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0篇建筑科学

主题

  • 5篇电视塔
  • 5篇广州新电视塔
  • 4篇载力
  • 4篇CCTV新台...
  • 4篇承载力
  • 3篇钢结构
  • 3篇变形预调值
  • 2篇腰段
  • 2篇施工过程
  • 2篇极限承载
  • 2篇极限承载力
  • 1篇大悬挑
  • 1篇迭代法
  • 1篇悬挑
  • 1篇失稳
  • 1篇施工技术
  • 1篇试验与理论研...
  • 1篇受力
  • 1篇受力性能
  • 1篇破坏模态

机构

  • 10篇清华大学

作者

  • 10篇刘禄宇
  • 10篇郭彦林
  • 6篇王永海
  • 5篇张庆林
  • 5篇刘学武
  • 4篇林冰
  • 2篇窦超
  • 1篇董全利
  • 1篇田广宇
  • 1篇郭宇飞
  • 1篇霍轶力
  • 1篇潘汉明
  • 1篇高巍
  • 1篇盛和太
  • 1篇周明
  • 1篇赵瑛

传媒

  • 2篇土木工程学报
  • 2篇工业建筑
  • 1篇建筑结构学报
  • 1篇第六届全国土...

年份

  • 1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4篇2007
  • 1篇2006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广州新电视塔细腰段N-M(V)相关稳定承载力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广州新电视塔是采用钢结构外框筒和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组成的筒中筒结构体系,整个结构外框筒细长、细腰及扭腰等构成特点,使细腰段外框筒结构受力十分不利。利用大挠度弹塑性有限元方法研究6种不同方向水平荷载作用下细腰段的N-M(V)相关稳定承载力;改变N与M(V)的比值,研究水平荷载大小对细腰段稳定承载力和破坏模态的影响;恒定轴力,研究了水平力方向的变化对细腰段稳定承载力的影响。全面的有限元分析结果为校核电视塔细腰段外框筒结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郭彦林王永海刘禄宇林冰
关键词:破坏模态
倾斜、大悬挑复杂高层钢结构全过程受力性能及施工变形预调技术研究
郭彦林刘学武窦超田广宇高巍盛和太霍轶力刘禄宇张庆林林冰董全利王永海郭宇飞周明赵瑛
高层钢结构体形多样化发展是基于三个方面的力量驱动:其一是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特别是结构计算技术的高速发展,为科学技术难题的解决提供了技术手段;其二是经济实力的发展,为其实现提供了经济基础;其三是人们求新心里的需求,不再局...
关键词:
关键词:钢结构
广州新电视塔结构稳定性试验及理论研究
广州新电视塔高达650m,整个结构塔身细长、细腰及扭腰,呈两端大中间小的形状,而且沿其高度方向共分布四个透空区,除了在细腰段透空区设置有四道水平径向支撑外,其他透空区的立柱沿轴线方向较长范围内无明确的径向约束。通过结构整...
郭彦林王永海刘禄宇
关键词:广州新电视塔
文献传递
CCTV新台址主楼钢结构施工变形预调值计算的分阶段综合迭代法被引量:43
2007年
CCTV新台址主楼两塔楼双向倾斜6°,顶部通过"L"形大悬臂相连,整体结构形成一个不规则的"空间门式"结构体系,具有"塔楼倾斜"、"空间连体"及"大悬臂"的构成特点。主楼钢结构安装采用无支撑胎架的施工方案,悬臂段合拢前两塔楼不断地向倾斜方向内侧独立变形,合拢后二者相互支撑,协调变形。施工过程中必须对两塔楼及大悬臂结构和构件的安装位形设置预调值,使其施工完成后的结构位形满足设计位形或目标位形的要求,否则成型位形将不满足设计及施工要求,甚至会导致大悬臂结构无法顺利安装。针对CCTV新台址主楼,提出一种精确计算其钢结构施工变形预调值的分析方法———分阶段综合迭代法。分析给出了结构在施工过程中的变形预调值,作为实际结构施工及安装的重要定位依据。
