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泓宇 作品数:24 被引量:67 H指数:5 供职机构: 攀枝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更多>> 发文基金: 攀枝花市政府专项资助项目 攀枝花市科技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农业科学 理学 更多>>
攀枝花市餐饮从业人员营养保健知识及体质指数调查 被引量:4 2008年 调查结果表明,餐饮从业人员营养保健知识得分平均29.9分,平均分随年龄、文化程度的增高而显著增加,单位、年龄、文化程度和慢性病是影响得分的主要因素;餐饮从业人员体质指数平均21.1,小于18.5的占8.0%,18.5~23.9的占77.9%,大于24.0的占14.1%;年龄、性别和职业是影响体质指数的主要因素。餐饮从业人员的营养保健知识普遍欠缺,也影响到了他们自身的健康状况,营养保健知识的普及和营养餐示范工作需要加强。 张家华 蒋德勇 潘泓宇关键词:餐饮从业人员 营养保健 体质指数 问卷调查 餐饮从业人员对营养保健知识的需求及态度调查 目的了解攀枝花市餐饮从业人员对营养保健知识的需求及态度,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方法抽样对攀枝花市餐饮企业的307名从业人员进行营养保健知识需求及态度问卷调查,所有有效问卷均用 SPSS for Windows 11.0统计... 张家华 潘泓宇 蒋德勇关键词:餐饮从业人员 营养保健 问卷调查 文献传递 2018年攀枝花市白纹伊蚊幼虫的抗药性调查 2020年 目的进一步了解攀枝花市白纹伊蚊对5种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现状,为科学防控登革热提供依据。方法从攀枝花市5县(区)的建成区采集白纹伊蚊幼虫,采用WHO推荐的幼虫浸渍法进行抗药性监测,以中国CDC传染病预防控制所的敏感试虫为参考品系,判断其抗药性。结果攀枝花市建成区白纹伊蚊对5种常用杀虫剂溴氰菊酯、氯菊酯、高效氯氰菊酯、双硫磷、敌敌畏的抗药性倍数分别为2.20、1.95、1.15、0.70、0.47。结论攀枝花市白纹伊蚊对5种常用杀虫剂处于低抗或敏感水平,建议在今后防治工作中应继续做好杀虫剂的轮换、混用或镶嵌使用,预防或延缓蚊虫抗药性的产生。 陈祖华 潘泓宇 李琴 闫姝利 黄进 唐刚 刘瑜 黄星辉 沈来红关键词:白纹伊蚊 抗药性 攀枝花市餐饮从业人员营养保健知识及体质指数调查 目的:了解攀枝花市餐饮从业人员掌握的营养保健知识和营养状况,有针对性地对其普及营养保健知识。方法:抽样对攀枝花市15家餐饮企业的307名从业人员进行营养保健知识和身高、体重问卷调查,所有有效问卷均用SPSSforWind... 张家华 蒋德勇 潘泓宇关键词:餐饮从业人员 营养保健 体质指数 问卷调查 文献传递 石墨炉原子吸收标准加入校正法测定血中铅 2024年 目的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标准加入校正法即优化原子吸收石墨炉测定血液中铅的方法,为改进检测方法提供参考。方法血液通过一定比例的硝酸、曲拉通稀释,用1%磷酸二氢铵作基体改进剂,牛血做本底,使用标准加入校正法测定标准曲线后再进行样品的定量测定。所得数据采用Excel 2019软件进行配对t检验,检验水准为0.05。结果本方法对血铅的测定在0~500μg/L范围里吸光度和铅含量成正比、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2)=0.998检出限0.67μg/L、精密度0.8%~3.15%、回收率97%~104%都达到要求。结论本法全面优化血中铅的测定条件,简单、高效准确,为血中铅测定较为理想的测定方法,可用于普通人群和接触人群中血铅的检测与评价。 陶红霞 卢俊霖 张家树 潘泓宇 钱炳富 邓航 张大芬 谢若愚关键词:血铅 原子吸收 餐饮从业人员对营养保健知识的需求及态度调查 目的:了解攀枝花市餐饮从业人员对营养保健知识的需求及态度,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方法:抽样对攀枝花市餐饮企业的307名从业人员进行营养保健知识需求及态度问卷调查。所有有效问卷均用 SPSS for Windows 11.0... 张家华 潘泓宇 蒋德勇关键词:餐饮从业人员 营养保健 问卷调查 文献传递 攀枝花市餐饮从业人员营养保健知识需求及态度调查 目的:了解攀枝花市餐饮从业人员对营养保健知识的需求及态度,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方法:抽样对攀枝花市15家餐饮企业的307名从业人员进行营养保健知识需求及态度问卷调查。