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武利涛

作品数:15 被引量:44H指数:4
供职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杆菌
  • 3篇炭疽
  • 3篇炭疽芽胞杆菌
  • 2篇疫源
  • 2篇疫源地
  • 2篇生物标记
  • 2篇生物标记物
  • 2篇炭疽毒素
  • 2篇自然疫源
  • 2篇自然疫源地
  • 2篇自身免疫
  • 2篇基因
  • 2篇基因分型
  • 2篇急性
  • 2篇标记物
  • 1篇蛋白
  • 1篇蛋白质
  • 1篇蛋白质组
  • 1篇蛋白质组学
  • 1篇蛋白质组学技...

机构

  • 10篇北京中医药大...
  • 3篇吉林大学中日...
  • 3篇北京市通州区...
  • 3篇中国疾病预防...
  • 2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吉林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 1篇佳木斯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吉林大学第二...
  • 1篇内蒙古农业大...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丽江市疾病预...
  • 1篇内蒙古自治区...
  • 1篇云南省地方病...
  • 1篇吉林省肿瘤医...

作者

  • 15篇武利涛
  • 4篇杨曦明
  • 4篇张梅
  • 3篇李宝萍
  • 3篇郭楠
  • 3篇魏建春
  • 3篇张萍
  • 3篇丁然
  • 2篇海荣
  • 2篇宋丽娜
  • 2篇李玲霞
  • 2篇张慧娟
  • 2篇尚峨
  • 1篇王文瑞
  • 1篇李丽
  • 1篇跃华
  • 1篇周新
  • 1篇张志凯
  • 1篇刘宁
  • 1篇姚兴伟

传媒

  • 5篇中国实验诊断...
  • 2篇中国医药
  • 1篇疾病监测
  • 1篇中国地方病学...
  • 1篇中华预防医学...
  • 1篇中华检验医学...
  • 1篇北京医学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中国人兽共患...

