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德廷
- 作品数:43 被引量:126H指数:7
- 供职机构:沈阳军区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科技厅科技攻关项目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肝细胞癌治疗前后血清β-葡萄糖醛酸酶变化及临床意义被引量:9
- 2002年
- 目的 探讨肝细胞癌治疗前后血清β -葡萄糖醛酸酶 (β -G)活性变化规律。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技术测定血清 β -G活性。结果 肝癌患者血清 β -G活性滴度 (17 2± 2 4 )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6 5± 1 3) ,P <0 0 1;其中 12例保守治疗患者治疗前 (17 0± 2 3)与治疗后 (16 5± 1 9)无明显变化 ,P >0 0 5 ;15例栓塞介入治疗前β -G活性滴度 (17 4± 2 3)与治疗后 (10 6± 1 8)有显著差异 ,P <0 0 1;2 5例手术治疗患者 ,术后活性滴度 (9 9± 2 0 )明显低于术前 (17 1± 4 )P <0 0 1。比较手术患者β -G活性与肿瘤大小及淋巴结转移无关 ,与组织恶性程度呈正相关。结论 β -G变化对肝癌的诊断。
- 杨波张弘王恩华周文平李顺明展德廷杜晓炬朱善德
- 关键词:Β-葡萄糖醛酸酶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肝细胞癌
- 左上腹胀痛伴发热、脾肿大、脾囊性占位性病变
- 2004年
- 患者女,76岁。20天前起无诱因自觉左上腹胀痛不适,伴畏寒、发热,体温最高达38.2℃。偶有恶心,无呕吐和腹泻于当地医院静滴青霉素治疗8天无好转,来我院就诊。B超检查发现脾肿大并囊性占位,以脾脓肿于2001—07—10入院。既往有“系统性红斑狼疮”史10年;慢性气管炎史20余年;甲型肝炎史30余年。无呕血、黑便史,无鼻衄、皮肤淤癍史。
- 展德廷张素芬
- 关键词:发热脾肿大误诊
- 18例胰腺囊性肿瘤的影像学诊断分析
- 2000年
- 胰腺囊性肿瘤临床极为少见,常因缺乏认识而导致漏诊、误诊。自1978年10月以来,我院共收治18例,其中囊腺瘤4例,囊腺癌14例,皆经手术及病理证实。本文就其影像学诊断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期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
- 展德廷关长群朱善德李荫山杜晓炬李顺明
- 关键词:胰腺囊性肿瘤岛状瘤样病变肿物囊腺瘤影像学
- 不同胆结石患者胆汁和唾液中内源性β-葡萄糖醛酸酶活性比较被引量:2
- 2001年
- 杨波吕东文王洪林朱善德杜晓炬李顺明展德廷蒲菲菲
- 关键词:胆结石胆汁唾液内源性Β-葡萄糖醛酸酶活性
- 胰腺囊性肿瘤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被引量:7
- 2003年
- 目的 探讨胰腺囊性肿瘤的影像学特征。方法 对 19例胰腺囊性肿瘤的B超、CT、钡餐造影检查 (GI)和逆行胰胆管造影 (ERCP)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B超 :4例囊腺瘤中 2例囊性 ,2例为不均匀的低回声光团。 12例囊腺癌均为囊性 ,部分病例见条索状分隔或乳头状突起。CT :5例囊腺瘤中 3例囊性 ,2例为不均匀低密度肿物 ;10例囊腺癌皆为囊性 ,部分病例见囊壁薄厚不均、乳头状突起、囊内分隔及周围浸润征象。GI :胃肠道受压移位。ERCP见胰管受压移位。结论 B超和CT是诊断胰腺囊性肿瘤的有效方法 ,二者结合使用可提高诊断率。GI和ERCP在鉴别诊断上有一定价值。
- 展德廷关长群杜晓炬李顺明周文平朱善德李荫山
- 关键词:胰腺囊性肿瘤影像诊断B超检查钡餐造影检查逆行胰胆管造影
- 胆道术后胆漏的内镜微创治疗被引量:13
- 2006年
- 目的探讨胆道术后胆漏内镜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5年1月我院行内镜逆行胰璺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鼻胆管引流术(endoscopic nasobiliary drainage,ENBD)或胆道内支架植入术治疗15例胆道术后胆漏的临床资料。结果15例胆漏全部治愈,随访6~12个月,平均9.3个月,无再发胆漏。结论内镜对胆道损伤后胆漏的治疗,具有创伤小,治疗时间短,安全有效的特点,但对胆总管横断伤的治疗有局限性。
- 杨波麻树人周文平张宁李顺明展德廷程广明杜晓矩朱善德李荫山
- 关键词:胆道损伤胆漏内镜
- 肝脏原发性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诊断与治疗
- 目的:总结肝脏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临床特点,诊断与治疗方法.
方法:对5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肝脏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化验、病理、免疫组化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对手术治疗的方式、方法及远...
- 展德廷李荫山冯新莉
- 关键词:肝脏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肿瘤诊断肿瘤治疗
- 文献传递
- 53例胆总管结石合并重症急性胆管炎治疗方法选择的探讨
- 2002年
- 胆总管结石是我国常见的胆道疾病,其中有20%合并有重症急性胆管炎(ACST),而 ACST是良性胆道疾病死亡的首要原因,病死率可达6.7%~56%,因此如何提高 ACST 疗效甚为重要。近年来,随着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取石技术的不断完善。
- 王春晖周文平程广明麻树人展德廷李顺明薛金晶杨波杜晓炬张宁杨林朱善德李荫山
- 关键词:胆总管结石重症急性胆管炎手治疗
- 改良式全肝血流阻断法在严重肝外伤修复中的应用被引量:6
- 2000年
- 杜晓炬李荫山展德廷程广明杨波朱善德
- 关键词:肝外伤
- 超声引导下微创治疗急性胰腺假性囊肿被引量:9
- 2010年
- 目的探讨应用微创方法治疗急性胰腺假性囊肿的优势及最佳时机选择。方法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对34例急性胰腺假性囊肿行穿刺抽吸术及置管引流术;并于术后定期复查,以观察评价治疗效果。结果对8例囊肿直径<6cm者,采取穿刺抽液术治疗,穿刺1~4次/例,平均2.4次/例,2~4周治愈,平均2.6周。26例直径≥6cm者,采取穿刺置管引流术,引流时间16~45d,平均31.8d;住院时间12~25d,平均18.6d。34例患者中共有32例接受随访,其中26例随访半年无复发;有6例复发,均为囊肿直径≥6cm者,经再次穿刺置管引流术后治愈。结论超声引导经皮穿刺抽吸术或置管引流术是治疗急性胰腺假性囊肿的首选方法,方法简便,疗效确切,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可重复操作等优点;在治疗时机上,只要胰腺假性囊肿诊断成立,无论选择穿刺抽吸术或置管引流术,均以尽早治疗为原则。
- 杨波周文平李顺明展德廷程广明
- 关键词:微创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