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内障
  • 4篇青光
  • 4篇青光眼
  • 4篇白内障
  • 3篇手术
  • 3篇切除
  • 3篇切除术
  • 3篇细胞
  • 3篇滤过
  • 3篇壳聚糖
  • 3篇超声
  • 3篇超声乳化
  • 2篇增生
  • 2篇摘除
  • 2篇摘除术
  • 2篇视网膜
  • 2篇丝裂霉
  • 2篇丝裂霉素
  • 2篇丝裂霉素C
  • 2篇瞳孔

机构

  • 6篇蚌埠医学院第...
  • 3篇北京石景山医...
  • 2篇安徽医科大学
  • 2篇安徽医科大学...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蚌埠医学院第...
  • 1篇北京市怀柔区...

作者

  • 13篇李哲清
  • 2篇李韵倩
  • 2篇李寿玲
  • 2篇郁佳
  • 2篇马进
  • 1篇方丽
  • 1篇朱美玲
  • 1篇朱晓青
  • 1篇魏文斌
  • 1篇周琦
  • 1篇高自清
  • 1篇王庆生
  • 1篇李利艳
  • 1篇周波
  • 1篇方丽
  • 1篇田蓓

传媒

  • 2篇临床眼科杂志
  • 2篇蚌埠医学院学...
  • 2篇中国中医眼科...
  • 1篇中华眼科杂志
  • 1篇安徽医学
  • 1篇中国学校卫生
  • 1篇中国实用眼科...
  • 1篇实用全科医学
  • 1篇实用防盲技术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 1篇2000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屈光参差性弱视102例临床治疗结果分析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探讨屈光参差程度、类别、治疗年龄与弱视程度、疗效的关系,为青少年屈光参差性弱视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将102例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按年龄分3组,对所有患者进行相关干预与治疗。治疗后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以远视性屈光参差性弱视多见,屈光参差程度越大,弱视程度越重,但弱视程度与屈光参差类型无关;儿童年龄越小,弱视治疗疗效越好。结论弱视程度与屈光参差程度有关,与屈光参差类型无关。儿童弱视应尽早治疗。
李哲清朱美玲
关键词:屈光参差弱视儿童
先天性白内障采用前囊膜全周剪除的探讨
2001年
目的 :探讨在先天性白内障手术中采用前囊膜全周剪除的疗效。方法 :46例 (6 0眼 )先天性白内障中 ,随机分为两组 ,分别采用信封式截囊及前囊膜全周剪除。结果 :行前囊膜全周剪开者不易发生后囊破裂 ,术后后发障等并发症减少。结论 :采用前囊膜全周剪除使手术更安全。
李哲清马进
关键词:白内障摘除术后发障
球结膜或口腔粘膜移植加橡皮片固定治疗睑球粘连
2000年
李哲清马进
关键词:睑球粘连球结膜移植口腔粘膜移植
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前房角分离术治疗合并闭角型青光眼的白内障被引量:18
2012年
目的观察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并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合并闭角型青光眼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设计。合并闭角型青光眼的白内障患者34例(36只眼),行透明角膜切口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房角分离术,随访1~3个月,观察患者视力、眼压、房角(Goldman前房角镜检查)、前房深度(眼科A/B超声诊断仪检查)及术后角膜混浊等并发症情况。结果 1.平均最佳矫正视力:术前20/333,术后2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644,P=0.000)。2.眼压:术前初始眼压(34.10±7.72)mmHg(1 mmHg=0.133 kPa),术后3个月眼压7~20 mmHg,平均(14.85±3.89)mmHg,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084,P=0.000)。3.中央前房深度:术前(2.35±0.41)mm,术后3个月(3.80±0.39)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940,P=0.000)。4.房角:术前各象限窄Ⅱ~窄Ⅲ者32只眼,窄Ⅳ1~2个象限者4只眼,术后房角明显增宽,各象限宽角者24只眼,窄Ⅰ~窄Ⅱ者9只眼,窄Ⅳ1个象限者1只眼。结论对于白内障促发青光眼、闭角型青光眼临床前期及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早期的患者,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并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可以有效地降低眼压,提高视力。
李哲清李利艳
关键词:白内障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房角分离术
