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睿凯

作品数:11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南开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3篇科技成果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经济管理
  • 3篇政治法律
  • 1篇社会学

主题

  • 2篇企业
  • 2篇竞争力
  • 1篇学习型
  • 1篇学习型组织
  • 1篇一体化
  • 1篇元朝
  • 1篇支撑体系
  • 1篇指标体系
  • 1篇入赘女婿
  • 1篇社会公平
  • 1篇社会公正
  • 1篇收继婚
  • 1篇内生
  • 1篇农民
  • 1篇农民维权
  • 1篇企业管理
  • 1篇全球经济
  • 1篇全球经济一体...
  • 1篇转轨
  • 1篇外部性

机构

  • 9篇南开大学

作者

  • 9篇杨睿凯
  • 3篇韩经纶
  • 3篇王刚夫
  • 3篇范秀成
  • 3篇董军
  • 3篇王永贵
  • 3篇韦福祥
  • 3篇钟耕深
  • 3篇黄晶
  • 3篇崔立新
  • 2篇李跃
  • 2篇杨永恒
  • 1篇马连福

传媒

  • 1篇理论前沿
  • 1篇求索
  • 1篇天津商学院学...
  • 1篇中国自动识别...

年份

  • 1篇2008
  • 3篇2006
  • 4篇2002
  • 1篇1998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元朝两种婚姻考辩及唐元婚律比较
杨睿凯
关键词:入赘女婿
超速企业的稳健法则
2008年
超速成长企业的稳健运行法则是一个自企业产生以来便存在的永远命题。同时,这又是一个动态的命题,在不同的时间维度里,法则会因时而动;空间的位移,也会让这些法则呈现出多元的姿态。中国是一个特殊的国度,因此,中国企业超速成长的稳健运行法则也有着自己鲜明的坐标。
杨睿凯
关键词:全球经济一体化超速命题
中国服务企业竞争力评价与支撑体系研究-电信企业为例
韩经纶范秀成韦福祥董军钟耕深王永贵杨永恒崔立新黄晶王刚夫杨睿凯李跃
该项目组就“中国服务企业竞争力评价与支撑体系研究”所涉及的理论和实践进行了研究,结合我国电信、金融、商业流通等服务业的发展现状及其竞争能力等问题进行了比较广泛深入细致的研究工作。该研究成果不仅电信企业竞争力等方面进行了深...
关键词:
关键词:竞争力
顾客感知服务质量的评价方法和管理研究
韩经纶范秀成崔立新韦福祥董军王永贵钟耕深马连福黄晶王刚夫杨睿凯王建涛韩文彬
该研究成果不仅对顾客感知服务质量的评价方法方面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工作,还在顾客感知服务质量的管理方面进行的开创性探讨,尤其是在服务的交互过程与交互质量、顾客感知服务质量的构建、顾客感知服务质量对顾客满意和顾客忠诚等方面...
关键词:
关键词:感知服务质量指标体系
学习型组织的设计原则创新被引量:3
2002年
从新世纪学习型组织适应新竞争环境的目的出发 ,在对传统组织设计原则简要回顾后 ,提出了新时代学习型组织的组织设计原则。这是设计学习型组织需首要解决的问题 ,也是我国传统组织向学习型组织转化要认识的问题之一。
杨睿凯
关键词:学习型组织企业
企业员工行为业绩内生遏制因素研究
全球化的经济脚步改变了许多商业行为的特质,在面对层出不穷的新现象时,过去的很多经典理论显得有些无能为力。尽管它们的力量很强大,但应对这些跨文化、跨系统的变异现象时,它们并没有告诉我们更多的东西。很显然,我们不应该对这些经...
杨睿凯
关键词:企业管理激励机制
文献传递
中国服务企业竞争力评价与支撑体系研究-电信企业为例
韩经纶范秀成韦福祥董军钟耕深王永贵杨永恒崔立新黄晶王刚夫杨睿凯李跃
本课题“中国服务企业竞争力评价与支撑体系研究”,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SFC与CCUIPP联合资助),批准号:70042010。自2000年8月8日被获准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以来,在项目申请者、课题负责人韩经纶...
关键词:
关键词:竞争力支撑体系
社会公平、公正理论与中国改革被引量:1
2006年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我国经济快速成长,城乡二元结构、贫富差距扩大、公共服务落后等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地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针对这个严峻的形势,本文认为,必须重新塑造社会公平与公正的理论框架,并利用该框架指导下一步的改革实践活动,在改革过程中逐渐解决这些棘手的问题,走向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
杨睿凯
关键词:社会公平社会公正
论农民博弈成本的降低与和谐社会的构建被引量:5
2006年
当前,我国将构建和谐社会作为我国发展的长期战略目标,这已在社会上达成空前的共识。但目前我国农民的经济、社会利益在博弈过程中无法得到适度的保障。这与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是背道而驰的。特别是当农民利益受到损害时,在缺乏适当的利益表达渠道前提下,他们被迫选择非正式的抗争方式争取自己的利益。结果,农民在争取自身利益的时候间接危害社会稳定,反而无法达成自己的目的。本文拟从尽量降低农民争取自身利益过程中出现群体事件的负面效应出发,力图探讨一条在当前有限的利益表达渠道中为农民争取更多权益的路径,为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杨睿凯
关键词:转轨农民维权外部性和谐社会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