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沈大兹

作品数:3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篇机械工程
  • 3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3篇发动机
  • 2篇汽车
  • 2篇汽车发动
  • 2篇汽车发动机
  • 1篇质量管理
  • 1篇台架
  • 1篇台架试验
  • 1篇气缸
  • 1篇气缸体
  • 1篇汽缸
  • 1篇汽缸体
  • 1篇发动机试验
  • 1篇缸孔
  • 1篇缸体

机构

  • 2篇南京依维柯汽...
  • 1篇东南大学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作者

  • 3篇沈大兹
  • 1篇史庆春
  • 1篇周杏鹏
  • 1篇周明
  • 1篇周晓
  • 1篇朱欣华

传媒

  • 2篇轻型汽车技术

年份

  • 1篇2004
  • 1篇1997
  • 1篇199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气缸体缸孔的加工被引量:1
1997年
本文介绍了发动机气缸体缸孔加工的技术要求,对缸孔加工精度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比较细致的分析、研究,推荐了缸孔表面评价参数,并指出了缸孔加工中有待解决的诸多工艺难点。
沈大兹周明
关键词:汽缸体缸孔汽车汽车发动机
发动机出厂试验实时测量、处理及在线质量管理系统
周杏鹏沈大兹朱欣华江筱波周晓
该系统是以前端、现场、车间、厂部四级计算机(单片机)为核心构成的在线测管网络。前两级以高性价比的MCS-8098和MCS-51单片机为核心,自行研制了13套能适应发动机测试现场恶劣环境、具有人机交互、在线测量、前置处理和...
关键词:
关键词:发动机试验质量管理台架试验
发动机快速磨合工艺的实现
1996年
本文通过对发动机缸套表面加工方法以及对磨合磨损过程的分析研究,认为在满足选材、形位公差控制、清洁度等条件以后缸套表面形貌控制很重要,由于小平顶珩磨一方面能获得具有一定支承面积的缸套表面,同时还形成一定的贮油容积,利于润滑油膜的形成。鉴于平台上有较低的表面粗糙度值,所以为实现快速磨合提供了必要条件。S_1-S_2-t_p 参数控制法是缸套表面形貌控制的有效测评方法;在满足快速磨合条件及制定新的快速磨合工艺时应注意:由于磨合过程中前5分钟磨损率较高,故这一阶段负荷应取低值;而在后期加大磨合强度。经改进磨合工艺后,磨合时间由原来的45分钟缩短到25分钟。
沈大兹史庆春
关键词:汽车汽车发动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