年份

  • 2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1
  • 2篇2019
  • 5篇2014
  • 2篇2012
  • 1篇2011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1990—2021年中国阿尔茨海默病疾病负担趋势分析
2024年
分析1990—2021年中国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疾病负担状况及变化趋势,为有针对性地降低AD疾病负担提供依据。利用2021年全球疾病负担(GBD 2021)数据库,对1990—2021年中国不同性别、年龄的AD及其主要危险因素进行描述分析。评价指标主要为发病率、患病率、死亡率和伤残调整寿命年(disability-adjusted life years,DALYs)。危险因素包括高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高空腹血糖和吸烟。结果显示,2021年中国人群AD发病人数为2914112例(204.8/100000),患病数为16990827例(1194.2/100000),DALYs数为10072477(708.0/100000),死亡人数为491773例(34.6/100000),与1990年相比分别增长了242.7%、249.1%、208.2%和239.4%。2021年女性的AD发病率(264.4/100000)、患病率(1558.9/100000)、DALYs率(935.8/100000)和死亡率(47.3/100000)均高于男性。发病率、患病率、DALYs率和死亡率均呈明显的随年龄上升趋势。2021年中国AD人群归因于吸烟、高BMI和高空腹血糖的DALYs数分别为602501.1(42.3/100000)、466728.7(32.8/100000)和1204039.4(84.6/100000),死亡数分别为24897.3(1.7/100000)、20856.3(1.5/100000)和58838.2(4.1/100000)。1990—2021年间,高BMI所致的DALYs比例呈上升趋势,而归因于吸烟的DALYs比例则逐渐降低。不同性别的归因危险因素差别较大。2021年男性归因于吸烟的疾病风险最高,DALYs率和死亡率分别为68.3/100000和2.7/100000。而女性则主要归因于高空腹血糖,DALYs率和死亡率分别为111.1/100000和5.6/100000。综上,1990—2021年中国AD的疾病负担仍在持续增加,男性和女性应分别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减少不良生活方式以降低AD疾病负担。
周航宇武利涛杨郝亮张微杨曦明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疾病负担
炭疽毒素及其中和实验研究
炭疽是由炭疽芽胞杆菌(Bacillus anthracis)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病,主要传染源为食草类动物,人类通过接触患炭疽的动物及其畜产品,或空气、土壤中的炭疽芽胞而被感染。炭疽毒素包括水肿毒素(edema toxin...
武利涛
关键词:炭疽芽胞杆菌炭疽毒素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文献传递
数码液相芯片法检测抗核抗体谱的诊断效能研究
2025年
目的了解数码液相芯片法(DLCM)检测抗核抗体谱的诊断效能,为临床检测方法选择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20年12月至2021年7月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就诊的患者血清共113例,分别用DLCM法和免疫印迹法(IBT)检测17种抗核抗体,分析两种方法检验结果的一致性、符合率,并使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就两种方法学差异样本进行复测验证;分析DLCM检验结果对临床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DLCM法与IBT法的检测结果总体一致,17项中有14项指标均具有较强的一致性和符合率,阴性符合率要高于阳性符合率。但抗dsDNA抗体、抗组蛋白抗体和抗核小体抗体的一致性属于中等及以下水平。从不一致样本的IIF复检结果来看,DLCM的结果与IIF的结果符合率更高。DLCM在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和干燥综合征方面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优于IBT。结论DLCM检测抗核抗体谱的诊断效能优于传统IBT法,可用于结缔组织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临床筛查。
武利涛郭楠李宝萍张微杨郝亮王金霞尚峨张梅
关键词:抗核抗体谱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印迹法
2016—2018年北京地区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病原体流行特征分析被引量:10
2019年
目的了解2016—2018年急性呼吸道感染病原体在北京地区的流行特征。方法选取2016—2018年来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就诊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3 256例,对患者的9项呼吸道病原体免疫球蛋白M抗体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16—2018年总体阳性检出率为42.29%(1 377/3 256),每年的阳性检出率依次为36.12%(328/908)、40.46%(439/1 085)、48.30%(610/1 263)。2016年以副流感病毒1、2、3型和嗜肺军团菌血清1型感染为主,2017年以副流感病毒1、2、3型感染为主,其次为乙型流感病毒,2018年以乙型流感病毒感染为主,其次为甲型流感病毒。3年间不同性别患者的阳性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年间少年患者阳性检出率均最高,且随着年龄的增大,阳性检出率逐渐降低,2017年和2018年不同年龄患者的阳性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除2018年外,其余2年不同季节的病原体阳性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016年秋季阳性检出率最高,春季最低,2017年则表现为夏季阳性检出率出现高峰,而冬季最低,2018年相对平稳,只在秋冬季节出现一个小高峰。结论2016—2018年急性呼吸道感染病原体阳性检出率总体高于以往报道水平,且阳性检出率逐年上升,感染无性别差异,青少年较成年人易感,秋冬季节更为流行,应注意针对重点人群和重点季节加强防护措施。
