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叶晓玲

作品数:13 被引量:86H指数:5
供职机构:深圳市罗湖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流行病
  • 5篇流行病学
  • 3篇疫情
  • 3篇手足
  • 3篇手足口
  • 3篇手足口病
  • 3篇病毒
  • 2篇流行病学分析
  • 1篇毒性肝炎
  • 1篇信息化
  • 1篇信息化管理
  • 1篇血清
  • 1篇血清流行病学
  • 1篇血清流行病学...
  • 1篇血清流行病学...
  • 1篇医院感染
  • 1篇疫情分析
  • 1篇荧光
  • 1篇荧光定量
  • 1篇荧光定量RT...

机构

  • 11篇深圳市罗湖区...
  • 2篇深圳市人民医...
  • 2篇深圳市疾病预...
  • 1篇深圳市宝安区...

作者

  • 11篇叶晓玲
  • 6篇杨贵清
  • 5篇陈戊申
  • 4篇卓菲
  • 3篇黄敏
  • 2篇方玉金
  • 2篇王廷哲
  • 1篇张顺祥
  • 1篇路滟
  • 1篇刘卫民
  • 1篇程锦泉
  • 1篇龙冬玲
  • 1篇刘文忠
  • 1篇马汉武
  • 1篇谢旭
  • 1篇梅树江
  • 1篇李林涛
  • 1篇付丹凤
  • 1篇吴泰顺
  • 1篇林喜乐

