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麻醉
  • 2篇急诊
  • 2篇急诊麻醉
  • 1篇刀伤
  • 1篇动脉
  • 1篇心室
  • 1篇心脏
  • 1篇心脏瓣膜
  • 1篇心脏瓣膜置换
  • 1篇心脏瓣膜置换...
  • 1篇心脏瓣膜置换...
  • 1篇胸部
  • 1篇胸部CT
  • 1篇休克
  • 1篇血性
  • 1篇血肿
  • 1篇炎症
  • 1篇炎症反
  • 1篇炎症反应
  • 1篇腰椎

机构

  • 4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解放军第25...
  • 1篇解放军第二五...

作者

  • 6篇牟权
  • 3篇程庆春
  • 3篇梅黎明
  • 1篇董伟伟
  • 1篇张树海
  • 1篇刘忠祥
  • 1篇李超
  • 1篇梅黎明
  • 1篇刘冬
  • 1篇董伟伟
  • 1篇孙忠

传媒

  • 3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医学综述
  • 1篇淮海医药
  • 1篇青岛医药卫生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7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1例胸部多处刀伤急诊麻醉
2010年
牟权梅黎明程庆春
关键词:胸部CT急诊刀伤麻醉失血性休克
小儿全麻引起呼吸道梗阻教训1例
2007年
牟权程庆春董伟伟
关键词:小儿全麻呼吸道梗阻术前访视病人视网膜母细胞瘤化验检查
神经刺激定位仪在外周神经阻滞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4
2011年
外周神经阻滞技术已有百余年的历史,作为麻醉学中的一个分支,随着临床的需要,近十多年来外周神经阻滞取得了显著进展。神经刺激仪(Peripheral Nerve Stimulator,PNS)是用于周围神经阻滞定位的新方法,
梅黎明孙忠牟权刘忠祥刘冬张树海
关键词:外周神经阻滞麻醉
右室破裂急诊麻醉2例
2010年
牟权董伟伟
关键词:心室麻醉
1例腰椎占位切除术并发脑出血硬膜外血肿
2012年
1病例介绍 患者,女,30岁,体重66kg,ASA I级,术前诊断为腰3-4椎管占位,拟在全麻下行腰椎占位切除术。术前检查有脑积水(少量),余均正常,Bp15.5/10kPa,家族中无高血压病史。入室时建立右上肢液路,右桡动脉穿刺置管监测动脉Bp,监测ECG、Sp02。麻醉过程:地米10mg,咪唑安定4mg,芬太尼0.2mg,异丙酚80mg,万可松6mg,经121腔明视下插入气管导管(弹黄管7号),插管时病人呛咳,立即静推异丙酚50mg,顺利插管,听双肺对称一致,固定导管开呼吸机,麻醉机,异氟醚维持,间断静注芬太尼O.4mg,万可松16mg。
牟权梅黎明程庆春
关键词:椎管占位切除术硬膜外血肿腰椎桡动脉穿刺置管脑出血并发
右美托咪定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围术期炎症反应的影响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围术期炎症反应的防治功效。方法选取解放军第二五二医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64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32例)在麻醉诱导前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对照组(32例)在麻醉诱导前静脉泵注等量生理盐水。采集两组患者桡动脉血,进行相关指标水平检测。结果与麻醉诱导前相比,两组患者在体外循环(CPB)30 min时、术后即刻、术后24 h的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0水平均显著上升(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在CPB 30 min时、术后即刻、术后24 h的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0水平显著下降(P<0.05)。在治疗效果上,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右美托咪定对抗和预防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的炎症反应,能够有效降低炎性介质的活性,降低炎症反应发生率,同时提高治疗效果。
李超牟权梅黎明
关键词:心脏瓣膜置换术抗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