郭彦林刘学武刘禄宇张庆林
关键词:CCTV新台址主楼变形预调值
CCTV新台址主楼施工过程结构内力和变形分析被引量:56
2007年
CCTV新台址主楼具有"塔楼倾斜"、"空间连体"及"大悬臂"的构成特点。施工过程中"路径"效应对建造过程中以及竣工时结构内力和变形的影响较大,与一次成型下的分析结果存在较大差别,需在结构设计中加以考虑。同时需采取合理的施工方法和措施,以保证施工过程中结构的安全性以及竣工时结构的内力和变形满足设计要求。为此,建立CCTV新台址主楼施工过程分析的有限元模型,对其进行施工全过程跟踪模拟分析,给出施工过程结构的内力发展和变形变化的过程,供设计和施工参考。
刘学武郭彦林张庆林刘禄宇
关键词:CCTV新台址主楼施工过程内力
复杂钢结构施工力学问题的研究与应用
对大型复杂钢结构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力学问题进行了剖析,探讨了解决这类问题的思路和方法。针对CCTV新台址主楼"塔楼倾斜"、"空间连体"及"大悬臂"的构成特点,通过施工分析给出了结构在施工过程中的安装变形预调值以及幕墙的变形...
郭彦林刘学武张庆林刘禄宇窦超
关键词:钢结构施工过程CCTV新台址主楼变形预调值
文献传递
广州新电视塔细腰段横向水平支撑有效性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广州新电视塔采用的是钢结构外框筒和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组成的筒中筒结构体系,整个结构外框筒细长、细腰及扭腰。在中部细腰段区域(约160m高度),原结构方案在内外筒之间不设置任何横向水平支撑,这将导致细腰段区域的稳定承载力非常低下。因此,在细腰段设置几道横向水平支撑,使结构既安全又经济便成为一个主要的研究问题。首先应用有限元方法进行风荷载工况下塔体的整体弹性屈曲分析,然后将细腰段作为一个结构单元,考察在设置不同道支撑的条件下细腰段区域外框筒结构的弹性稳定性能和弹塑性稳定承载力,以全面评价横向水平支撑设置的有效性。
刘禄宇郭彦林王永海林冰
关键词:屈曲荷载稳定极限承载力
中央电视台新台址主楼施工技术及变形预调值研究
本文结合CCTV新台址主楼建设工程,对大型工程钢结构施工过程中若干力学及技术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解决这类问题的思路和方法。针对CCTV新台址主楼"塔楼倾斜"、"空间连体"及"大悬臂"的构成特点,提出了其变形预调值计算的...
郭彦林刘学武刘禄宇张庆林
关键词:CCTV新台址主楼施工技术变形预调值
文献传递
广州新电视塔底部透空区外筒群柱面外稳定承载力试验研究被引量:8
2010年
广州新电视塔整体屈曲分析表明,底部透空区外筒的群柱面外失稳是结构设计中的控制因素之一。为能够准确模拟底部透空区外筒中最不利柱的受力特征,通过对3柱、5柱、7柱并联群柱模型以及底部透空区整体模型的稳定承载力分析与比较,确定以5柱并联群柱模型为试验对象。在两种不同轴力比例的加载模式下,对两榀群柱模型进行试验研究,考察最不利柱的稳定承载力、破坏模态及受力机理,探索影响群柱失稳性能的关键因素。试验结果揭示:(1)群柱的轴力分布模式对最不利柱承载力和破坏形式有重要影响;(2)群柱失稳时的相互作用(周边构件对最不利柱的约束作用)可以较大幅度地提高单柱的稳定承载力;(3)群柱失稳时环向构件的弯弓效应会强化柱受到的支撑作用;(4)广州新电视塔外筒结构依据目前斜柱和斜撑与环梁不共面的构件布置形式以及独特的节点构造设计,能够满足面外稳定承载力设计要求。
郭彦林王永海刘禄宇林冰潘汉明梁硕
关键词:模型试验稳定承载力
广州新电视塔结构稳定性试验与理论研究
广州新电视塔沿其高度方向共分布四个透空区,除了在细腰段透空区设置有四道水平径向支撑外,其它透空区的立柱沿轴线方向较长范围内无明确的径向约束。通过结构整体屈曲分析,发现结构的底部透空区和细腰段易发生大面积群柱的失稳,因此,...
郭彦林王永海刘禄宇
关键词:电视塔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