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小刚
- 作品数:4 被引量:18H指数:3
- 供职机构:唐山市第二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关节镜辅助复位内固定与切开复位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的比较被引量:4
- 2023年
- 目的 比较关节镜辅助复位内固定与切开复位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20-06—2021-06诊治的68例髌骨骨折,按手术方式进行分组,观察组37例采用关节镜辅助微创治疗,对照组31例采用切开复位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骨代谢情况,以及手术前后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膝关节活动度。结果 两组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6个月,平均4.2个月。术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4天、1个月、3个月观察组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膝关节活动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观察组血清中骨钙素、Ⅰ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Ⅰ型胶原C末端肽、Ⅱ型胶原C末端肽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关节镜辅助复位微创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相对于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具有膝关节功能损伤小,复位准确,康复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
- 靳宇孙虹斐刘小刚刘世炎李建强
- 关键词:髌骨骨折关节镜技术克氏针张力带
- 关节镜下闭合复位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髌骨横断骨折的效果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闭合复位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髌骨横断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唐山市人民医院2011年12月~2015年12月诊治的髌骨横断骨折患者38例,根据治疗方案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21例实施切开复位克氏针钢丝张力带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患者17例实施关节镜下闭合复位加压螺钉内固定术治疗。于治疗前后给予患者Lysholm评分,并行膝关节活动度检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征、临床疗效、并发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膝关节活动度[(138.9±7.1)°]、Lysholm评分[(93.2±2.6)分]、治疗优良率(100.0%)均高于对照组[(126.4±5.2)°、(84.7±3.1)分、7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61.2±4.5)min]、术中出血量[(27.0±3.8)mL]、术后住院时间[(7.6±0.7)d]均少于对照组[(82.7±11.4)min、(98.6±10.3)mL、(11.2±1.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10.1±0.9)周]早于对照组[(18.3±1.5)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5.9%)低于对照组(3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闭合复位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髌骨横断骨折的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靳宇孙虹斐刘小刚刘志权史福东
- 关键词:关节镜加压螺钉并发症髌骨横断骨折
- 关节镜下闭合复位内固定手术对闭合性髌骨横断骨折患者关节功能及预后的影响分析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研究关节镜下闭合复位内固定手术对闭合性髌骨横断骨折患者关节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我院接诊的闭合性髌骨横断骨折患者62例展开研究。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n=32)和对照组(n=30)。研究组应用关节镜下闭合复位内固定手术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对照组则应用传统的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方式进行处理。术后,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骨折愈合时间。对术后Lysholm评分进行记录分析,并对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及并发症状况进行调查记录。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切口长度(2.2±0.3)cm明显短于对照组(6.8±0.5)cm,术中出血量(6.5±3.2)mL明显少于对照组(17.8±2.8)mL,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Lysholm评分(94.1±3.6)分明显高于对照组(73.5±3.3)分,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的优良率(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76.67%),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0)明显低于对照组(23.33%),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关节镜下闭合复位内固定手术可显著改善闭合性髌骨横断骨折患者的关节功能及预后状况,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 靳宇孙虹雯刘小刚
- 关键词:关节镜膝关节功能闭合复位内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