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晓贺
- 作品数:4 被引量:22H指数:1
- 供职机构:高邮市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药物后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09年
- 随着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及缺血后处理保护机制逐步被阐明,药物后处理作为一种更有临床实用价值的方法越来越多的被研究。现重点阐述相关药物应用于再灌注期所模拟的内源性保护机制中的主要环节或触发的具体物质,以及近几年来药物后处理研究方面取得的进展。
- 冯晓贺张英杰
- 关键词:再灌注损伤药物后处理心肌保护
- 不同时间窗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左室功能及远期预后的影响被引量:21
- 2015年
- 目的 :研究不同时间窗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左室功能及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在我院确诊并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35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时间窗不同筛选<6h组、6-12h组、>12h组患者。比较三组患者的血清BNP含量、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指标、远期预后情况。结果:血清BNP含量:治疗后24h、48h、72h和96h时,<6h组患者的血清BNP含量低于6-12h组和>12h组;心脏彩超指标:治疗后2周、8周时,<6h组患者的LVEDD低于6-12h组和>12h组,LVEF高于6-12h组和>12h组;远期预后:治疗后1年内,<6h组再梗死、心衰发生率明显低于6-12h组与>12h组(5.74%vs 28.57%vs 31.43%,2.86%vs 20.00%vs 22.86%)。结论 :尽早进行介入治疗能够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左室功能及远期预后。
- 李正章薛豪平程石季群冯晓贺刘宇坦
- 关键词:介入治疗脑钠肽左室功能预后
- 右心室间隔部和心尖部螺旋电极起搏对患者预后的影响
- 2013年
- 目的:评价右心室间隔部与心尖部起搏对心室同步性及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入选患者分为右心室心尖部组(RVA组)和右心室间隔部组(RVS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手术前后QRS波宽度、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大小及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结果:RVS组与RVA组电极导线植入时间、X线曝光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RVA组比较,术后RVS组左室有所缩小,起搏时QRS宽度明显变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减少。结论:RVS起搏尽可能地维持了双心室的正常激动顺序和双心室的同步性,比RVA起搏更能改善患者预后。
- 李正章沈哲薛豪平程石季群薛敏芝冯晓贺
- 关键词:螺旋电极心脏起搏器右心室间隔部右心室心尖部
- 心电图T波改变对女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诊断的价值研究
- 2021年
- 目的研究心电图单纯性T波的变化对女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包括未绝经期及已绝经期)的诊断价值。方法根据临床症状及心电图改变将2015年9月—2018年9月本院94例单纯性T波异常女性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两组。观察组为心电图单纯性T波改变同时处于已绝经期女性患者54例;对照组为心电图单纯性T波改变同时处于未绝经期女性患者40例。且两组患者均有相关的胸部不适症状。两组患者均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测。结果观察组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阳性18例,阳性符合率33.3%,对照组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阳性3例,阳性符合率7.5%。结论(1)心电图单纯性T波的变化对女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符合率较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诊断有一定的局限性。(2)对已绝经期女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符合率较未绝经女性较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 冯晓贺沈哲
- 关键词:心电图T波改变冠状动脉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