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平
- 作品数:68 被引量:426H指数:12
- 供职机构:云南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生物学天文地球更多>>
- 一种提高三七块根皂苷含量的栽培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三七块根皂苷含量的栽培方法,属于现代中草药栽培技术领域。该提高三七块根皂苷含量的栽培方法包括选地、整地、种苗筛选与消毒、移栽、田间管理和采收六大步骤,主要是在二年生三七生长后期和三年生三七采挖前,揭去三...
- 陈军文徐祥增周平龙光强赵明海梅荣张广辉杨生超孙雪婷
- 文献传递
- 云南昆明地区常见农田杂草种类组成与原产地研究被引量:7
- 2016年
- 探讨云南省昆明地区常见农田杂草种类组成及外来入侵杂草的来源,为农田杂草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昆明地区常见农田杂草分属34科共计151种;优势科的现象十分明显,其中菊科(Compositae)占31种,禾本科(Gramineae)占22种,十字花科(Cruciferae)占10种。在所调查的151种杂草植物中,外来杂草有48种,其中菊科外来杂草植物有13种;48种外来杂草植物中,来自美洲大陆的外来杂草共占28种,来自非洲大陆的外来杂草植物占3种,来自欧洲大陆的外来杂草占10种。昆明地区常见的农田杂草以菊科、禾本科、十字花科、蓼科杂草植物为主,占调查总杂草种数的47.1%;昆明地区常见农田外来杂草以菊科、苋科、禾本科杂草植物为主,占总调查外来杂草种数的45.8%;昆明地区常见农田外来杂草以来自美洲大陆地区的草本植物为主,占总外来杂草植物种数的58.3%。因此,在农业生产中,要加强对菊科、苋科、禾本科杂草植物的监管及有效防控;在引进外来植物物种时,要对来自美洲的植物特别是菊科植物加强风险评估及鉴定。
- 罗文何澍然周平赵平陈军文
- 关键词:外来杂草优势种原产地
- 采收和调制方法对晾制白肋烟中一些重要物质的影响被引量:14
- 1997年
- 通过6种不同的采收和调制方法对烟草特有的N-亚硝胺(TSNA)、烟草生物碱、硝酸盐、亚硝酸盐的影响,研究得出与对照整株采收晾制相比,逐叶采收、整株采收叶片划主脉、逐叶采收划主脉、逐叶采收叶肉主脉分离晾制能显著降低叶肉及主脉中烟草特有的N-亚硝胺含量,亦能降低硝酸盐及亚硝酸盐含量.整株采收划主茎晾制不能降低烟草特有的N-亚硝胺及硝酸盐、亚硝酸盐.各处理都能显著降低主脉和叶肉中的去甲基烟碱,但对其它烟草生物碱没有影响.
- 杨焕文周平李永忠崔明午LowellP.BushHaroldR.Burton
- 关键词:采收调制亚硝胺亚硝酸盐
- 一种模拟测定林下阴生植物对光斑响应特征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LI-6400便携式光合荧光仪模拟测定林下阴生植物对光斑响应特征的方法,属于测量技术领域。光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能量来源。在森林生态系统中,各种植物对光能的捕获能力和利用效率等方面都不尽相同,且不同高...
