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锋

作品数:4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自动化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电子电信

主题

  • 2篇特征向量
  • 2篇拟牛顿法
  • 2篇牛顿法
  • 2篇广义特征向量
  • 1篇阵列
  • 1篇智能天线
  • 1篇天线
  • 1篇天线阵
  • 1篇天线阵列
  • 1篇自适
  • 1篇自适应
  • 1篇线阵
  • 1篇线阵列
  • 1篇广义特征分解
  • 1篇DS/CDM...
  • 1篇波束
  • 1篇波束形成

机构

  • 2篇中国科学技术...

作者

  • 2篇奚宏生
  • 2篇杨坚
  • 2篇杨锋
  • 1篇吴春旭
  • 1篇盛延敏

传媒

  • 1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电波科学学报

年份

  • 1篇2009
  • 1篇200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一种自适应拟牛顿广义特征分解算法被引量:1
2009年
通过构造一种新的无约束损失函数,广义特征分解问题可以转化为无约束优化问题.此损失函数具有良好的特性,即具有全局极小点、无局部极值点,从而保证了迭代算法的全局收敛性.利用近似Hessian矩阵,提出了一种新的自适应拟牛顿广义特征分解算法.然后,采用随机逼近理论,严格分析了算法的收敛性.仿真结果表明,算法具有快速收敛和动态跟踪能力.
杨锋奚宏生杨坚
关键词:广义特征向量拟牛顿法广义特征分解
基于自适应拟牛顿法的CDMA天线阵列波束形成被引量:2
2006年
针对于CDMA系统自适应天线阵列,提出了一种新的盲自适应MSINR(MaximumSignaltoInterferenceplusnoiseratio)波束形成算法。首先,将MSINR准则转化为一种新的无约束损失函数,并且从理论上分析该损失函数的性质。然后,应用自适应拟牛顿方法得到在线迭代波束形成算法。该算法无需训练序,而是利用CDMA信号自身的结构特点,结合空间处理提高了系统性能。最后,给出了仿真结果,表明算法具有较快的收敛速度和良好的动态跟踪能力。
杨锋奚宏生杨坚盛延敏吴春旭
关键词:DS/CDMA智能天线波束形成广义特征向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