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军
- 作品数:31 被引量:44H指数:4
- 供职机构: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支持计划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更多>>
- 90年代以来跨族裔导演的电影创作被引量:2
- 2010年
- 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一体化和区域合作成为世界形势的主要特点,民主话语再次勃发,渗透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而跨族裔导演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走到了世界文化舞台的前景和亮光区,"跨族裔"一词结合了种族/部族、文化族群、国家民族以及后裔/后代族群的含义。和谐而深情的镜语风格、新鲜而别致的人生故事、认真而庄严的生命礼赞,独特而绵长的文化理念是跨族裔导演电影创作的总体特征。然而,他们的电影创作从内容、形式到主体构成都并非一成不变,从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来的20年间,他们的电影创作经历了一个由内而外,由封闭而开放,由心理而社会,由个体、族群而生命、人类的过程。
- 崔军
- 关键词:民族
- 中国当代纪录片的“情景再现”
- 2012年
- 中国当代纪录片中的"情景再现"经历了从现实摄录到诗意表现,从复现情境到搬演与现实交融的发展历程。"情景再现"作为一种观念和手法,不仅推动着中国当代纪录片的发展,而且印证着其自身作为一种表征与时代、社会、官方话语、大众心理之间既契合又疏离的微妙关系,展示了不同艺术类型从彼此背离到互视,再到对话和交融的发展轨迹。
- 崔军
- 关键词:纪录片电影美学
- 新加坡电视作品创作特征探析
- 2021年
- 新加坡电视作品的创作风格和国家历史变迁紧密相连,在找寻国家自我认知定位的同时,电视作品的发展方向也在一定程度上彰显国家力量与民族话语的特点。大体而言,新加坡电视产业因历史原因起步较晚,企业化的过程符合国家政治及经济的发展趋势。早期的戏剧创作多由香港电视人参与,因此电视剧及电视节目的制作风格和制播策略与香港视听产业特点相似。同时,因与华人的地缘性渊源展露出深刻的家庭伦理观念。另外,怀旧年代剧与都市时装剧是新加坡电视剧创作的主要类型,秉持多元民族共融的价值理念,呈现出独特的风土民情与艺术风格。
- 张霖崔军
- 关键词:电视作品
- 法国的移民题材电影研究
- 2017年
- 新世纪之前的法国移民电影就表现对象来讲,可以分为表现犹太移民的电影和表现北非移民的电影两个部分,重要作品有《阿基米德后宫的茶》《皮埃尔和贾米拉》《白》和《怒火青春》等。新世纪之后的法国移民电影不仅继续关注北非移民问题,而且关注另一问题人群:非法移民(难民)。重要作品有《伏尔泰的错误》《巴黎浮世绘》《非法入境》《勒阿弗尔》和《流浪的迪潘》等。新世纪的法国移民电影主要有两种叙事方式:第一种是把移民故事镶嵌在法国白人的生活和情感故事之中,讲述法国白人与移民之间彼此救赎的故事;第二种是从移民角度讲述移民在法国社会的艰辛历程,从现实生存到情感冲突,以素描笔法呈现移民的生存图景,带有较强的社会纪实性。在国际难民激增、法国国内族裔矛盾加剧,以及法国电影一方面维护自身艺术传统、一方面关注市场的背景下,法国的国家/民族意识形态在合法移民题材的电影创作中不仅从未被忽略,而且在非法移民和难民题材的电影创作中被不断强化。
- 崔军
- 关键词:法国电影移民白人穆斯林
- “重返”:作为青春的“他者”——法提赫·阿金(Faith Akin)电影研究
- 2019年
- 法提赫·阿金将镜头对准如他一样的跨族裔人群在"异国他乡"的生存现实,他以"青春"为切入点,而将跨族裔青年一代借此创造了一个"想象的共同体";与家庭的决裂成为他们生命历程中普遍的一种经历,然而最初被义无反顾挣脱的却恰恰是他们醒悟之后的归宿,对于传统的认同同时联系着返归行为,最终导致了叙事上的封闭;在其新近的几部作品中,阿金的文化思考出现了转向,"返归"被建立在传统基础之上的"就地融合"所取代,文化身份更具有创造性,同时,阿金还从"人性"视角投注了悲悯情怀。
- 崔军
- 关键词:青春飞地
- 论电影艺术在高等教育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0年
- 利用电影来辅助高等教育教学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电影作为教学辅助手段的优势表现在运动性、情节性、表演性、愉悦性等四个方面,劣势表现在完整性、刺激性、时空转换性、强烈的诱导性、意识形态性以及狭隘性等六个方面。认清电影教学手段的利弊要求高校教师做到严格控制电影放映的数量,将故事片、纪录片、电视节目、图片等视像资料结合起来,使电影艺术真正融合进高等教育教学过程中,成为其中一个协调的组成部分。
- 崔军
- 关键词:高等教育教学电影
- 当代越南合拍片研究被引量:4
- 2018年
- 进入20世纪90年代之后,越南电影最为显著的一个变化就是合拍片增多,分析合拍片对于理解越南电影产业以及整个越南社会的转型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以当代越南的合拍片为研究对象,力图在流动的比较视阈中探究和平年代里并不平和的第三世界电影发展之路。
- 崔军
- 关键词:文化意识形态
- 论当代中国纪录片的声音表现被引量:4
- 2013年
- 近30年间中国纪录片的声音创作历程是一条朝向个性化、戏剧性和情境化发展的道路:旁白解说越来越注重声音特质、表现力、节奏感、语气、语调及其延伸性、暗示性和思考性,开始了故事化表述的转向,环境音响成为主题刻画和文化反思的重要载体,主题音乐的变奏与各种情绪、氛围音乐相结合,受访对象扩展到了日常生活的多个方面,他们甚至与故事中的角色共处一个空间,故事里的人物也走到了历史舞台的前景,声音的创作理念和表现手法与民族传统艺术和民族审美心理日益结合。
- 崔军
- 关键词:旁白音响音乐独白
- 论李安电影中“子辈形象”的文化建构
- 2012年
- 李安电影中的"儿子们"始终同父亲保持着若即若离的暧昧关系,一方面是对父亲的叛离;另一方面又表现出对于父亲所承载的男性历史主体意识的认定和接受。儿子们最终走回了男性/父权社会历史秩序的既定网络,曾经的质疑被以叙事策略转换的方式重新纳入岿然不动的历史潜意识中,这些开放的故事架构中都有一个封闭的、深具父权文化意味的、单一的结局。
- 崔军
- 关键词:父权儿子文化叙事
- 越南导演潘党迪电影中的空间隐喻
- 2022年
- 潘党迪1976年出生于越南,毕业于越南戏剧电影大学,他于2008年推出了自己作为导演的第一部作品《当我正值20岁》。尽管这是一部只有20分钟且在越南国内被禁映的作品,它却于第65届威尼斯电影节“国际影评人周”单元中与世人见面。这部电影短片围绕两个刚满20岁的青年人展开,为了更好的生活,女孩儿出卖自己,能够给她带来心灵慰藉的除了男朋友,就是她年老的祖母。她的男朋友清楚知道女孩儿的生活轨迹,但他依然选择和她在一起。一个并不复杂的关于当代越南底层人物的生存故事,清晰地折射着越南社会改革开放20多年间价值观念的变迁以及全球化与现代化之于第三世界芸芸众生的影响。
- 崔军里晓行
- 关键词:空间隐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