- 徐祥增陈军文周平海梅荣付忠李珍
- 全球气候变化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可能影响与对策被引量:47
- 2001年
- 论述了温室效应引起全球气候变暖对我国作物生产、种植制度、病虫害等方面的影响 ,探讨了相应的农业对策。
- 周平
- 关键词:全球气候变化温室效应农业政策作物生产病虫害
- 植物对UV-B辐射增强的响应及其分子机制被引量:11
- 2015年
- 总结归纳了近年来UV-B辐射增强对植物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等方面的相关研究,具体分析了UV-B辐射增强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DNA的损伤与修复、光合作用的变化及抗氧化系统和次生代谢的响应。分析表明UV-B辐射的增强不同程度地影响了植物的生长发育和生理生化特征,同时植物也激活了相应的保护机制以维持各种生理生化活动的正常进行。最后对UV-B辐射增强相关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展望,期望为研究植物对UV-B辐射的适应策略和机制提供理论基础。
- 李良博唐天向海梅荣陈军文周平
- 关键词:UV-B辐射植物DNA损伤光保护
- 关于提高农业气象学课程教学质量的思考
- 2023年
- 农业气象学是农学类各专业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主要讲授气象要素光、温、水、气等的分布、变化规律,研究分析它们与农业生产的关系和调控措施。为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本文通过对课堂教学内容的优化整合,结合各专业特点改进教学方法,制订科学合理的考核手段,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为目标,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进一步提升学生分析和解决农业生产中相关问题的能力。
- 张新永杨志清张连根周平希从芳
- 关键词:农业气象学教学质量
- 根和根茎类药用植物根腐病研究进展被引量:43
- 2017年
- 根腐病由水分、土壤及其营养元素等非生物因素,以及线虫、病原真菌、病原细菌等生物因素造成,是根茎类药用植物栽培过程中较易发生的一种病害,具有易传染,致死率高,防治难度大等特点,易导致中药材减产,影响人体健康。该文综述了我国主要根和根茎类中药材的致病因素,从微生物防治、化学防治方面讨论了根腐病的防治方法,提出根和根茎类药用植物根腐病防治存在的问题,对根和根茎类药用植物根腐病的防治进行了展望,期望能为今后有效地对根和根茎类药用植物根腐病进行防治提供线索与帮助。
- 廖长宏陈军文吕婉婉周平
- 关键词:根腐病
- 不同覆盖措施对土壤性质及辣木产量的影响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研究覆盖措施对土壤性质及辣木产量的影响。[方法]于2016—2017年在云南省瑞丽市郊开展不同覆盖措施(黑色地膜覆盖T_1、白色地膜覆盖T_2、稻草覆盖T_3、清耕CK)对土壤性质及辣木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不同覆盖措施的整体保墒作用依次为T_1、T_2、T_3、CK,在旱季地膜覆盖措施表现出优异的保墒作用,在雨季地膜覆盖措施下土壤水分含量低于稻草覆盖和清耕。白色地膜增温效应最显著,20 cm与40 cm处土壤温度均高于其他覆盖措施;黑色地膜增温效果具有显著的季节性,并且随土层厚度不同增温效应不同。覆盖措施提高土壤中全氮、碱解氮、全磷、有效磷及速效钾含量,并且白色地膜覆盖与CK差异显著;覆盖措施促进有机肥分解,有机质被吸收利用较快。不同覆盖措施下辣木鲜叶产量由高到低依次为T_2、T_1、T_3、CK。[结论]在德宏地区辣木种植中,白色地膜覆盖具有较高的推广利用价值。
- 李洪坤马关润李守岭王应清李国民周平
- 关键词:辣木土壤性质
- 白肋烟晾制过程中硝酸还原酶活动的变化被引量:10
- 1997年
- 烟叶采收晾制后,体内硝酸还原酶活动剧烈下降,晾制后4d,叶肉内该酶活性即下降至0,晾制后两周主脉内此酶活性下降至0.且两种电子供体间无显著差异.烟叶体外硝酸还原酶活动晾制开始时很低,晾制3周后增加.整个晾制过程中叶肉、主脉硝酸盐含量均无显著变化.晾制后两周主脉亚硝酸盐含量很低,但是晾制后3周开始逐渐增加,叶肉亚硝酸盐在整个晾制过程中无变化.晾制后3周,主脉亚硝酸盐含量增加,与体外硝酸还原酶活动相关,这可能是微生物的酶起作用.
- 杨焕文周平崔明午
- 关键词:硝酸还原酶活性晾制硝酸盐白肋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