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伟利
- 作品数:12 被引量:16H指数:2
-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 金融系统性风险预期隐性化的假设被引量:1
- 2004年
- 本文提出了金融系统性风险预期隐形化的概念并从投资者对市场风险预期的角度,采用CAPM模型分析了金融危机的形成过程。市场系统性风险预期的隐形化导致无风险利率的提高,使得市场泡沫不断扩大、市场风险不断积累,直到政府担保撤除、投机玫击等原因引起风险预期的显性化,瞬间释放的风险导致了金融危机的爆发。
- 孙伟利
- 关键词:金融危机系统性风险
- 对证券市场全流通问题的再思考
- 2004年
- 按照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思路,一直是先解决增量,在发展中消化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在国有股减持上似乎也不应该有例外,应该先解决新股发行的全流通和减持问题.
- 孙伟利姜素仙
- 关键词:证券市场上市公司国有股减持金融风险投资收益率
- 公司法人治理问题研究的一个误区
- 2004年
- 近年来国内对法人治理问题有大量的研究 ,这些研究大多沿袭了西方委托———代理关系中信息不对称以及道德风险等一系列问题 ,作为这些研究在实际中的应用 ,就是在《公司法》的基础上 ,证监会先后颁布了《上市公司治理准则》等文件 ,规范上市公司的法人治理。但从中国过渡时期的实际情况来看 ,这些研究可能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了 ,进入了一种理论上的误区。在法人股和流通股东同股不同权的情况下 ,股东之间的利益存在较大分歧 ,委托代理的矛盾还不是公司发展的主要矛盾 ,在大股东绝对控股的情况下 ,监事会等均衡机制形同虚设 。
- 冯治库孙伟利
- 关键词:公司法人治理结构道德风险
- 开放经济下de金融危机
- 2004年
- 自由市场经济机制本身的无序性,造成宏观的经济的失衡,形成周期性的经济波动,严重情况下发生金融危机或者经济危机。在政府干预经济情况下,市场机制的这种无序在很大程度上受政府宏观调控的影响而得到缓解,因此危机多表现为局部市场的波动,如证券市场、外汇市场的波动。
- 孙伟利姜素仙
- 关键词:开放经济金融危机固定汇率制度货币危机自由市场经济国家干预
- 金融危机发展的历史逻辑被引量:3
- 2005年
- 西方经济学宏观理论和微观理论的冲突导致了危机研究中只能采取有条件的均衡分析,在复杂经济条件下这种分析只能解释危机,本文试图从危机的历史发展来探索为危机研究提供理论上的一个参照系。本文认为,现代金融危机的发展是自由市场和国家干预的矛盾演化的产物,在金融自由化中新兴市场国家干预能力滞后发展,在经济长期繁荣的条件下导致了这一矛盾的失衡诱发了危机。
- 丁国荣孙伟利
- 关键词:金融危机国家干预
- 铝电解电容器105℃高频低阻抗工作电解液的研究
- 孙伟利
- 关键词:高频低阻抗工作电解液电解电容器
- 金融危机爆发前投资者预期的变化特征
- 2004年
- 本文分析了金融危机前投资者对市场系统性风险预期的变化 ,认为投资者对市场系统性风险预期的隐性化是导致市场风险过度积累的条件 ,在危机诱发过程中投资者风险预期发生从隐性向显性转化。一般情况下 ,如果没有市场风险积累 ,系统风险显性化后 ,市场效率则大大降低。因此本文认为发展中国家采用担保手段提高市场效率 ,提高市场竞争力的政策不能长期使用 ,在经济启动后应放任市场自由发展 ,使风险得到释放。
- 孙伟利冯治库三川
- 关键词:金融危机投资者
- 产业经济繁荣和金融危机的相关特点分析被引量:1
- 2005年
- 孙伟利
- 关键词:产业经济金融危机金融资本经济政策
- 转型时期中国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的特点
- 2004年
- 在如何提高上市公司法人治理问题上 ,许多研究进入一种误区 ,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目前我国上市公司仍然处在转型时期 ,是法人治理的初级阶段 ,在股东利益存在明显冲突的情况下 ,很难涉及西方公司理论中的委托代理问题 ;在国有股权虚位的情况下 ,也谈不到企业的外部竞争环境问题。作为外生的企业制度 ,上市公司的法人治理必须是强制性的 ,但需要考虑企业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才能形成有效的均衡机制。文章总结了转型时期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的特点 ,并就形成有效的法人治理提出了政策上的建议。
- 孙伟利
- 关键词:上市公司法人治理国有股权
- 循环经济效用函数的构建被引量:9
- 2006年
- 本文从循环经济的特征出发,给出了循环经济一个相对严格的定义,并构建了循环经济效用函数。借助这一函数及其基本特性分析,本文解释了循环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市场失灵、政府失灵等问题,澄清了循环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关系,并提出了目前循环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在可能的发展路径上,选择循环经济效用函数增长速度最大化的路径,与此相关的如何选择、如何实施、如何避免信息不对称等问题也是研究的重要内容。
- 王志雄孙伟利
- 关键词:循环经济效用函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