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大洋
- 作品数:9 被引量:32H指数:2
- 供职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推拿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进展
- 椎间盘源性腰痛是指所有不以神经组织受压为主要表现的腰椎间盘退行性疾病,在中医学中应属于“腰腿痛”、“痹症”的范畴。其退变的细胞分子机理仍不十分清楚,可能与营养供应减少、椎间盘中降解酶活性升高、炎症介质的参与以及基质疲劳衰...
- 孙大洋
- 关键词:椎间盘源性腰痛中医理论推拿治疗
- 文献传递
- 带脉瘀滞型软组织损伤性腰痛的病理机制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2
- 2013年
- 软组织损伤性腰痛是针灸推拿临床的常见病,其经脉辨证可从督脉、膀胱经、肾经入手,也可以考虑带脉。经过数年的临床及文献研究,我们认为带脉瘀滞型软组织损伤腰痛在临床很常见,从带脉理论论治软组织损伤性腰痛有其针对性和有效性,从腰腹两个方向实施手法调节,会产生良好的临床效果。
- 薛卫国孙大洋姜玉莹姜忠敏马福长李芙
- 关键词:腰痛软组织损伤腰大肌带脉
- 椎间盘源性腰痛诊断概述
- 2012年
- 椎间盘源性腰痛是所有不以神经组织受压(即除外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等)为主要表现的腰椎间盘退行性疾病.历来对其发病机制及诊断方法进行过大量的研究,本文从其发病的生理病理基础、临床诊断标准、鉴别诊断等方面对其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 孙大洋姜玉莹薛卫国
- 关键词:椎间盘源性腰痛发病机理
- 纤维环针刺损伤大鼠模型的腰大肌被动拉伸张力变化研究
- 2014年
- 目的 观察针刺损伤纤维环大鼠腰大肌被动拉伸张力变化及机理.方法 将2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与假手术组,每组10只.模型组采用前入路腹膜手术法针刺损伤L4~5,L5~6两节段纤维环造模;假手术组仅切开腹部皮肤,肌肉暴露椎间盘后缝合.术后分别于第2周、第5周观察2组大鼠行为学表现.于术后5周取双侧腰大肌进行被动拉伸测试,并取L4~5,L5~6椎间盘,进行形态学观察.结果 术后5周大鼠垂直方向运动红外线计数模型组较假手术组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显微镜下可见模型组椎间盘形态学改变明显,纤维环排列轻度改变,髓核组织稀疏,分布不均,髓核中有大量不定形物质;假手术组椎间盘可见纤维环层次分明,与髓核界线明显,髓核组织呈中央密集分布,周围呈均匀分布,细胞数目较多.右侧腰大肌弹性模量模型组较假手术组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损伤腰椎间盘后可引发腰大肌被动拉伸张力降低,提示静力平衡结构损伤可能造成动力平衡结构变化.
- 姜玉莹孙大洋李芙步青云高堂珂姜忠敏马福长薛卫国
- 关键词:腰大肌肌张力行为学
- 点拨腰大肌干预椎间盘损伤大鼠模型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通过前路针刺损伤椎间盘建立腰椎间盘损伤大鼠模型,观察该模型是否伴有腰大肌被动拉伸张力变化以及点拨腰大肌对模型的影响。方法:将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与治疗组,通过前路手术损伤椎间盘造模。治疗组行点拨腰大肌干预,隔日1次,共10次。观察大鼠行为学、腰椎间盘形态学、IL-1β阳性表达以及腰大肌被动拉伸张力的变化。结果:模型组与假手术组相比,垂直方向活动度减少(P<0.05),椎间盘纤维环、髓核损伤明显,椎间盘IL-1β免疫组化阳性表达积分光密度增高(P<0.01),腰大肌弹性模量降低(P<0.01);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椎间盘纤维环及髓核病理变化有所好转,IL-1β免疫组化阳性表达积分光密度降低(P<0.01),腰大肌弹性模量有所提高。结论:前路椎间盘损伤大鼠模型的腰大肌弹性模量有所降低,点拨腰大肌可使其有所恢复,同时可有效改善大鼠椎间盘形态,降低炎性因子IL-1β的表达。
- 姜玉莹孙大洋李芙步青云高堂珂姜忠敏马福长薛卫国
- 关键词:椎间盘源性腰痛腰大肌
- 推拿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进展
- 椎间盘源性腰痛是指所有不以神经组织受压为主要表现的腰椎间盘退行性疾病,在中医学中应属于"腰腿痛"、"痹症"的范畴。其退变的细胞分子机理仍不十分清楚,可能与营养供应减少、椎间盘中降解酶活性升高、炎症介质的参与以及基质疲劳衰...
- 孙大洋
- 关键词:椎间盘源性腰痛手法
- 文献传递
- 点拨腰大肌对纤维环损伤大鼠模型行为学及椎间盘IL-1β影响的实验研究
- 课题背景椎间盘源性腰痛是中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腰椎间盘损伤退变及局部炎症是其发病的主要病理基础。近年来研究显示,腰椎间盘病变与脊柱动静力平衡理论密切相关:脊柱静力稳定失衡,都存在脊旁肌如腰大肌功能失调的病理状态(...
- 孙大洋
- 关键词:椎间盘源性腰痛腰大肌带脉
- 文献传递
- 腰大肌解剖形态、功能及其临床意义研究概述被引量:18
- 2013年
- 软组织损伤性腰痛是临床常见病,中医理论认为,其疼痛的发生可以从督脉、膀胱经、肾经入手,也可以考虑带脉。有学者认为,脊源性腰腹痛的病理机制除了可以从神经传导通路来解释外,更应从腰段脊柱的动静力失衡的角度来研究,而腹痛的发生则主要是因为腰大肌的急慢性损伤,这与中医"带脉瘀滞型腰痛"的典型表现——"腹腰脊痛,冲阴股"很相似。
- 姜玉莹孙大洋李芙姜忠敏马福长薛卫国
- 关键词:腰大肌推拿
- 点拨腰大肌干预椎间盘损伤大鼠模型的实验研究
- : 通过前路针刺损伤椎间盘建立腰椎间盘损伤大鼠模型,观察该模型是否伴有腰大肌被动拉伸张力变化以及点拨腰大肌对模型的影响。 方法: 将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与治疗组,通过前路手术损伤...
- 姜玉莹孙大洋李芙步青云高堂珂姜忠敏马福长薛卫国
- 关键词:腰椎间盘损伤腰大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