武利涛姚兴伟李宝萍王金霞张梅杨郝亮尚峨郭楠
关键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原体
比较蛋白质组学在肿瘤生物标记物研究中的应用策略被引量:1
2014年
肿瘤是由多重因素引起的复杂疾病,受多种基因的调控。基因的表达方式错综复杂,从mRNA表达水平并不能准确预测蛋白质的表达水平,蛋白质的动态修饰和加工并非必须受基因序列的调控。而且蛋白质是细胞功能的真正执行者,可以动态反映生物系统,肿瘤细胞的形成必然涉及蛋白质组的变化。因此,利用蛋白质组学技术研究具有临床应用价值的肿瘤生物标记物具有重要的意义。其核心研究思路是通过分析肿瘤细胞/组织等样品中的蛋白质组,寻找肿瘤患者与正常人的蛋白质组的异同。
孙宁宁高祥李玲霞宋丽娜李晓鸥王子健刘宁武利涛
关键词:比较蛋白质组学生物标记物蛋白质组学技术MRNA表达基因序列复杂疾病
炭疽毒素及其致病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2年
炭疽毒素包括水肿毒素(edema toxin,ET)和致死毒素(lethal toxin,LT),是炭疽芽胞杆菌产生的重要致病因子。ET由保护性抗原(protective antigen,PA)和水肿因子(edema factor,EF)组成,LT由PA和致死因子(lethalfactor,LF)组成。本文从基因、结构及生物学活性等方面概述了炭疽毒素各组分在炭疽芽胞杆菌致病机制中的作用方式,并阐述了其对炭疽防治措施的科学指导意义。
武利涛魏建春海荣
关键词:炭疽芽胞杆菌致病机制
检验科急诊组危急值的回顾性分析与评估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分析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检验科急诊组危急值报告现状,为危急值报告制度的持续改进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8年12月至2021年11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检验科急诊组危急值报告的原始数据,分析各危急值项目发生率、危急值科室分布、项目分布及危急值时间分布情况。结果2018年12月至2021年11月检验科急诊组共报告危急值19235件,占所有检测件数(1140285件)的1.69%。2019年(2018年12月至2019年11月)、2020年(2019年12月至2020年11月)、2021年(2020年12月至2021年11月)不同年份危急值发生率分别为1.48%(7007/473124)、1.78%(5304/297318)和1.87%(6924/369843)。2019—2021年危急值的发生率逐年升高。危急值报告前5位科室为血液肿瘤科、肾病内分泌科、重症监护病房、急诊科及心脏重症监护室,前5位科室的件数占危急值总件数的72.86%(14015件)。2019—2021年危急值项目报告件数占前5位的分别是血尿素氮、血小板计数、血肌酐、白细胞计数和纤维蛋白原。2019—2021年危急值发生件数周一最多,周日最少。2019年危急值发生率春冬季高,2020年危急值发生率春夏季高,2021年危急值发生率秋冬季高。结论通过回顾性分析危急值发生情况,实验室可持续改进危急值报告制度,从而更好地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杨郝亮张萍武利涛周航宇郝金莉丁然陈维华张梅杨曦明
关键词:危急值急诊检验
我国新发现的鼠疫自然疫源地鼠疫菌基因组序列测定及分析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测定和分析我国新发现的鼠疫自然疫源地鼠疫菌株(耶尔森菌)的全基因组序列,探讨玉龙疫情菌株(D106004)与邻近两个疫源地剑川菌株(D182038)和西藏菌株(Z176003)的亲缘关系。方法采用全基因鸟枪法及Solexa方法对3株鼠疫菌株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并进行比较基因组学分析。基因组间编码序列比较分析采用BLAST软件进行,基因组间重排分析采用MAUVE软件进行。结果鼠疫菌株D106004、D182038、Z176003均具有1个染色体和3个质粒,菌株间染色体、质粒特征基本相似;3株菌株间编码序列的蛋白相邻类的聚簇(COG)功能分类及插入序列数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3.03、0.257,P均〉O.05)。菌株间编码序列、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和基因组重排结果显示,在3株菌株中,有2882个基因具有100%的同源性。其中D106004菌株预测的3636个基因中与D182038菌株一致的基因有2994个,90%以上相似的基因有240个;与Z176003菌株一致的基因有3113个,90%以上相似的基因有200个;D106004菌株与Z176003、D182038菌株的同义SNPs数为59、68个,非同义SNPs数为104、203个;D106004与Z176003菌株之间可分为11个重排片段,较之D106004与D182038菌株之间的16个重排片段数目明显减少。结论3株鼠疫菌株基因之间具有高度同源性,D106004与Z176003菌株之间的亲缘关系较之与D182038菌株更为接近.玉龙疫源地菌株可能是由西藏疫源地菌株进化而来。
申小娜王琪夏连续张恩民梁莹徐冬蕾蔡虹魏建春张慧娟王艳华张志凯王宇萌王娜武利涛宋志忠张洪涛陈晨俞东征海荣
关键词:耶尔森菌鼠疫
组织型激肽释放酶对大鼠急性脑缺血后GLUT-1表达的影响
2014年
激肽释放酶-激肽系统(kallikre in-kinin system,KKS)在人体分布广泛,发挥重要生理的作用,尤其在血管再生方面发挥重要作用[1]。本研究通过观察组织型激肽释放酶(TK)对脑缺血后 GLUT-1蛋白表达的影响,
韩雪梅李妮妮李丽田弘极刘松岩武利涛
关键词:激肽释放酶-激肽系统GLUT-1缺血后组织型急性血管再生
内蒙古炭疽芽胞杆菌多位点串联重复序列分型分析被引量:4
2014年
炭疽芽胞杆菌是引起人和动物炭疽的病原菌,牛、羊等食草动物为主要传染源,人类主要通过接触炭疽病畜毛皮和食肉而感染,也可以通过吸入含有炭疽芽孢的粉尘或气溶胶而感染.我国炭疽自然疫源地分布广泛,炭疽病例时有发生.内蒙古地区是主要的炭疽自然疫源地,每年都有病例发生.炭疽杆菌是一种相对保守的细菌,很多基因分型方法都不能对其分型,Keim等[1]首次将MLVA8方法用于炭疽芽抱杆菌基因分子分型中,其选择6个染色体上VNTR多态性位点和2个质粒上VNTR多态性位点联合建立了MLVA8分析方法,是比较有效的区别不同炭疽芽胞杆菌的方法.
海岩王文瑞郭卫东李昕跃华张慧娟魏建春武利涛
关键词:炭疽芽胞杆菌分型分析串联重复序列基因分型方法自然疫源地VNTR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