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年消化道肿瘤病人化疗相关性味觉改变及对营养、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16
- 2021年
- 目的探讨老年消化道肿瘤病人化疗相关性味觉改变及对营养、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消化道肿瘤病人189例,采用中文版化疗相关性味觉改变量表(CiTAS)、营养风险筛查量表2002、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欧洲癌症治疗组织生活质量测定量表(EORTC QLQ-C30)评价病人化疗相关性味觉改变情况、营养状况、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情况,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189例病人中156例出现化疗相关性味觉改变(味觉改变组),占82.54%(156/189)。味觉改变组的各CiTAS评分均高于未改变组(P<0.05)。味觉改变组存在营养不良风险比例显著高于未改变组(P<0.05);SAS评分、SDS评分均高于未改变组(P<0.05);躯体功能、情绪功能、总体健康状况评分均低于未改变组(P<0.05),恶心呕吐、疲乏、便秘、腹泻、食欲降低、失眠评分均高于未改变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化疗相关性味觉改变病人CiTAS评分与SDS、SAS、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相关(P<0.05)。结论老年消化道肿瘤病人化疗相关性味觉改变发生率较高,营养不良风险高,同时对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 倪玉丹陈玉红徐莉梁伟
- 关键词:消化道肿瘤营养心理状态生活质量
- 基于4R危机理论的护理管理模式对肿瘤化疗患者植入式静脉输液港不良反应的影响被引量:47
- 2020年
- 目的探讨基于4R危机理论的护理管理模式对肿瘤化疗患者植入式静脉输液港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将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肿瘤化疗且留置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的10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基于4R危机理论的护理管理模式。结果干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显著低于照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4R危机理论的护理管理模式应用于肿瘤化疗留置IVPA患者中,能显著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改善日常生活能力,提高患者满意度。
- 倪玉丹陈玉红梁伟林征
- 关键词:化疗植入式静脉输液港
- 婴幼儿先心病患者营养问题与母亲喂养行为的相关性研究
- 目的:探索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营养问题与母亲喂养因素的相关性。方法:描述相关性研究,以方便抽样的方法选择80例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及其母亲采用自行设计的婴幼儿先心病患者母亲喂养状况调查表以及婴幼儿先心病患儿营养状况...
- 顾莺倪玉丹曹育玲
- 关键词:婴幼儿先心病
- 文献传递
- 护理干预对鼻咽癌同步放化疗患者抑郁和焦虑发生的影响被引量:15
- 2014年
- 目的探讨改善鼻咽癌同步放化疗患者心理状况的护理方法。方法对60例接受同步放化疗的鼻咽癌患者实施积极的护理干预措施,并评价干预效果。结果患者在同步放化疗后第1周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和焦虑情况,经护理干预3周后,SDS、SAS评分显著降低,与第1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鼻咽癌同步放化疗患者抑郁和焦虑发生率较高,提示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需对鼻咽癌同步放化疗患者予以积极合理的护理干预,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应对方式。
- 倪玉丹
- 关键词:鼻咽癌化疗抑郁焦虑循证护理
- 60例肠癌患者行PICC置管的护理体会
- 2014年
- 目的总结肠癌患者行PICC置管护理体会。方法分析我科肠癌患者行PICC置管过程中的临床护理方法。结果全组留置导管期间无严重不良反应出现,2例患者出现静脉炎,3例出现穿刺点发红、有少量渗出,经护理措施后症状缓解。结论要发挥PICC置管术的优势,关键在于日常维护,进行规范化护理,同时加强PICC置管的质量监控。
- 倪玉丹
- 关键词:PICC置管护理
-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营养问题与母亲喂养行为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5
- 2010年
- [目的]探索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营养问题与母亲喂养因素的相关性。[方法]以方便抽样的方法选择8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及其母亲,用自行设计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母亲喂养状况调查表进行资料收集。[结果]患儿体重、身高、胸围、上臂围及腹部皮褶厚度较我国正常各月龄小儿生长发育指标低;患儿的体重、身高、胸围、上臂围与母亲喂养状况呈正相关(P<0.05)。[结论]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营养状况不佳与母亲喂养行为密切相关。
- 顾莺倪玉丹曹育玲
-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婴幼儿
- 婴幼儿先心病患者营养问题与母亲喂养行为的相关性研究
- 目的:探索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营养问题与母亲喂养因素的相关性。方法:以方便抽样的方法选择80例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及其母亲,用自行设计的婴幼儿先心病患者母亲喂养状况调查表进行资料收集。结果:患儿体重、身高、胸围、上...
- 顾莺倪玉丹曹育玲
-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婴幼儿患者营养状况
- 文献传递
- 阿帕替尼联合131I治疗进展性、转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初步研究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评估阿帕替尼联合131I治疗进展性、转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pmDTC)的疗效。方法前瞻性纳入2017年11月至2022年2月间南京市第一医院收治的7例pmDTC患者[男1例,女6例,年龄58(51,66)岁],予阿帕替尼治疗(500 mg,口服,每天1次),治疗3(2,4)个月后,行18F-FDG PET/CT或CT监测靶病灶(TL)。随后在不间断阿帕替尼治疗的情况下联合131I治疗,3个月后再行18F-FDG PET/CT或CT监测TL。治疗期间每4~8周检测甲状腺球蛋白(Tg)及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观察Tg水平变化。治疗前后数据比较行Wilcoxon符号秩检验。结果 7例pmDTC患者中5例经阿帕替尼治疗3(2,4)个月后达部分缓解,2例疾病进展,疾病控制率及客观缓解率均为5/7。阿帕替尼联合131I治疗2(1,2)次后5例患者达部分缓解,2例患者病情稳定,疾病控制率及客观缓解率分别为7/7和5/7。7例患者在阿帕替尼联合131I治疗后,Tg水平从基线的8 644(2 504,16 300) μg/L下降至143(7,3 574) μg/L(z=-2.37,P=0.018)。此外,1例患者在阿帕替尼长期治疗后肿瘤病灶摄131I功能明显增加。结论阿帕替尼单药治疗pmDTC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患者客观缓解率高,联合131I治疗后抗肿瘤作用更加突显。阿帕替尼长期治疗可能改变肿瘤微环境诱导分化,提高摄碘功能,这有待进一步研究。
- 王俊施良唐潇伟李少华倪玉丹王峰
- 关键词:分子靶向治疗碘放射性同位素甲状腺球蛋白
- 肿瘤患者经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持续输注肠外营养冲管间隔时间的研究
- [目的]探讨不同冲管间隔时间对肿瘤患者经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持续输注肠外营养的影响,降低肿瘤患者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的堵管率。[方法][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7月127例经植入式静脉输液港输注肠外营养的住院肿瘤患...
- 倪玉丹
- 关键词:植入式静脉输液港肠外营养肿瘤冲管
- 文献传递