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文娟
- 作品数:12 被引量:45H指数:5
- 供职机构:安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评估NT-proBNP在心源性胸腔积液诊断中的价值
- 2012年
- 临床工作中,Light标准已广泛用于渗出液与漏出液的鉴别,而心力衰竭引起的胸腔积液性质通常为漏出液。研究表明,Light标准对渗出液的诊断敏感性可达98%,对漏出液的诊断敏感性却很低,依据Light标准,20%~30%的心衰漏出液被误诊为渗出液,尤其是在使用过利尿剂治疗以后。当心力衰竭引起的漏出液被诊断为渗出液时,临床诊断将陷入困境,患者将要面临的是更昂贵的甚至有创的胸腔镜检查等以明确胸水的病因。因此,寻求一种无创的且简便有效的方法来诊断心源性胸腔积液是非常有意义的。
- 武文娟
- 关键词:心源性胸腔积液PROBNPNT心力衰竭
- 支气管扩张症急性加重期患者的病原学特点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分析支气管扩张症急性加重期患者的病原学特点。方法对2009~2012年的64例支气管扩张症急性加重期患者的痰培养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4例患者中培养阳性34例,阳性率为53.1%;其中革兰阴性菌32株,革兰阳性菌2株,ESBLs阳性菌3株,前3位是铜绿假单胞菌18株(52.9%)、大肠埃希氏菌4株(11.8%)、肺炎克雷伯杆菌4株(11.8%)。结论支气管扩张症急性加重期患者的病原菌以G-菌特别是铜绿假单胞菌为主,应有针对性地选择对其敏感的抗菌药物,减少耐药菌的产生。
- 武文娟
- 关键词:支气管扩张症急性加重期病原学
- 敬老院获得性肺炎61例临床分析
- 2014年
- 目的探讨敬老院获得性肺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发病原因、病原菌分布及诊断、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09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61例敬老院获得性肺炎患者的诊治资料,总结患者的临床特点、发病原因、病原菌分布、诊断方法及治疗方法。结果患者的临床症状不具有典型,通常并不是以呼吸系统症状来住院,仅有40.9%的患者以呼吸系统症状为主要症状住院,常伴有低氧血症、贫血及低蛋白血症,影像学检查提示多叶病变;检出的病原菌以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及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分别占26.9%、19.4%及16.4%;入住重症监护病房者达88.5%,死亡率达21.3%。结论对于来自敬老院的患者,应常规行动脉血气及胸部影像学检查,有利于尽早明确肺炎诊断,防止漏诊而延误病情,在治疗中把握好控制感染及支持治疗环节,可有效提高治癒率。
- 武文娟
- 关键词:敬老院获得性肺炎诊疗要点
- 血清hepcidin、GDF15、Epo、sTfR与COPD伴发贫血的关系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血清铁调节素(hepcidin)、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促红细胞生成素(Epo)、转铁蛋白受体(sTfR)与cOPD伴发贫血的关系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选取本院呼吸内科收治的120例COPD患者,其中COPD合并贫血48例,COPD非贫血72例,另选取本院体检中心收治的40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ILSA)法测定各组血清hepcidin、GDF15、Epo、sTfR水平,并应用受试者特异性曲线(ROC)分析血清hepcidin、GDF15、Epo、sTfR在COPD伴发贫血中的应用价值。结果COPD合并贫血组、COPD非贫血组血清hepcidin、GDF15、Epo、sTfR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COPD合并贫血组血清hepcidin、GDF15、Epo、sTfR水平高于COPD非贫血组(P〈O.05)。COPD贫血组中重度贫血患者血清hepcidin、GDF15、Epo、sTfR水平显著高于轻中度贫血组(P〈0.05)。经ROC曲线分析可知,血清hepcidin、GDF15、Epo、sTfR在COPD并发贫血中诊断敏感度分别为82.2%、82.2%、81.8%、78.9%;特异度分别为89.8%、89.2%、80.7%、81.2%。结论血清hepcidin、GDF15、Epo、sTfR水平变化与COPD并发贫血有密切关系,可作为COPD并发贫血的诊断指标。
- 武文娟张国俊胡俊祥牛安林李任增李国涛朱莎莎
- 关键词:生长分化因子15转铁蛋白受体贫血
- 长期口服小剂量红霉素对支气管扩张症稳定期患者的疗效观察被引量:7
- 2014年