传媒

  • 3篇现代预防医学
  • 2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疾病控制杂志
  • 1篇中国学校卫生
  • 1篇华南预防医学
  • 1篇中国卫生产业
  • 1篇中国疫苗和免...
  • 1篇中华疾病控制...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4
  • 2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07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03-2005年深圳某医院医院感染发生情况
2007年
目的了解医院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为预防控制发生医院感染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分析2003-2005年深圳市某医院全部医院感染病例,采用月份移动均数加减2个标准差的方法确定月份正常值,以正常值的上限作为2006年医院感染病例预警指标。结果2003-2005年该医院共有100138例病人出院,其中发生医院感染5 449例,平均感染发生率为5.44%。全院各科室的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最高的科室是ICU科为72.79%,最低的是妇产科为1.28%。全院共发生漏报311例,平均漏报率为5.71%,以妇产科最高为20.43%,儿科最低为0.75%。5 874次感染部位统计中,感染部位最多的是下呼吸道占35.50%,其次是上呼吸道占23.20%,最低的是中枢神经占0.70%。各月份预警值不同,最大预警值为167例,在7月,最小值为127例,在2月。结论该医院医院感染病例平均发生率及漏报率均低于三甲医院的控制水平。感染发生的高危科室是ICU,高发部位是下呼吸道。
陈戊申杨健王廷哲肖伟叶晓玲方玉金
深圳市某看守所一起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诊断分析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查找深圳市某看守所暴发疫情的病原体,并通过分析其发生、发展规律及疫情控制效果,为预防控制人口密集单位暴发疫情积累经验。[方法]对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采集流感样病例咽拭子接种MDCK细胞培养,并做荧光定量RT-PCR检测。[结果]38例流感样病例的咽拭子标本中,荧光定量RT-PCR检测出20份甲型H1N1流感病毒阳性,经MDCK细胞分离出11株流感病毒毒株。流行病学分析不能明确传染源,所以无法追踪该事件的源头。[结论]这是一起由甲型H1N1流感病毒引起的暴发疫情,并得到有效控制。
陈传德叶晓玲杨贵清陈戊申
关键词:甲型H1N1流感荧光定量RT-PCR细胞培养
深圳市某区幼儿手足口病患病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探讨儿童手足口病患病的危险因素,为有效预防和控制幼儿手足口病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选取深圳市某区2013年1—9月全部经粪便检测为EV71或Cox A16阳性的103例手足口病确诊病例幼儿作为病例组,同时根据病例组选取年龄相差1岁以内、无手足口病症状和体征的幼儿作为对照组进行1∶1配对,对手足口病患病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与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散居儿童、早产儿、低收入家庭、不能独立排便、保姆育儿、过敏性体质、家长手足口病预防知识薄弱、发病前7 d与他人共用玩具、父母一方学历低于小学、饭前便后不洗或少洗手、发病前7 d因其他疾病就诊11个变量为手足口病发病的危险因素(B值分别为1.24,1.23,1.39,1.17,0.93,1.43,1.40,0.87,1.13,1.41,1.69,P值均<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散居儿童、不能独立排便、过敏性体质、家长卫生防病意识薄弱、发病前7 d与他人共用玩具、饭前便后不洗或少洗手、发病前7 d因其他疾病就诊等7个因素可能提高发生手足口病的风险(B值分别为1.04,0.76,1.13,1.16,1.08,1.19,1.15,P值均<0.05)。结论儿童手足口病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是间接接触。通过强化幼儿及其护理人员的卫生防病知识,使易感人群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对于有效防控手足口病有重要意义。
叶晓玲杨贵清黄敏
关键词:手足口病患病率
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工作场所暴力的流行病学特征被引量:3
2007年
王廷哲李林涛张宏叶晓玲刘文忠
关键词:暴力流行病学因素
深圳市某区2010—2012年法定传染病疫情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分析深圳市某区2010—2012年法定传染病疫情分布情况,为监控与预防传染病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本次研究中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深圳市某区2010—2012年的法定传染病疫情报告进行整理与统计学分析。结果 2010—2012年共报告法定传染病发病27992例,死亡15例,年均发病率883.5/10万。血缘及性传播传染病的发病率居于首位,依次为呼吸道传染病、肠道传染病、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结论在传染病疫情的监控与预防工作中,必须高度重视对于法定传染病疫情报告的整理与分析,总结区域传染病疫情的流行特征及发展趋势,从而制定更为完善的防控体系。
叶晓玲
关键词:传染病疫情
2010年深圳市丙型病毒性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21
2012年
目的了解深圳市居民丙型肝炎病毒抗体的流行状况,为丙型病毒性肝炎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10年在深圳市抽取2个行政区,调查1~59岁各年龄组自然人群共3 771人。并采集静脉血,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血清抗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同时,对2005-2010年深圳市丙型病毒性肝炎病例报告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深圳市居民HCV总感染率为0.53%;40岁及以上年龄组抗-HCV阳性率为1.00%,40岁以下年龄组抗-HCV阳性率为0.38%,两组间抗-HCV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4.92,P=0.027);不同职业人群中以农民的抗-HCV阳性率(1.89%)最高;不同文化人群中文盲人群的丙型病毒性肝炎感染率(1.92%)最高,不同文化程度人群抗-HCV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深圳市丙型病毒性肝炎发病率逐年上升,新发病例数在2010年首次超过乙型病毒性肝炎,居病毒性肝炎首位。结论丙型病毒性肝炎感染已成为深圳市日益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加强健康教育是目前预防丙型病毒性肝炎的主要措施。
谢旭马汉武路滟方玉金叶晓玲吴泰顺董书贤陈戊申程锦泉
关键词:血清流行病学研究问卷调查
深圳市“互联网+预防接种模式”的应用推广及问题探讨被引量:32
2017年
预防接种是疾病控制过程中的关键环节,疫苗被认为是20世纪最伟大的公共卫生成就之一。预防接种在预防疾病、控制传染病的传播流行和保护儿童的健康成长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人民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预防接种服务质量要求日益增加,同时随着免疫规划项目的普及深入,免疫覆盖人群也不断地扩大。
陈霖祥马茂林喜乐叶晓玲付丹凤杨洁刘卫民
关键词:预防接种信息化管理
深圳市罗湖区2012年-2014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分析
2016年
目的分析深圳市罗湖区2012年-2014年手足口病疫情的流行特征,为手足口病的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12年-2014年7 970例手足口病病例资料作统计学分析。结果 2012年-2014年深圳市罗湖区累积报告手足口病7 970例,轻症与重症之比为797∶1,发病率分别为315.59/10万、260.75/10万和287.30/10万。病例主要为5岁以下儿童,男性多于女性。发病时间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主要集中在5月-10月,以罗湖区翠竹办事处报告的发病例数最多。结论罗湖区手足口病分析结果表明,该病具有明显的年龄、季节性和人群分布特征。由于手足口病目前缺乏有效治疗措施,所以更应做好重点人群、时段和地区的防控工作,采用综合防治手段具有明显的公共卫生意义。
黎剑华叶晓玲杨贵清卓菲
关键词:儿童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分析
深圳市某社会福利中心诺如病毒胃肠炎暴发的调查分析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调查深圳市某社会福利中心胃肠炎暴发的感染来源、传播途径及危险因素。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和实验室检测方法。结果本次胃肠炎暴发共27例病例,老人罹患率为7.95%(21/264),医护人员罹患率为5%(6/120)。患病老人肛拭子诺如病毒检出率为18.18%(2/11),5份患病护工肛拭子中3份阳性,无症状护工肛拭子诺如病毒检出率为18.37%(9/49)。无症状携带者从检出病毒至无法检出的时间,最长为8 d,平均5 d。3份样本经基因序列测定,显示100%同源,为目前全球流行的Sydney2012变异株。结论本次疫情为一起诺如病毒胃肠炎暴发,护理人员在传播可能起到桥梁作用。首次对暴发疫情中无症状病毒携带人员病毒携带时间和发病老人、发病护理人员的病毒携带时间进行监测,为今后诺如病毒胃肠炎暴发疫情控制中隔离措施的制定提供了依据。
叶晓玲龙冬玲陈戊申卓菲黄敏杨贵清梅树江张顺祥游杰
关键词:诺如病毒胃肠炎
深圳市罗湖区2008~2010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分析深圳市罗湖区2008~2010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为手足口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罗湖区2008~2010年网络直报的手足口病人流行病学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8~2010年全区共报告手足口病例6075例,年平均发病率228/10万,男性病例多于女性,发病年龄段主要集中在5岁以内,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4~7月。结论手足口病有明显的年龄、性别、季节差异。
杨贵清卓菲陈戊申叶晓玲
关键词:手足口病流行病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