨继昆李彦忠杨炳新张皓明庞颜坤李瑛武樱
- 关键词:病原学
- 眼囊虫病1例报告
- 2004年
- 患者,女,15岁,白族,云南大理市人,因右眼视力突然下降,视物模糊入院.
患者自诉有食生肉史,否认绦虫病史.查右眼视力不到0.1,血清囊虫抗体阴性,超声检查发现眼底一活动囊肿伴视网膜脱离,手术治疗并取出囊肿经病理鉴定为猪囊尾蚴,两周后视力恢复至0.6.术后给予吡喹酮治疗两个疗程.
- 王会珍
- 关键词:视力突然下降视物模糊
- 云南省各级妇幼医疗保健机构消毒灭菌质量四年调查
- 2015年
- 目的了解云南省各级妇幼医疗保健机构消毒灭菌质量现状,为加强此类医疗机构消毒管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通过现场采样和实验室检测,对全省各级妇幼医疗保健机构的消毒灭菌质量进行监测和评价。结果共监测196家妇幼医疗保健机构,采集不同消毒对象标本4 541件,消毒效果平均合格率为92.27%。省级妇幼医疗保健机构合格率为96.77%,县级机构合格率为90.99%。不同监测对象中,合格率较低的有室内空气和紫外线灯,分别为79.20%和86.46%;无菌器械质量合格率为96.79%。结论云南省各级妇幼医疗保健机构消毒质量差别较大,无菌器械合格率值得关注,特别要加强室内空气卫生管理。
- 李建云王会珍应肇林王进梅陶洪周晓梅
- 关键词:妇幼保健消毒灭菌
- 云南省昆明市疑似旋毛虫病例血清学检测结果分析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 了解云南省昆明市疑似旋毛虫患者血清学检测状况及可能影响因素。方法 使用ELISA法对疑似感染旋毛虫患者进行血清IgG检测。结果 累计检测2 865例疑似旋毛虫患者的血清样本,阳性率为7.1%,各年龄组间血清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11,P<0.01),30~39岁组患者血清阳性率最高(10.5%);不同民族间血清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97,P<0.01),哈尼族患者血清阳性率最高(16.9%);云南本省患者血清阳性率(7.4%)高于外省(3.5%),两者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4,P<0.05);有食生猪肉史患者血清阳性率(13.2%)高于无食生猪肉史患者(5.3%),两者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72,P<0.01);有肌肉痛患者血清阳性率(11.8%)高于无肌肉痛患者(5.9%),两者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P<0.01);有腹痛患者血清阳性率(13.5%)高于无腹痛患者(5.2%),两者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P<0.01);性别与血清检测结果无统计学差异(χ2=0.32,P>0.05)。结论 患者有食生猪肉史并出现肌肉痛、腹痛等症状,临床应考虑旋毛虫感染可能性;卫生部门要加强卫生宣教,严格执行肉类食品检疫制度。
- 李建云陶洪王会珍应肇林周晓梅
- 关键词:旋毛虫血清学
- 大型活动场馆灭鼠方法探讨
- 2004年
- 李富华周晓梅李彦忠王会珍卢德富
- 关键词:灭鼠方法鼠密度防制工作灭鼠工作鼠害
- 云南部分地区人群亚洲带绦虫感染现状调查与分析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 2000—2014年对云南禄丰干海资、牟定蟠猫、昆明远郊农村、兰坪河西等4地区人群进行亚洲带绦虫病流行病学调查,查明流行地区,掌握流行特征、人群感染现状,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亚洲带绦虫病例线索,设病例居住地为调查点。采用访问法进行病史调查及收集近期感染者带绦虫孕节片病原学检查等方法。结果病史调查共912户5 081人,查出亚洲带绦虫感染者849人,总感染率为16.71%。病原学检查感染者孕节片标本585份,均为亚洲带绦虫。各地区人群感染率分别为:禄丰干海资22.64%(144/636)、牟定蟠猫8.78%(51/584)、昆明远郊农村2.53%(40/1 580)、兰坪河西26.92%(614/2 281)。不同地区人群感染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年龄、民族和职业感染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流行因素调查,四地居民普遍有生食猪肝的饮食习惯占调查人数的93.11%(4 731/5 081),未查见有生食猪肉、牛肉的饮食习惯。卫生习惯不良者占调查人数的30.49%(1 549/5 081);牲畜放养率占其饲养户的55.83%(407/729);有"连茅圈"的居民户占41.54%(140/337)。结论云南禄丰干海资、牟定蟠猫、昆明远郊农村、兰坪河西为亚洲带绦虫病流行区,本病的流行系多种因素综合的结果,生食猪肝的饮食习惯是人体感染的重要途径。
- 王会珍张皓明张莉莉陶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