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畅
- 作品数:32 被引量:82H指数:6
- 供职机构:辽宁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辽宁省教育厅科学基金辽宁省科技厅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农业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 针灸治疗重症肌无力型上胞下垂55例被引量:6
- 2017年
- 目的:观察针刺与艾灸联合方法治疗重症肌无力型上胞下垂的临床疗效。方法:55例进行针灸治疗,10天为一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痊愈48例,好转7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结论:针灸治疗上胞下垂有显著疗效。
- 刘畅赫群
- 关键词:针刺艾灸
- 从语用学角度探析《傲慢与偏见》中达西的性格特点
- 2021年
- 《傲慢与偏见》是英国著名现实主义小说之一。小说主要是讲述达西和伊丽莎白的爱情故事。本文从语用学的视角出发,从日常的对话中来分析达西的傲慢、真诚和善良的性格特点。
- 刘畅
- 关键词:礼貌原则性格
- HPLC法同时测定大黄、厚朴药对提取物中7个成分的含量被引量:10
- 2014年
-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大黄、厚朴药对提取物中7个成分(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和厚朴酚、厚朴酚)含量的HPLC方法。方法:采用Agilent Eclipse XDB-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以甲醇(A)-0.1%磷酸水(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0~15 min,82%A→85%A;15~35 min,85%A→90%A;35~40 min,90%A→82%A;40~42 min,82%A→82%A,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54 nm,柱温30℃。结果:大黄、厚朴药对提取物中7个成分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和厚朴酚、厚朴酚进样量分别在0.02790~0.2790μg(r=0.9992),0.06176~0.6176μg(r=0.9991),0.05040~0.5040μg(r=0.9997),0.1995~1.995μg(r=0.9992),0.04128~0.4128μg(r=0.9993),0.4644~4.644μg(r=0.9994),0.6432~6.432μg(r=0.9991)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n=5)分别为98.5%、99.4%、99.2%、98.5%、99.5%、99.0%、98.4%。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可用于大黄、厚朴药对提取物的质量控制。
- 王婧宁王梦瑶张振秋何秀菊郝淞瑶刘畅
- 关键词:厚朴芦荟大黄素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和厚朴酚厚朴酚
- 黄连解毒汤抗特应性皮炎药效学研究
- 刘畅
- 药蜡加热推进装置
- 药蜡加热推进装置属于中医治疗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药蜡加热推进装置。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工作可靠、加热效率高的药蜡加热推进装置。本实用新型包括外壳,外壳前端设置有锥形出蜡头,锥形出蜡头中部设置有出蜡通孔;锥形出蜡头后端...
- 姜哲秀辛敏华黄蓉蓉李佳刘畅
- 文献传递
- 一种VR眼镜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VR眼镜,涉及VR眼镜技术领域,包括后盖,所述后盖的正面转动安装有前盖,所述后盖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透镜板,所述透镜板内部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两个透镜,所述前盖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前盖的内部...
- 孙鑫郭玉洁刘畅吴品昌沈楠李丽婷魏雪妍陈丽君
- 李敬林教授运用调气、祛痰法经验总结
- 目的:对李敬林教授临床运用调气、祛痰法治疗多种疾病遣方用药、辩证施治的经验进行归纳总结,传达其珍贵的学术思想、行医经验,为临床多种疾病治疗的思路和方法提供指导性参考。方法:在查阅和研究大量相关文献和资料的基础上,跟师出诊...
- 刘畅
- 关键词:调气祛痰郁证不寐胸痹
- 文献传递
- 从脾论治桥本氏甲状腺炎及其并发症被引量:8
- 2021年
- 脾虚是桥本氏甲状腺炎发生的根本原因,因脾虚所生之痰、瘀不仅是桥本氏甲状腺炎病程中的病理产物,也是导致桥本氏甲状腺炎伴发症状最重要的病理因素,伴随着疾病的发生发展。从脾的病理生理,桥本氏甲状腺炎的病变发展,脾虚与免疫及桥本氏甲状腺炎的关系以及应用益气化痰活血法治疗进行论述,提出从脾论治桥本氏甲状腺炎及其并发症,以期为桥本氏甲状腺炎及其并发症的中医药治疗提供参考。
- 刘畅赖倚文高天舒
- 关键词:桥本氏甲状腺炎并发症从脾论治痰瘀
- 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研究进展
- 2024年
- 中风后遗症是指中风发生6个月以上,患者经过积极有效地治疗后,仍遗留某些不适症状或体征,统称为中风后遗症。针灸是中医外治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针刺、灸法、刺络放血、穴位贴敷、穴位埋针等多种治疗方法,在治疗中风后遗症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文章通过检索、梳理近些年关于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的文献资料,探讨针灸对中风后遗症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期望为中风后遗症患者提供最佳治疗方案以及为临床治疗中风后遗症开拓新思路。
- 刘畅陈怡然张小卿苏妆
- 关键词:中风后遗症针刺灸法
- 黄柏酮抗脓毒症潜在靶点的筛选与鉴定
- 2024年
- 目的研究黄柏酮的分子特性,筛选并鉴定黄柏酮抗脓毒症的潜在靶点。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分析平台(TCMSP)分析黄柏酮的药理参数和分子特性;通过化合物靶标预测平台工具SwissTargetPrediction服务器和化学成分靶向蛋白服务器(DRAR-CPI),以Z'值<-0.5筛选黄柏酮抗脓毒症的潜在靶点;通过人类孟德尔遗传在线(OMIM)数据库、毒性与基因比较数据库(CTD)和药物靶标数据库(TTD)中已报道的蛋白信息与脓毒症相关疾病靶标进行匹配,筛选黄柏酮抗脓毒症的靶点;进一步通过分子对接软件鉴定黄柏酮抗脓毒症的潜在靶点。结果黄柏酮口服生物利用度(OB)为81.58%,药物相似度(DL)为0.57,表明其口服吸收较好,具有很好的成药性。通过SwissTargetPrediction和DRAR-CPI服务器共筛选到242个黄柏酮抗脓毒症的潜在靶点,其中有13个靶点与脓毒症直接相关。经分子对接软件鉴定,组织蛋白酶G(CTSG)、胱天蛋白酶1(CASP1)、S100钙结合蛋白A9(S100A9)、蛋白C(凝血因子Ⅴa和Ⅷa抑制因子,PROC)、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1(MAPK1)、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白细胞介素-10(IL-10)、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C5a受体1(C5AR1)、胱天蛋白酶3(CASP3)、CXC趋化因子受体2(CXCR2)、凝血酶受体(F2R)和烟酰胺磷酸核糖转移酶(NAMPT)为黄柏酮抗脓毒症的潜在靶点,自由结合能分别为-32.55、1.26、-30.00、300.08、-31.88、-30.29、-21.38、-30.79、16777.84、-21.80、6443.36、-20.38、-23.47 kJ/mol。结论黄柏酮通过调控PROC和F2R抑制凝血并改善炎症反应;调节MIF、S100A9、G6PD和IL-10起到免疫应答作用;调节CTSG、CASP1、MAPK1、C5AR1和CASP3起到保护脓毒症损伤器官的作用;调控CXCR2减少中性粒细胞向炎症部位过度迁移,减轻组织损伤;调控NAMPT改善细胞能量状态,减少氧化应激从而保护细胞不受损害,并通过减轻脓毒症的症状和炎症反应来发挥其抗脓毒症的作用。
- 陈玉婷刘雨浓刘畅徐煜彬陈桂荣
- 关键词:炎症脓毒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