- 目的观察长期口服小剂量红霉素对支气管扩张症稳定期患者的疗效,并对铜绿假单胞菌定植亚组进行分层分析。方法 42例确诊为支气管扩张症患者,对照组口服安慰剂30mg,每日2次;治疗组口服红霉素肠溶片0.25g/次,每日2次;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患者的急性加重次数、24小时痰总量、肺功能、痰细菌清除率及口咽部链球菌对大环内酯类耐药性等变化,并对铜绿假单胞菌定植亚组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治疗组急性加重次数、24小时痰总量均显著减少,FEV1、FVC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铜绿假单胞菌定植亚组改善明显;治疗组痰细菌清除率较高;治疗组口咽部链球菌对大环内酯类的耐药率上升了28.57%,较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长期口服小剂量红霉素对支气管扩张症稳定期患者可减少急性加重次数及24小时痰总量,改善肺功能,提高痰菌清除率;亚组分析显示,铜绿假单胞菌定植亚组经治疗后获益更大;治疗后口咽部大环内酯类耐药链球菌比例明显升高。
- 武文娟张国俊
- 关键词:支气管扩张症大环内酯类红霉素链球菌
- 支气管扩张症急性加重期患者的病原菌药敏分析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探讨支气管扩张症急性加重期患者的病原菌药敏情况。方法对该院收治的64例支气管扩张症急性加重期患者的的痰细菌药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4例患者中,培养阳性34例,铜绿假单胞菌18株,大肠埃希氏菌4株,肺炎克雷伯杆菌4株;铜绿假单胞菌的药敏结果中,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碳氢霉烯类抗生素等敏感性较高。结论支气管扩张症急性加重期患者针对性选择细菌敏感的抗菌药物,减少耐药菌的产生。
- 武文娟
- 关键词:支气管扩张症急性加重期
- 长期口服小剂量红霉素对支气管扩张症稳定期患者的疗效观察
- 目的 观察长期口服小剂量红霉素对支气管扩张症稳定期患者的疗效,并对铜绿假单胞菌定植亚组进行分层分析.方法 42例确诊为支气管扩张症患者均处于病情稳定期,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口服安慰剂30mg每天1次;...
- 武文娟张国俊
- 类风湿关节炎合并间质性肺病的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9
- 2014年
-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合并间质性肺病(ILD)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住院的201例RA患者的病例资料,按有无合并间质性肺病分为单纯RA组176例,RA-ILD组25例,分析比较ILD-RA的发生率、临床特征和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RA-ILD发病率为12.44%;两组性别、发病年龄及吸烟史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程、关节肿胀数及关节压痛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RF、CRP、抗CCP抗体及Ig G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SR、C3、C4、ANA及SSA(阳性/阴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网格影为RA-ILD高分辨率CT(HRCT)最常见影像学表现。结论老年、男性、RF滴度高可能是RA-ILD发病的危险因素。HRCT对RA-ILD患者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
- 武文娟
-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间质性肺病
- 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在支气管扩张症中的应用被引量:6
- 2017年
- 支气管扩张症是一种气道慢性炎症,可因各种原因所引起,病理特征是支气管树的病理性、永久性扩张,临床特点为支气管-肺部的化脓性感染,即反复咳嗽、咳脓样痰,或伴有咯血,其特征为慢性细菌感染、肺部症状反复加重,以及中性粒细胞引起的气道炎症。
- 武文娟张国俊
- 关键词: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支气管扩张症
- 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合并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研究
- 目的:探讨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合并过敏性鼻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自2012年7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86例确诊为支气管哮喘合并过敏性鼻炎的患者,在控制了哮喘急性发作后,按照完全随机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
- 武文娟
-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