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宝蕊
- 作品数:25 被引量:30H指数:3
- 供职机构:龙岩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教育厅B类科技/社科项目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福建省教育厅A类人文社科/科技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 休闲参与和自我效能感动态发展的质性研究——基于不同生命阶段群体性别认同的分析被引量:1
- 2016年
- 休闲参与嵌入社会性别文化中。从横向看,男女两性休闲参与的内容与方式存在差异性,女性的休闲时间少于男性,且受收入、年龄因素的影响女性群体内部的休闲参与程度不同;从纵向看,性别文化的影响力在代际间存在差异性,两性的休闲差异程度在缩小。性别文化带来休闲领域的性别分化,影响并制约着个人自我效能感的形成。因此,应构建和谐平等的社会文化环境、将性别差异要素纳入休闲资源配置的社会政策和经济发展策略中,以促进休闲消费的发展。
- 卢宝蕊
- 关键词:性别视角自我效能感生命历程
- “老啃族”回乡盖房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1
- 2016年
- 基于对福建省龙岩、漳州、厦门三个城市的"老啃族"回乡盖房意愿实证调研,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老啃族"回乡盖房意愿的总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发现:男性比女性回乡盖房的意愿更强烈;年龄、家庭经济条件对于"老啃族"回乡盖房意愿有正向影响,但在代际责任观和身份认同因素的影响下,家庭经济条件的约束力弱化,代际责任观和身份认同正向驱使"老啃族"回乡盖房的意愿。为此,需要引导社会公众转变代际责任与住房捆绑的观念,盘活农村住房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以改变人与住房关系异化的状况,从而改善"老啃族"的生存际遇。
- 卢宝蕊
- 关键词:身份认同
- 情境理论在“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 2016年
- 教学环节的设置是推动师生互动的重要依据。情境教学是在教学环节中引入适宜的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获取知识的动力,唤醒学生的主体认知和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将情境教学模式引入"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采用"团队分工"和"学与用相结合"两种方式,使学生在情境中学习与思考,有效提高实证调查能力。
- 卢宝蕊
- 关键词:情境情境教学
- 中青年女性休闲福利主观认同感状况研究——基于对已担任母职的中青年女性的调查被引量:3
- 2017年
- 参与休闲是在激烈的社会竞争和快速社会变迁中释放个体生活压力和提升个体生活质量的重要生活方式。然而长期以来,女性的休闲权益处于失语状态。本研究以已担任母职的中青年女性的休闲状态为研究起点,采用定量研究的方法,分析在教育"拼妈"不断升级的社会情境下,个体的就业状态、子女数量、质量、社会环境因素对已担任母职的中青年女性休闲福利主观认同感的影响,提出构建性别向度的休闲策略,女性母职再造的社会文化保障,以确实增进中青年女性的休闲福利。
- 卢宝蕊
- 关键词:中青年女性
- 博客情结:青年心理发展的产物被引量:6
- 2006年
- 伴随着中国近几年发达的网络技术,博客在中国也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受众甚广。许多青年对博客有迷恋情结,这与他们彰显个性、追求言论自由、寻求独立、寻求情感依托、满足好奇心的心理诉求紧密相关。鉴于青年心理发展的可塑性,笔者认为:可以利用博客在青年群体中的影响力,来塑造青年的健康心理。
- 卢宝蕊
- 关键词:心理诉求
- 客家旅游社区的地方性保持与创新发展
- 2018年
- 客家旅游社区的发展是客家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引入时空分析视角,分析当前客家旅游社区发展过程中自然空间独特性的式微,社会空间发展面临转型期的阵痛。应以可持续性、地方性的发展原则为指导,对土楼群加以保护以维系并发挥其空间独特性的作用,通过以文化再现的形式唤起个体参与者的意识,营造有利的社会时空,以促使客家旅游社区的地方性保持与创新发展。
- 卢宝蕊徐初佐
- 基于可持续生计生态下失地农保的路径选择被引量:1
- 2007年
- 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速的生态下,涌现了一个新的社会群体——失地农民。与城市居民相比,他们的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存量极少。失地农民“种地无田,就业无岗、社保无份”的特征逐渐显性化。鉴于“拉美化现象”的警示,政府必须走出管理的“泛市场化”,承担起维系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的重要职责,构建具有实践适应性的社会保障制度,将社会保障制度作为实现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的长效机制。
- 卢宝蕊
- 关键词: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社会保障制度
- 半熟人社会情境下的乡村社区融合困境与重构被引量:2
- 2014年
- 半熟人社会具有高流动性、村民间身份分化、异质性凸显等特质。在这种情境下,村民们虽拥有共同的活动空间,人与人之间也是彼此认识的,但互动较少,人际交往倾向于"理性化",工具性的交往行为占主导,对乡村社区文化的认同度低,参与群体活动的积极性低,同时也产生身份认同的危机,阻碍乡村社区的融合。须重塑乡村社区的公共文化,调动乡村村民参与群体性的活动的主动性,增强社区的凝聚力和归属感,以有效实现乡村社区的融合。
- 卢宝蕊徐初佐
- 关键词:半熟人社会乡村社区
- 龙头企业的组织理念与新农村建设被引量:1
- 2006年
- 龙头企业是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继承和发展,已在一些地区进行实践并取得了成就。龙头企业作业社会组织的一种类型,通过整合其组织目标与自身的发展,将会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作出更好贡献。
- 卢宝蕊
- 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
- 儿童福利视域下留守儿童社会支持体系的构建被引量:3
- 2013年
- 儿童的健康全面发展关系社会前途,儿童福利制度则是儿童生存发展的有效保障。由于家庭功能的变迁及乡村社区文化的衰落,留守儿童成长过程中的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和归属感的需求未能得到较好的满足,给留守儿童成长带来困扰。与此同时,由于留守儿童自身的表达能力较低或不懂得如何表达自身的需求,留守儿童的福利诉求能力低,以留守儿童为主体的福利服务的建立迫在眉睫。本文以儿童福利为视角,探讨如何构建多维度的福利体系,为留守儿童提供各方面的支持,保障其全面健康发展。
- 卢宝蕊
- 关键词:留守儿童儿童福利儿童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