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英
- 作品数:47 被引量:199H指数:9
- 供职机构: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脑脊液溶菌酶测定对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价值
- 1989年
- 对部分病毒性脑膜炎(病毒脑)、化脓性脑膜炎(化脑)、结核性脑膜炎(结脑)、脑血栓形成等神经系统疾病患者进行了脑脊液(CSF)溶菌酶测定。结果表明:细菌性与非细菌性脑膜炎有显著性差别(P<0.01),对于结脑和化脑,由于病程不同,也有一定的鉴别价值。而脑血栓形成和脑出血患者,脑脊液溶菌酶含量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别(P>0.05)。新生儿败血症与新生儿败血症并发化脑患者之间,脑脊液溶菌酶含量有显著性差别(P<0.05)。因此脑脊液溶菌酶测定对上述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较高价值。
- 刘海英
- 关键词:脑脊液溶菌酶脑膜炎脑血栓
- 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血液中性粒细胞的变化及意义被引量:10
- 2003年
- 目的 探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 (AOPP)患者血液白细胞 (WBC)、中性粒细胞 (N)百分数及N形态学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 根据患者入院时中毒程度设轻、中、重度中毒组及健康对照组。分别在入院后第 1、7天抽静脉血 1mL做WBC及分类计数 (包括N占WBC总数的百分数 ,N毒性指数及核棘突积分 ) ;健康对照组门诊采血一次做同样检测。结果 中毒第1天 ,除轻度中毒组WBC计数一项正常外 ,各中毒组上述各项均显著升高 (与对照组比较P <0 0 5和P <0 0 1 )。中毒第 7天 ,轻度中毒组除中毒指数 1项外 ,其余各项均恢复正常 ;中、重度中毒组则除中度中毒组WBC 1项外 ,其余各项均仍显著升高 (与对照组比较P <0 0 5和P <0 0 1 )。但中度中毒组中毒第 7天与第 1天比较 ,WBC、核棘突积分和中毒指数均有显著降低 (P <0 0 5和 P <0 0 1 ) ,而重度中毒组与中毒第 1天比较 ,各项指标均未见显著变化 (均 P >0 0 5 )。结论 AOPP患者血液中WBC计数、N百分数、N形态学改变及恢复的速度与中毒的严重程度有关 ,动态观察上述各项指标 ,对了解患者病情及转归 。
- 刘海英王吉寿杨义明侯景玉
- 关键词:中毒有机磷农药白细胞中性粒细胞
-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血浆一氧化氮水平
- 2002年
- 刘海英王吉寿杨义明王希英郭悦鹏侯景玉
- 关键词:胆碱酯酶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血浆一氧化氮
-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中性粒细胞形态改变的临床意义被引量:8
- 2002年
- 目的 探索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 (AOPP)患者中性粒细胞形态改变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 70例AOPP患者按诊断标准分组 ,分别常规取血制片 ,瑞氏染色后 ,观察中性粒细胞改变 ,并分类 10 0至 2 0 0个中性粒细胞 ,计算毒性指数和核突积分 ,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①所有AOPP患者中性粒细胞均有不同程度的中毒改变 ,细胞大小不一 ,同一患者相差可达1倍以上 (最大直径 18 2 μm ,最小直径 8 4 μm) ;②中性粒细胞中均有毒性颗粒出现 ,且中毒越严重、病程越长 ,毒性指数就越高 ,中毒颗粒在细胞中的分布亦愈多 ,预后越差 ;③胞核有多种形态的核突出现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且病情越重 ,差异越显著 (与对照组比较P值小于 0 0 1和 0 0 0 0 5 ) ;④重症中毒患者和死亡病人 ,基中性粒细胞常常表现出胞体肿大、结构模糊、核肿胀 ,甚至破碎、溶解等退行性变。结论 观察AOPP患者周围血中性粒细胞形态变化 ,对了解中毒程度、判断预后及转归有重要意义。
- 王吉寿刘海英杨义明张瑞霞张振华
- 关键词: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中性粒细胞AOPP预后
-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血小板参数的变化被引量:8
- 2001年
- 刘海英杨义明赵玉洲赵金垣侯景玉王吉寿王希英
- 关键词: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血小板参数
-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血细胞数Hb和CRP浓度的变化及意义被引量:5
- 2004年
