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磁共振
  • 4篇成像
  • 3篇动脉
  • 3篇动脉粥样硬化
  • 3篇脑梗
  • 3篇脑梗死
  • 3篇急性
  • 3篇梗死
  • 3篇磁共振成像
  • 2篇多发
  • 2篇多发性
  • 2篇血浆
  • 2篇血浆同型
  • 2篇血浆同型半胱...
  • 2篇神经系
  • 2篇神经系统
  • 2篇同型半胱氨酸
  • 2篇中枢神经
  • 2篇中枢神经系统
  • 2篇弥散

机构

  • 12篇日照市人民医...
  • 4篇青岛大学医学...
  • 1篇青岛市市立医...
  • 1篇青岛医学院
  • 1篇菏泽医学专科...

作者

  • 14篇岳红
  • 3篇杨祖文
  • 3篇董庆林
  • 3篇杨波
  • 3篇孔凡斌
  • 3篇谭兰
  • 2篇刘敏
  • 2篇井西伟
  • 2篇刘庆
  • 2篇庄茂友
  • 2篇徐以增
  • 1篇张桂芳
  • 1篇时锋
  • 1篇姜宝英
  • 1篇郑加平
  • 1篇郑世彬
  • 1篇张念亮
  • 1篇朱明
  • 1篇孔凡彬
  • 1篇石健

