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乔
- 作品数:35 被引量:63H指数:4
- 供职机构: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 韩愈谪阳、贬潮对中原文化在岭南传播的贡献
- 2021年
- 韩愈两次被贬岭南期间,兴学校,重教化,提升了当地百姓的文明素质,使环境恶劣、教化不兴的“蛮夷之地”骤变为文明之地,为中原文化在偏远的岭南的传播作出了重大贡献,对岭南文化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
- 李乔
- 关键词:中原文化岭南
- 隋朝于黎阳修建漕仓原因探析被引量:1
- 2021年
- 黎阳仓为隋初四大漕仓之一,其设置的主要目的是解决京城长安粮食短缺问题,但在黎阳仓建成后,其在军需供应、赈济灾荒等方面的作用日益显现,更成为决定隋末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黎阳仓的设置既与当时的农业政策、漕运制度、粮食储存技术、军事战略有关,也与黎阳的地理位置、水运条件、粮食积蓄等有密切关系。
- 李乔
- 关键词:隋朝
- 中华文明包容性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
- 2025年
- 文章围绕中华文明包容性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间关系进行深入研究,目的在于揭示中华文明包容性内涵及其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的作用机制。在以中华文明发展历程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研究法对相关历史文献资料进行梳理研究后认为,中华文明包容性的理论内涵包括求同存异、和合共生、兼收并蓄等,在实践层面表现为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宗教信仰多元并存、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等方面。从先秦时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萌芽,秦汉时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初步确立,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深度融合与拓展,隋唐时期的进一步巩固,再到宋元明清时期的持续发展成熟,中华文明包容性通过和而不同思想、华夷一家理念、协和万邦政策等始终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一研究成果不仅对丰富和深化中华民族史的研究有积极作用,对新征程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也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 李乔
- 关键词:和而不同
- ■姓探源
- 2011年
- 近几年,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高庄镇高庄村200多位姓村民因在办理保险、订购机票、注册学籍、办理驾驶证时,电脑无法打出“■”字,给他们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陆陆续续改成与当地读音相近的“冼”或“显”姓。
- 李乔
- 关键词:驾驶证保险机票
- 河南姓氏寻根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被引量:1
- 2006年
- 河南拥有丰富的祖根地资源,是众多华人华侨、港澳台同胞的祖根地。近年来,全省各地相继开展了一系列的寻根活动,对推进祖国统一和增进中外友好交流,促进我省对外开放、扩大交流渠道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在寻根活动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已经影响到了我省寻根活动的健康、良性开展,必须采取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 李乔
- 姓氏堂号中蕴含的中国传统伦理思想
- 2010年
- 中国传统社会里,一般人家的厅堂之上都悬挂有"××堂"的匾额,每逢年节喜庆之日,还在门前悬挂有"××堂"字样的大红灯笼。这里的"××堂",就是姓氏堂号。堂号,顾名思义就是祠堂、厅堂的名号。在传统宗法社会里,同一宗族的人往往居住在一起,每个聚族而居的家族,
- 李乔
- 关键词:传统伦理思想中国传统社会堂号姓氏宗法社会
- 试析嵩洛地区在中国姓氏史上的重要地位被引量:3
- 2016年
- 嵩洛地区是中国姓氏的重要发源地,无论是姓氏的萌芽、产生、发展,还是普及、定型,都与这一地区关系密切。姓氏肇始时期,嵩洛地区是人类活动的重要地区,作为各氏族部落识别符号的图腾徽记,开始以"姓氏"的称谓确定下来,中国人原始的姓氏由此萌芽;姓氏发展时期,嵩洛地区是夏、商两代的国都所在地,姓氏制度在这一地区发源,而且有众多姓氏在这一地区形成,氏族封建制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姓氏普及时期,嵩洛地区是周王朝畿内之地,众多诸侯的分封之地,在周朝的地位举足轻重,得姓受氏的体系、方式和人群都得到巨大发展,中国姓氏制度已渐趋成熟,奠定了中国姓氏制度的基础。
- 李乔
- 从《景云碑》看景氏起源及汉代以前的迁徙被引量:4
- 2009年
- 景云之先祖出自芈姓,系以谥为氏,为楚景平王之后。西汉初年,作为汉高祖"强干弱支"措施之一,景氏被迁至关中。汉高祖平定异姓诸侯王之后,其中一支景氏族人被再次迁徙到蜀地,并发展成为当地望族。
- 李乔
- 关键词:迁徙
- 清代台北府城设置与开发考略——兼论陈星聚在台北府城建设上的贡献被引量:1
- 2009年
- 台北是当今台湾最大的城市,也是唯一真正的大都市,有两百多万人口,是台湾政治、经济、金融和文化中心。然而,120多年前这里还是一片未开垦的处女地,在台北知府、河南临颍人陈星聚的努力下,台北府城得以建成,为日后台北市的辉煌奠定了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说,陈星聚对台北城市的建设有开创之功。
- 李乔
- 关键词:台湾政治文化中心
- “开漳圣王”陈元光籍贯辨析被引量:4
- 2009年
- 陈元光里籍有河东说、揭阳说、固始说三种,而河东是陈元光家族的郡望,揭阳也不过是广东志书从"扬善颂贤"的感情出发硬拉名人的结果,而固始说不仅有可信的文献依据,而且从唐初全国形势、军事制度以及固始人口状况来分析,也最具合理性。
- 李乔
- 关键词:祖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