- 目的 探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血细胞数、血红蛋白和C -反应蛋白浓度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把35例中毒患者分为轻、中和重度中毒 3组 ,在入院 1、3、7d分别采集静脉血 4mL ,作红细胞 (RBC)、血红蛋白 (Hb)、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 (N)、血小板 (PLT)及C -反应蛋白 (CRP)浓度检测。并与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各中毒组第 1日检测上述各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 ,且中毒越重 ,升高越显著 ;中毒第 3日 ,各中毒组RBC数和Hb浓度均明显下降 ,随中毒的严重程度而下降更显著。PLT数则随中毒程度而明显升高 ,中、重度中毒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 (P <0 .0 1或P <0 .0 0 1) ;WBC、N和CRP浓度随中毒的程度而显示不同的变化 ,中度中毒组较中毒第 1日有所下降 ,而重度中毒组则呈现出上升趋势 ;中毒第 7日 ,中度中毒组除PLT和N仍显示升高外 ,其余各项均基本恢复正常 ;重度中毒组除RBC和Hb较第 3日更进一步降低外 ,其余各项呈上升趋势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 (P <0 .0 1或P <0 .0 0 1)。结论 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动态观察血细胞数、Hb和CRP浓度的变化 ,对判定中毒程度和了解病情变化有重要临床意义。
- 刘海英侯景玉杨义明
- 关键词:有机磷农药中毒C-反应蛋白
- 血浆保存期胆碱酯酶水平变化在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抢救中的应用选择
- 目的观察血浆保存时间与血浆胆碱酯酶(CHE)水平变化,探讨急性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抢救中的合理选择应用。方法随机选择健康志愿者20人采集血浆标本,每人分作13份,一份作为普通血浆于采集当日测定CHE值作为对照,...
- 王吉寿刘海英高冀辉张振华
- 关键词:血浆胆碱酯酶有机磷
- 文献传递
- 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血液流变学改变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观察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变,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了30例轻、中、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和30例同日龄新生儿做对照。在出生24 h内采静脉血做血液流变指标的检测,4 h内检测完毕。结果发现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血浆纤维蛋白原、血细胞比容及红细胞沉降率)与正常新生儿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即P<0.05和P<0.01),且结果异常与疾病严重程度有关(重度组>中毒组>轻度组),疾病组之间比较,差异也存在显著性(P<0.05和P<0.01)。结论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血液流变性的改变,可能参与并加重缺氧、缺血的脑组织损伤。
- 刘海英展晖张瑞霞
- 关键词:新生儿血液流变学缺氧缺血脑病
-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血液脂质和脂蛋白测定被引量:9
- 2002年
- 目的 探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 (AOPP)患者血清总胆固醇 (TC)、甘油三酯 (TG)、高密度脂蛋白 (HDL)、血清载脂蛋白 (Apo)、包括ApoA1 和ApoB等各项浓度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根据患者入院时中毒程度设轻、中和重度中毒 3组及健康对照组。对各中毒组第 1、7天及重度中毒组第 1 4天分别采静脉血作上述各项浓度的动态观察。健康对照组门诊检测 1次。结果 各项检测随中毒的严重程度而降低更显著 ,与对照组比较 ,轻度中毒组 2次 1 0项检测中有 4项差异显著 ,中度中毒组 2次 1 0项检测有 6项差异显著 ,重度中毒组 3次 1 5项检测有 1 1项差异显著 ,且第 1、7天 2次 1 0项检测有 9项差异显著 (P <0 0 5、P <0 0 1和P <0 0 0 1 )。结论 AOPP患者血液中脂质和脂蛋白浓度的减低与中毒程度有关 ,动态观察其变化对了解病情。
- 刘海英王吉寿杨义明赵金垣侯景玉刘彦慧
- 关键词: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脂蛋白
-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红细胞参数的测定被引量:6
- 2001年
- 目的 探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红细胞 (RBC)参数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根据患者中毒程度设轻、中、重度中毒组及健康对照组。对各中毒组 1、3、7日及重度中毒组 14日分别采静脉血作RBC各项参数的动态观察。健康对照组门诊检测 1次。结果 各项参数随中毒的严重程度而变化 ,与对照组比较 ,轻度中毒组 3次 2 1项检测中 3项差异有显著性 ,中度中毒组 3次 2 1项检测 8项差异有显著性 ,重度中毒组 4次 2 8项检测中 2 1项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RBC参数的变化与中毒程度和病理过程有关 ,动态观察其变化 ,有助于对病情的深入了解。
- 刘海英杨义明赵金垣刘彦慧
- 关键词:农药中毒有机磷农药急性红细胞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