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宋江涛

作品数:6 被引量:20H指数:2
供职机构: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建筑科学

主题

  • 5篇建筑
  • 1篇当代博物馆
  • 1篇地标
  • 1篇地标建筑
  • 1篇地域建筑
  • 1篇蓄冷
  • 1篇蓄冷技术
  • 1篇遮阳板
  • 1篇遮阳效果
  • 1篇中国馆
  • 1篇中国模式
  • 1篇商业建筑
  • 1篇商业建筑设计
  • 1篇素质教育
  • 1篇品牌店
  • 1篇青年旅馆
  • 1篇教育
  • 1篇架空层
  • 1篇监狱
  • 1篇监狱建筑

机构

  • 6篇华南理工大学
  • 1篇上海建筑设计...

作者

  • 6篇宋江涛
  • 1篇杨叔庸
  • 1篇汤朝晖
  • 1篇刘宇波
  • 1篇汤黎明
  • 1篇何镜堂
  • 1篇梁海岫
  • 1篇晏忠

传媒

  • 2篇华中建筑
  • 1篇建筑学报
  • 1篇建筑技艺(中...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0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商业建筑设计中的品牌表现——东京表参道商业品牌建筑的启示被引量:3
2007年
该文章以东京表参道新建成的商业品牌建筑为例,从建筑如何表现品牌、材质运用等角度对近年来日本商业建筑设计的手法和思潮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宋江涛汤黎明
关键词:商业建筑表参道品牌店
珠三角地区当代博物馆设计的地域性研究
地域建筑文化是不断发展的开放性系统,跨地域、跨文化、跨门类地博采众长、兼收并蓄,不仅继承本土文化传统,同时也对不同地域的优秀建筑文化、包括其他艺术传统进行广泛吸纳,并与当代文化思潮和建筑观念进行创造性融合。在全球化的当代...
宋江涛
关键词:当代博物馆地域建筑
浅谈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建工程的地标意义
2008年
该文从地标建筑基本特征出发,对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建工程在城市历史文化、地域特征、空间组织、视觉法则、象征手法、建筑历时性和共时性等方面进行分析,考察该馆作为地标建筑的基本概念,从而揭示该馆扩建工程的地标意义。
宋江涛刘宇波晏忠
关键词:地标建筑
我国新时期监狱建筑设计思考被引量:1
2013年
从监狱在城市空间的布局、监区监管模式、规划、建筑等方面对我国新时期监狱建设情况做一概要性讨论,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区别罪犯类型、划分监狱等级、贯彻监企分开、加强管理环境和刑罚空间规范化设计等几项应对策略。
宋江涛梁海岫
关键词:监狱建筑
中国青年旅馆的创建与发展模式的探索
青年旅馆运动是起源于欧洲的面向广大青少年的一种'寓教于乐'的旅游形式,青年旅馆建筑作为旅馆建筑的一个分支,其建筑本身的内容与形式、目的与要求又与传统的旅馆建筑有所区别.国外青年旅馆运动的发展历史,使青年旅馆的建设已经具有...
宋江涛
关键词:广义建筑学素质教育中国模式
文献传递
传统文化与建筑技艺的融合——中国馆被引量:2
2010年
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世界各国汇聚中国的举世盛会,中国馆面对'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的文化主题,既要包容中国元素,展现中国精神,体现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特色。
何镜堂国家馆设计团队杨叔庸杨叔庸汤朝晖宋江涛邵峰
关键词:架空层中国馆遮阳板遮阳效果冰蓄冷技术国家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