壳聚糖对兔青光眼滤过手术模型瘢痕形成的影响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探讨壳聚糖在兔青光眼滤过手术模型中的抗瘢痕化作用。方法将健康成年大白兔随机分为实验组(A组),以2.5%壳聚糖液注射手术部位,手术对照组(B组)和正常对照组(C组),A、B组均行青光眼滤过术。术后1、2、4、12周观察眼压变化、成纤维细胞数量、滤过通道瘢痕形成情况。结果术后3组眼压有显著性差异(P<0.01)。A、B组光镜下1、2及12周滤过道处高倍视野的成纤维细胞数量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青光眼小梁切除术中联合应用壳聚糖能够抑制成纤维细胞的增生,起到抗瘢痕形成作用更持久地降低眼压。
李哲清李寿玲
关键词:壳聚糖青光眼滤过手术成纤维细胞
壳聚糖对兔青光眼滤过手术模型中VEGF表达的影响
2011年
目的观察壳聚糖对兔青光眼滤过手术模型中VEGF表达的影响,探讨壳聚糖在青光眼滤过手术中抗瘢痕形成的应用价值。方法将健康成年大白兔随机分为实验组(A组),以2.5%壳聚糖液注射手术部位,手术对照组(B组)和正常对照组(C组),术后1w、2w、4w、12w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比较三组VEGF(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阳性表达率,观察眼压情况。结果术后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B组VEGF阳性表达率较高,A、C组较低。三组眼压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壳聚糖在兔青光眼滤过手术模型中的应用可以下调VEGF的表达,更持久地降低眼压。
李哲清李寿玲
关键词:壳聚糖
苦参碱对人视网膜母细胞瘤细胞体外生长增殖的影响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探讨苦参碱(matrine,Ma)对体外培养的人视网膜母细胞瘤(retinoblastoma,Rb)细胞株增生的抑制作用及对该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0.4 mmol/L浓度的苦参碱作用于体外培养的人视网膜母细胞瘤细胞株12 h、24 h、48 h,对照组以等量含10%类标准胎牛血清的RPMI-1640培养液替代苦参碱。观察苦参碱对视网膜母细胞瘤细胞生长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实验组12 h后可观察到细胞开始凋亡,48 h内呈时间依赖性。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Р<0.05)。苦参碱作用Rb细胞12 h、24 h、48 h后早期凋亡细胞分别占凋亡细胞的89.20%、78.97%和76.12%。结论 Ma对Rb细胞的增殖有抑制和凋亡诱导作用,其促进凋亡的能力存在时间依赖性。
李哲清方丽
关键词:苦参碱视网膜母细胞瘤抑制增殖凋亡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翼状胬肉
2005年
目的探讨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方法将22眼翼状胬肉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单纯胬肉切除,治疗组采用单纯胬肉切除加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0.2mg/ml丝裂霉素C术。结果治疗组成功率100%,无复发、无脱落及排斥反应,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翼状胬肉可明显降低术后复发率。
李哲清
关键词: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丝裂霉素C药物治疗翼状胬肉排斥反应
壳聚糖对青光眼滤过术后瘢痕形成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在兔眼小梁切除术后结膜瓣及巩膜瓣下注射壳聚糖,观察壳聚糖对青光眼滤过术后抗瘢痕形成的应用价值。 方法:1.动物:健康成年大白兔20只,随机分为2大组,第一组共16只白兔,32只眼,每只兔选取其中一只眼为实...
李哲清
关键词:青光眼壳聚糖小梁切除术纤维组织增生
文献传递
外引流术后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
2003年
目的 :探讨抗青光眼外引流术后的白内障患眼进行超声乳化吸除术的手术入路、操作方式及临床效果。方法 :避开功能性滤过泡 ,选择角巩膜隧道切口或透明角膜切口。瞳孔麻痹性散大时 ,做一个完美的直径约 5mm的连续环形撕囊以补偿之 ;恰当处理虹膜后粘连后 ,在病理性小瞳孔下完成超声乳化手术 ;眼压失控者行青光眼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三联术。结果 :无后囊破裂 ,人工晶体全部囊袋内植入。术后 1周视力≥ 0 .5者 2 0只眼 (6 4 .5 % ) ,0 .1~ 0 .4者 8只眼 (2 5 .8% ) ,<0 .1者 3只眼 (9.7% )。随访 1~ 16个月 ,眼压均在 2 0 .5 5mmHg以下。 结论 :外引流术后的白内障患眼 ,超声乳化手术因其切口小、并发症少、不破坏功能性滤过泡、不损伤瞳孔 。
李韵倩李哲清郁佳方丽
关键词:青光眼白内障超声乳化滤过泡小瞳孔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