传媒

  • 3篇中华神经科杂...
  • 1篇中风与神经疾...
  • 1篇中国乡村医生
  • 1篇齐鲁医学杂志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临床神经病学...
  • 1篇中原医刊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医学影像学杂...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6
  • 1篇2012
  • 2篇2008
  • 1篇2006
  • 2篇2005
  • 4篇2004
  • 1篇2003
  • 1篇1995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Balo病同心圆硬化的MRI研究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 :探讨Balo病同心圆硬化的MRI特征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报告 2例Balo病同心圆性硬化患者的MRI表现 ,均经激素治疗临床症状好转后行MRI复查。结果 :2例T1WI和T2 WI均较好地显示出本病的同心圆结构特征 ,增强扫描时可见其病灶呈同心圆样索条状强化 ;经激素治疗后 ,病灶缩小且增强扫描无强化表现。结论 :Balo病同心圆性硬化的MRI及其增强扫描具有特征性表现 ,可作为本病生前诊断的主要方法 ,并可用于疗效的观察。
岳红杨祖文
关键词:BALO病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急性半卵圆中心脑梗死的评价
2003年
目的 评价弥散加权成像 (DWI)诊断急性半卵圆中心脑梗死的价值 ;探讨半卵圆中心梗死的病因及发病机制。方法  5 8例患者在发病不同时间内行MRI T1WI、T2 WI及DWI检查 ,比较三者对半卵圆中心梗死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DWI对发病 7d内的半卵圆中心梗死诊断的灵敏度为 96 4 % ,特异度为 98 8% ,与常规MRI比较 ,差异有显著意义。 5 8例患者中 ,6 2 1%有大血管及 (或 )栓塞性心脏病病变 ,6 9 0 %症状急性发作 ,有“腔隙”样症状的患者占总数的 36 2 %。结论 DWI诊断急性半卵圆中心梗死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及特异性 ,能鉴别急性与非急性病灶 ;急性半卵圆中心梗死与大血管病变及心脏病有关 ,并应与腔隙性梗死相鉴别。
杨成梅谭兰隋庆兰岳红朱明
关键词: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病因发病机制大血管病变
柞蚕蛹性脑病临床特征研究
刘庆岳红杨翠萍井西伟尹德芬
本研究课题详细的对柞蚕蛹性脑病的临床特征做了分析,得出了本病的各种症状和体征的发生率,同时得出本病对对症治疗反应良好,是一种预后良好的自限性疾病,应用免疫抑制剂(氟美松)与否对病程没有影响。推测出本病为特异性个体对某些柞...
关键词:
关键词:柞蚕蛹脑病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及CRP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的相关性研究
孔凡斌张念亮时锋石健岳红
所属科学技术领域:临床医学。主要内容:颈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性斑块引起的栓塞是脑梗死的重要原因之一。易损性斑块的形成机制有多种学说,其中炎症学说最受关注,如C一反应蛋白(CRP)。同时大量研究表明高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症...
关键词:
关键词:血浆同型半胱氨酸CRP易损斑块颈动脉斑块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并发大脑中动脉血栓形成患者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溶栓一例
2016年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varian hyperstimulation syndrome OHSS)是辅助生殖技术中由控制性促排卵(controlled ovarian stimulation,COS)引起一种医源性并发症。
杨波岳红徐以增杨芳
关键词: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医源性并发症溶栓控制性促排卵辅助生殖技术
磁共振弥散加权像在急性多发性脑梗死中的应用
岳红杨祖文刘庆杨翠平庄茂友
目的:研究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急性多发性脑梗死的诊断中,是否比常规磁共振成像更具有优越性,同时利用DWI技术对多发性脑梗死的发病率、病因及局部解剖进行探讨。方法:对268例临床诊断为脑梗死的病人分别进行常规MRI和DWI...
关键词:
关键词:磁共振弥散加权像多发性脑梗死
系统性红斑狼疮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的MRI研究
2004年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脑病的MRI表现。方法:14例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出现脑部症状后1~3天内(活动期)及病情稳定后(治疗后)行颅脑MRI检查,并分析MRI表现。结果:①活动期MRI表现:8例(A组)T2WI呈现较大的或许多点状大小的高信号,多分布于深部脑白质,T1WI不明显,无对比增强。3例(B组)T1WI和T2WI信号接近,强化明显,病灶较大,边界欠清,主要分布在额叶、颞叶、小脑、皮层下白质及深部白质。3例(C组)额叶、枕叶、桥脑T2WI显示高信号病灶,T1WI表现相应部位低信号,3组相比,P<0.01。②治疗后MRI表现:与活动期相比,3组治疗后病灶皆缩小,边界清晰,T1WI信号降低,T2WI信号升高,强化减弱(A组P<0.01,B组与C组P<0.05)。结论:系统性红斑狼疮性神经系统病变形式多样,颅脑MRI对SLE脑病有较高敏感性,结合临床可以早期确诊并指导临床治疗。
杨祖文岳红刘敏张桂芳
关键词:红斑狼疮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磁共振成像
青年起病的急性坏死性脑病一例被引量:2
2019年
该例急性坏死性脑病(ANE)患者青年起病,发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主要表现为癫痫发作、意识障碍,头颅MRI检查示双侧丘脑区、脑桥被盖、小脑半球对称性受累。影像学改变与病理生理改变相对应,起始表现为脑肿胀、水肿,急性期可见受累脑组织出血、坏死,恢复期表现为含铁血黄素沉积、囊腔形成,符合ANE诊断。早期使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和甲泼尼龙冲击治疗,患者预后良好,证明激素、丙种球蛋白免疫抑制治疗对ANE有效。
杨波田莉臧静时丽丽岳红孔凡斌郑加平
关键词:急性坏死性脑病青少年癫痫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及CRP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性斑块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7
2008年
对同期收治的2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情况,分别采用循环酶法和透射比浊法测定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结果98例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122例无斑块者血浆Hcy分别为(21.72±10.53)和(19.84±4.98)μmol/L(P>0.05),hsCRP分别为(26.8±6.6)和(20.6±4.8)mg/L(P<0.01);42例存在不稳定性斑块及56例存在稳定性斑块者血浆Hcy分别为(32.69±19.54)和(20.90±9.30)mg/L(P<0.01),hsCRP分别为(37.2±7.8)和(24.9±6.5)mg/L(P<0.01)。认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Hcy和hsCRP水平增高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存在及其稳定性有关。
孔凡斌董庆林岳红姜宝英谭兰
关键词:同型半胱氨酸高敏C反应蛋白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糖皮质激素辅助治疗成人结核性脑膜炎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6
2004年
目的 探讨糖皮质激素辅助治疗成人结核性脑膜炎的确切疗效。方法  81例住院结核性脑膜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 ,糖皮质激素组 (4 0例 )和对照组 (4 1例 )。两组患者均常规抗痨治疗 1年 ,异烟肼 (H)、利福平 (R)、毗嗪酰胺 (Z)、乙胺丁醇 (E)治疗 3个月 ,HRZ治疗 9个月。糖皮质激素组加用糖皮质激素治疗 8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 1年后的GOS评分。结果 糖皮质激素组的不良转归率为 4 4 7% (17/38) ,而对照组为70 3% (2 6 /37) ;糖皮质激素组局灶神经异常发生率为 2 6 3% (10 /38) ,对照组为 4 8 6 % (18/37)。采用糖皮质激素辅助治疗能降低发生不良转归的危险 (相对危险度 0 6 4 ,95 %可信区间为 0 4 3~ 0 95 ,P <0 0 5 ) ;降低患者局灶神经异常的发生率 (相对危险度 0 5 4 ,95 %可信区间 0 30~ 0 99,P <0 0 5 )。两组的死亡率及听力丧失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 结核性脑膜炎患者早期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可改善其转归。
董庆林井西伟岳红孔凡彬庄茂友
关键词:糖皮质激素成人结核性脑膜炎疗效观察中枢神经系统转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