所有有效问卷均用SPSS for Windows 11... 张家华 潘泓宇 蒋德勇关键词:餐饮从业人员 营养保健 问卷调查 文献传递 攀枝花市餐饮从业人员食物结构与饮食习惯调查 目的:为了解攀枝花市餐饮从业人员的食物结构与饮食习惯,指导其建立科学的生活方式提供依据。方法:抽样对攀枝花市15家餐饮企业的307名从业人员进行饮食习惯和饮食结构问卷调查,所有有效问卷均用SPSS for windows... 张家华 潘泓宇 蒋德勇关键词:餐饮从业人员 饮食习惯 食物结构 营养保健 文献传递 攀枝花市2012-2017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及病原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分析四川省攀枝花市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和病原学特征,为攀枝花市手足口病的精准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手足口病的个案信息,分析攀枝花市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采集手足口病病例标本,进行病原学检测,分析攀枝花市手足口病病例的病原学特征,使用R3.5.0运用χ^2检验或χ^2趋势检验进行统计学推断。结果攀枝花市2012-2017年共报告手足口病6 138例,其中重症病例80例,死亡7例,各年度重症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5.285,P<0.01);2012-2014年发病率逐年上升,此后发病率逐年下降,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2.74,P<0.01)。病例以6岁以下儿童为主,占报告病例的96.02%。每月均有病例报告,其中4-7月报告的病例数最多,占49.97%。攀枝花市2012-2017年共采集手足口病检测样本1 309份,检出肠道病毒阳性849例,阳性率为64.86%,EV71阳性372份,CoxA16阳性161份,其他肠道病毒阳性318份,2份EV71、CoxA16均阳性。采集的1 309份样本中,1 222份来源于轻症病例,87份来源于重症或死亡病例,EV71在轻症病例、重症病例病原体的构成比分别为34.29%和49.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6,P<0.01);CoxA16在轻症病例、重症病例病原体的构成比分别为14.29%和0,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34,P<0.01)。结论攀枝花市手足口病主要集中在6岁及以下儿童,发病率逐年升高,4-7月为发病高峰,EV71为手足口病病例特别是重症病例的主要病原体,需要采取更加针对性的措施加以防控。 潘泓宇 黄进 闫姝利 沈来红 吴万里 封正娟关键词:手足口病 流行病学 病原学 基于监测基线分析韦太夫雷登沙门菌流行病学特征与分子分型特征 2023年 目的研究四川省攀枝花市2015—2019年韦太夫雷登沙门菌食源株、食物中毒暴发株、腹泻散发株的流行病学特征与分子分型特征。方法对16株菌株进行血清、脉冲场凝胶电泳(pulsed 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PFGE)和耐药表型分析。利用大数据,结合实验室检测结果、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资料对其流行和分子分型特征进行描述分析。结果16株沙门菌抗原式均为3,10∶r∶z6;16株菌株PFGE图谱分为5种带型,相识度系数81.7%~100.0%,菌株各个克隆系亲缘关系相近,有高度同源性。A簇为优势克隆簇;3株食品株中1株对四环素和复方磺胺耐药,对环丙沙星中介。3株腹泻株中1株对复方磺胺耐药,1株对四环素耐药,对环丙沙星中介。其余菌株对抗生素均敏感。文献显示,我国于1984年首次报道韦太夫雷登沙门菌。1984—2016年共报道其暴发事件19起。结论在我国华南地区流行的韦太夫雷登沙门菌已逐渐向内陆扩散。PFGE图谱显示,攀枝花市该菌的食品株与病例间有很近的亲缘关系。对15种抗生素几乎都敏感,未发现耐多药菌株,但仍需持续进行耐多药监测。 安艳 封正娟 潘泓宇 沈来红 许学斌 陈嫣关键词:抗生素耐药 脉冲场凝胶电泳 流行病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